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山東)新能源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2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電量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傳統火力發電會造成較大的環境污染,風力發電項目能夠解決環境污染和能源壓力方面的問題,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風電行業作為國家鼓勵的新能源產業項目起步較晚,在風電項目的建設管理方面經驗和管理辦法比較虧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風電項目的快速發展。因此做好風電工程項目的建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某風電場位于臨沂市費縣東南部的馬莊、新莊、費城、探沂鎮境內。兩期項目分別于2014年9月和2015年8月取得當地發改委核準批復,2017年10月取得集團公司開工批復,2018年4月升壓站、集電線路和送出工程開工建設,同年6月,道路、基礎主體工程A、B標段開工建設。工程總裝機容量96兆瓦,開工決策總投資8.2億元,主要建設48臺20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配套建設約65千米的運輸巡檢道路、64千米的35千伏集電線路、1座110千伏升壓站及10.3千米的110千伏并網線路。項目于2017年12月完成升壓站場地平整及開工儀式,2018年3月升壓站及線路工程開工建設。
該風電場建成后,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量約2.1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煤6.3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為19.5萬噸,具有較大的清潔能源效益,具有明顯的節能及社會效益,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項目在20年運營期間,年平均納稅約2000萬元,其中所得稅1100萬元/年,營業稅金及附加150萬元/年,增值稅750萬元/年。
在項目開工以來,建設過程中各種問題和矛盾也隨著建設過程的開展逐漸暴露出來。主要存在問題及困難如下:
2.1 施工單位以包代管 有項目建設工程量大、標段多,各家施工單位對項目層層分包而對分包單位管理不到位,未能按照招投標文件投入足額管理和技術人員;執行合同完全依賴分包隊伍投入資金,且分包單位墊資能力差,經常因資金短缺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和質量;各標段施工進展慢、質量差多與其低價分包有關。
2.2 民事阻工問題突出 民事阻工問題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始終是工期延誤的最大因素。由于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使得實際補償對象變化較多,且補償標準是否合理難于界定。其結果就是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補償難、界定難、執行難的“三難”情況,致使農民阻礙施工成了建設過程中影響工程進度的最主要因素。為提高民事協調力度,2017年決策引入一家協調單位,我方支付其協調費,由其出資進行民事協調工作,我方僅負責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地上附著物和征租地的賠償,該合同實際的執行情況并不理想,協調單位進場超過30個月,民事問題依然不斷。
2.3 余石外運困難 由于當地政府禁止開采石頭,造成石材緊俏、價格較高,施工開挖的石材成為各利益方關注的焦點。地方政府要求施工余石免費交由縣城投公司運走,受到施工單位、當地村民抵制;施工單位、村社集體、執法大隊、城投公司等各方的利益訴求激烈對峙,施工進度舉步維艱;余石余土外運是施工單位合同義務,但石材倒賣需要時機,石材未能及時倒賣時施工隊一般不會繼續施工,石材堆積于道路、基坑周邊,也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2.4 施工單位技術力量差 在部分標段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人員投入和技術力量不足,施工工藝差。對監理和建設單位下達的多項整改聯系單,不能及時閉環整改。在施工過程中,部分分項工程未按照規范履行報驗、見證工序,資料多為后補;多數隱蔽工程沒有報驗收,存在多處不可逆的質量問題。
2.5 項目管理單位及施工單位人員配置不足 由于大量風電項目集中上馬,致使項目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多數人員沒有風電建設管理經驗。項目開工以來,項目管理部缺少物采、土建、技經、檔案、后勤等專業管理人員,每人都身兼數職、不能專一,一項工作經常不得不更換專責人員,雖然通過與工程公司簽訂的技術服務合同增加一定的管理力量,但人員不能常駐項目或者變更頻繁,各項工程管理工作難以保證工作質量,施工質量和進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部分項目管理單位及施工單位法律意識淡薄。
3.1.1 嚴肅合同訂立,嚴格履行合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依據建筑法等相關法律,在招標文件中明文規定,禁止中標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轉包給其他人,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針對以上約定,必須制定出嚴厲的處罰規定。
3.1.2 建立和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建設單位確定中標單位后,在簽訂施工主體合同的同時,應和中標單位訂立施工單位項目法人工程質量終身負責承諾書;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和項目經理簽訂工程建設質量終身負責承諾書,按照各自的職責承擔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責任。
3.1.3 嚴格審查施工單位進場隊伍的資質和隸屬關系。建設單位應通過排查施工隊伍的資質、工資表、行政隸屬關系,進而確定進場隊伍和承包方的關系,通過現場的蛛絲馬跡來判斷承包方是否轉包或層層分包。
3.1.4 施工單位一經確定,在進入施工現場前,建設單位必須要求其在項目所在地的商業銀行開設專用的銀行賬戶,由建設方、施工方的項目部共同監管,以確保工程進度款支付后真正用于工程施工,確保專款專用,任何一方單方面無法使用共管賬戶的工程款。
3.2.1 項目建設單位要緊緊依靠當地政府,尊重、信任、當地各級政府,要把握當地政府對新能源建設的政策導向,主動服從、配合各級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執法活動,工程建設重大事項和節點計劃要定期向政府主要分管領導匯報,定期向政府主管部門溝通匯報,堅持經常性的溝通匯報和走訪,建立起暢通的信息溝通機制,構建起緊密的往來關系,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做好生態植被的保護性施工及水土保持修復工作,以此來促使當地各級政府按照建設單位的總體思路和工期計劃,強力解決民事阻工問題,防范化解工程建設風險。
3.2.2 建設單位應積極主動的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氛圍,形成良性循環。建設單位應該大力宣傳新能源建設對于國家能源革命的重要性,宣傳新能源建設對我國生態環境修復的重大意義,給當地村委和老百姓講清楚占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配合村委切實解決村民的合理利益訴求,對于村民阻工和阻工村民要調查了解其背后隱藏的深層次原因,了解阻工村民于村委干部的恩怨及矛盾,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工作,協調村委做好村民的地界爭議或者家族矛盾。
3.2.3 對于利用占地補償、附著物補償蓄意敲詐、訛詐補償款的村民,要緊密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尋求公安執法部門的幫助,要果斷報警,堅決予以打擊起到震懾作用。
3.2.4 針對風電工程建設場地開放、戰線較長等的特點,在與施工中標單位訂立合同時,應該把民事協調這一義務約定給施工方負責,在合同中增加一塊民事協調費用,以提高施工方的民事協調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很好的解決由于民事阻工延誤工期,施工方向建設方發起誤工索賠。
3.3.1 山區風電工程施工往往會造成大量石頭的堆積,嚴重影響了風機基坑開挖進度,這一問題在山地工程施工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建設方要積極引導施工單位自用消化一部分石材,用于邊坡干砌片石防護工程。
3.3.2 當地石材開挖、運輸、銷售職能已由當地政府交由城市資產投資公司運營,建設方應提前協助施工單位辦理余石外運手續,備齊項目核準審批手續、石材堆積位置、石方量等的資料,報到城投公司提前安排車輛運輸。
3.4.1 建設單位和監理必須把嚴施工單位進場技術人員的資質和能力入口關。嚴格審查施工單位是否按照投標文件中約定的施工組織設計配置專業技術人員,嚴格審查施工單位配置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資質和工作實績,反復組織施工方配置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考試考核,對考核不合格或者不具備管理素質的人員進行更換,對更換人員做到反復考試考核。
3.4.2 對于施工單位配置的專業技術人員要做到一人一崗,不能身兼數職,更不能有崗無人設空崗。
3.4.3 施工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經過考核通過后,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不的隨意更換,以保證施工管理的連續性,確保工程安全、優質、高效、快速推進。
3.4.4 建設單位要強化施工單位、監理人員質量驗收的責任意識,加大對工程驗收標準的執行力監督檢查和處罰力度。建設單位和監理對于施工方的每一個隱蔽工程或者分項工程初驗收,必須做到親臨施工現場,逐項檢查檢驗校核,對于不符合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或者不符合安全規程要求的,一律要求其返工或進行整改,返工驗收不合格或者整改不徹底的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必須把好工程質量的復驗關;建設方應嚴格防范驗收人員的廉潔風險,堅決杜絕徇私舞弊、徇情枉法的現象。
3.4.5 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一經考核合格后,建設單位要與各級人員簽訂崗位履職承諾書及廉潔從業承諾書,明確其承擔的職責職能和應履行的責任義務,如果違反承諾應受到相應的處罰。
綜上所述,風力發電是我國清潔能源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大規模建設風電項目是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只要能夠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準備充分,有序開展,風力發電必然成為構成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