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慶陽市分校 甘肅 慶陽 745000
不可否認,近幾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但同時不平衡現象也越發的突出,集中表現在城市與鄉村教育的不平衡,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缺失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鄉村教師相比城市教師缺少更多的進修機會,接觸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較少;另一方面個別鄉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后,知識體系更新過慢,這些直接導致鄉村教師在提升專業素養方面的困境。
實現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教師自身重視是必要前提。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素質觀。當前部分鄉村教師只注重對專業知識的研習,忽視專業理論知識的研究,不重視師德的培養。殊不知,這三者都是專業素質中的重要環節,缺少任何一個都會導致專業素質體系的不完整。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課《沙灘上的童話》一文中,教授學生字詞知識是最為基本的要求,但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也相信沙灘上存在著別樣的童話,培養學生健全的品格,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專業理論知識的支撐,更離不開師德的引導。因此,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提升最為重要的是要改變對于專業素質的觀念,提高對于專業理論知識和師德的重視程度,將這兩方面放在價值引領的層面。專業理論知識是指導教師教學的基礎性知識,強化對于專業理論知識重要性的認識離不開教師對于專著的研讀,對于正確價值觀念的推崇。正確價值觀念的轉變最為重要的是深化教師道德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對于自身職業的認同感,構建師德[1]。一方面教師應當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做到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對于自身不符合師德要求的行為及時予以改正;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競賽活動,在活動當中與其他的鄉村教師加強交流,共同構建正確素質觀。比如說參加師德演講比賽,聆聽優秀教師事跡,感受優秀教師精神,在活動中洗滌靈魂,從而在根源上轉變錯誤的素質觀。
教師自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要具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認識,需要不斷利用各類資源來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既要教授給學生立身的知識,也要加強自我學習,豐富知識體系。新時期的社會大背景給教師這一獨特的群體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現代的教學不僅僅停留于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的年代[2]。在當代,更加強調對于現代信息技術設施的使用。鄉村教師接觸到信息技術設施的機會相對較少,所以要充分利用學校所能夠提供的一系列資源、一系列機會進行學習,補齊信息技術方面的短板。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當前科技發展飛快,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教材中也增添了許多科技說明類文章,部分鄉村教師畢業時間較早,所接收到的教育中缺乏對于科技類的知識,知識體系不那么健全,對于此類科技文章自然也就了解甚少。先前教育的不足不能成為安于當下的借口,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加強對于此方面的學習,緊跟時代潮流,給予學生最為新穎的知識,也在教學中提升個人專業素養,成長為全面型教師。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課《宇宙生命之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因為所受教育的局限,對于生命之謎并沒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提前進行相關知識的查閱與學習,在全面掌握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再開展對于學生的知識傳授,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喚醒學生對于科技的渴望。
停留于紙面上的知識始終是一潭死水,只有不斷應用于教學的實踐并做好總結反思工作,才能夠不斷地獲得提升。鄉村教師往往更不擅長于總結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更容易忽視對于問題的反思與改正。因此,教師在結束每一課的教學之后,應當從中總結出本次教學的優缺點,深入思考可以改進的地方,建立專屬于自己的記錄本,仔細記錄每一次的問題與解決措施,在下一次的授課中進行嘗試。通過不斷地修改與嘗試,在一點一滴之中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針對這一問題,最為有效的解決方式便是教師結成教師組,多多聆聽其他教師的講課,發現其他教師講課的優缺點,進行學習思考,防微杜漸。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四課《文言文兩則》一課中,學生對于文言文的接觸相對較少,在教授的過程中不知如何切入更方便學生理解,教授過程進行過于急躁,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課后進行反思時,可以詢問學生對于文言文理解的難題在哪里,找準問題癥結,以問題為導向,進而調整體授課風格,在第二則的講解中采用新式的授課方式。當然,所有的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兩字,教師個人專業素養的提升也是如此。只有每一位教師在每天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在每一次不理解的知識點上多一些深究,在每一次課后反反復復總結反思,整個鄉村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才能夠慢慢得到提升。
教師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只有教師自身專業素質達到高層次的要求,才能夠解答學生各方面的疑問,當前鄉村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可以說是迫在眉睫,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的困境突圍離不開國家層面制度方面的支持,離不開學校層面具體措施的保障,但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自身提升專業素養的強烈需求與高度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