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遼寧 錦州 121000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轉化周期較長,轉化需要的經費 和投入都較高,轉化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困難和不可抗的因素;因此多年來農業科技成果成功轉化速度較慢。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必經之路,是實現農業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農業生產的關鍵一環;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促進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從而為“三農”服務已經成為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
美國模式:美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起步較早,建立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以州立大學為基礎,建立了教育,科研,和技術推廣有機結合的“三位一體”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法國模式:建立包括農業成果推廣署及農業發展署,農業研究單位和專業技術中心低層推廣服務中心等三級轉化服務體系。
荷蘭模式:國家為主導,政府與地方或農民合作的方式
日本模式:從中央到地方的司機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配合農民自己的農業協調組織,形成了政府和農民緊密合作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以色列模式:以色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主要是政府推廣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先后制修訂了多項法律,建立并發展技術市場,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創辦與發展,推動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并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據統計我國農業科技成果年均產生量近萬項,除少數基礎研究項目外,多數為應用型成果,而轉化利用率只有30%,遠低于發達國家的80%以上。
大部門科研項目并不能獲得足夠資金支持成果轉化,國家對農業科技的總投入多,但農業涵蓋領域廣,細分領域的科研投入資金不足。農業行業企業注重直接利益,而科研成果需在中試甚至后期才能體現價值效益,所以在成果轉化的前期很難得到企業資金資助,從而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
省級以上農科院,畜牧研究院的科研項目資金基本能滿足科研需求,但是市級農科院和畜牧研究院存在科研項目經費不足等問題。市級農業科研院所卻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力量,人均獲得穩定支持的項目經費少。成果推廣資金投入少,經費難到位。
近幾年國家,省市等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但僅有部門院校,部門成果執行了人才評價,收益分配等激勵措施。承擔科研項目較多的高等院校,偏重于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可轉化科技成果相對較少。市級農業科研院所雖然主要從事農業推廣科研項目的研究,但因經費不足導致人才嚴重流失,高素質人才缺乏,關鍵性技術攻克難,高層次創新成果少。以上所有最終造成了有好政策,投入了大量財力卻很少有實用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成功。
大量科技成果只能停留在紙面上或者停留在實驗室,無法指導現實的農業生產。大部門農業企業均存在追求短期利益,忽視農業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導致涉農企業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未發揮相應的推動作用,成果轉化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市級科研機構之間橫向協同和縱向協同均較少,各個研究機構都形成閉門造車,同質化現象嚴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農業大專院校,農業科研機構,農業推廣機構,涉農企業之間缺乏有效對接,未形成強有力的科技成果戰略聯盟。
農業科研人員的評定考核仍然以論文發表數量為主要依據,這種評價人才的方法重論文而輕市場造成許多學術研究成果只能是紙上談兵,不能市場化和產業化;同時也造成當新科研成果產生后,科研人員首先是要多發表科研論文并不重視申請專利保護,從而造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時的被動。
建立由農業大專院校,農業科研機構,農業企業等多元化投入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組建以農業經營者,農技推廣工作者,農業科技特派員,駐點第一書記為主體的分產業,分地區,分行業的農業科技需求信息員隊伍,并形成農業科技需求供應信息鏈。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功能,通過這一信息鏈,開展農業科技成果示范推廣,積極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以農業生產需求為目的,在基層重視調研,聯合科技專家進行論證并與政府溝通綜合進行農業技術重大項目研究方向的確定。
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改變重論文輕技術發明的做法,鼓勵科研人員把優良的農業科研技術轉化到農業生產實際中,推動農業科技發展。
吸引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共同參與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更多資金,接納更多優秀人才加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隊伍,為科技成果轉化提速提供保障。
通過合作開發的模式,將農業大專院校,農業科研機構,農業企業共同參與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共同推動市場化運營,調動各類農業相關市場資源,彌補經費以及人員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