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欣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波斯語也被稱為帕爾斯語,是伊朗和塔吉克斯坦的官方語言,據統計,世界范圍內波斯語的使用者約為1億。波斯語與漢語的交流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我國處于元朝時期,波斯語甚至成為當時繼漢語、蒙古語之外的第三種官方語言。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提出和實施,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日益密切,波斯語人才出現短缺,因此,提高波斯語教學效果,對于促進波斯語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學生管理的視角出發,可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設計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讓波斯語教學更加有針對性,提高教學效果。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波斯語的教學模式依然采用教師講授的模式,在大班授課環境下,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很好的實現師生互動,對于學生的疑問,教師也不能及時的進行解答。課堂的主動權還是由教師把握,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導致學生多數只是課堂記筆記,課下背筆記,死板的學習方式很難提高學習效果。死記單詞和語法,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導致波斯語的學習出現語言和文化的割裂。
波斯語作為一門外語,屬于小語種,而且長期以來,我國的外語教學主要是以英語為主,英語從小學階段開始設置,一直到大學階段。波斯語是在大學開設的課程,學生都沒有學習波斯語的基礎,完全照搬英語學習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波斯語的基礎學習階段,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學習。但是在大學階段,很多學生課余時間愿意參加校內的社團活動,相對來說,課下可以支配的時間就減少了,對于波斯語的學習投入的時間不足,效果難以提高。
波斯語教材的選擇不太合理,目前,國內開設波斯語言專業的大學不多,而且大都是本科院校,沒有專門適用于高職院校的波斯語教材,這也是高職院校開展波斯語教學面臨的難題之一。有的高職院校直接選擇的是本科院校的教材或者個別院校自己編著教材。這兩種教材的選擇方式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首先,本科院校和高職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同,而且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直接照搬本科院校教材,往往會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學效果不理想。自編教材可以考慮到高職學生的特點,教材的開發可以更有針對性,但如果教師的專業學術水平不夠的話,教材的編著可能會存在內容選擇不合理,內容不系統的情況。
雖然線上線下教學的混合式教學研究比較多,很多的高校也在應用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但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主體地位。因此,課堂的教學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波斯語教學中,要從學生管理視角出發,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實際的波斯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教學,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將更多的權益賦予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實際的波斯語教學實踐中,可以結合語言知識點,在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針對接受能力以及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教學。進行分層次的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讓學生接受分層次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利用分組討論法讓學生在接受知識傳授后,通過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的內化。
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促進教學的基礎。波斯語作為一門語言,除在課堂學習外,還需要在交際中不斷進行訓練來提高波斯語言水平。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表現在課堂上,還應該在課下構建民主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要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通過民主的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教師要及時的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通過師生之間的課下互動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既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又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民主的基礎。
在波斯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材仍然是波斯語教學設計的基礎,但是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容,除了必要的語法知識點以外,要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波斯文化,了解波斯語的發展歷史。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實際水平,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設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挖掘網絡資料彌補傳統教材的不足,發揮互聯網的便捷優勢,通過視頻播放展示波斯語的交際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學會利用一些波斯語的電子詞典進行自學,對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隨時進行查詢,找到答案,讓學習更加的便捷。需要注意的是,波斯語的學習不能對電子詞典產生依賴,有的單詞在電子詞典里面只有一個解釋,事實上,很多單詞在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含義。因此,要在教材的基礎上合理的使用電子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