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塢
回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過程,許多人對“全國多地啟動一級響應”的消息印象深刻。近期,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國多個省份已下調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那么,不同應急響應級別之間有何區別?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一級屬于最高響應級別,二級次之,分別對應的事件為特別重大和重大。
一般而言,一級響應時,決策主體和流程為省級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統一指揮;二級響應時,決策主體為省級指揮部,由其組織指揮部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三級響應時,決策主體為地級以上市、省直管縣(市、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四級響應時,決策權進一步下放至縣(市、區)[不含省直管縣(市、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
對于特別重大和重大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省級人民政府或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衛生應急、信息發布、宣傳教育、應急物資與設備調集、后勤保障以及督導檢查等工作。重大級別以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及時報請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指導和支持。
由此可見,隨著應急響應等級的降低,決策層次、緊急程度、應急處置的組織實施主體都發生了明顯變化,這也意味著艱苦卓絕的防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傳播風險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工作遠沒有結束,決不能掉以輕心、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