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信息時代的新形勢下,讀者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便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本文著重從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為切入,結合所存在的問題,從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管理以及服務理念四個方面探索新時代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形式及路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模式
進入網絡時代,信息的可獲取量和種類便隨著Internet的不斷發展而成百上千倍地增加。面對分散、無序的信息海洋,用戶常常無法快捷地查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就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不但要有經驗豐富的圖書館實踐經驗,而且要有在長期積累過程中具備一些較強的信息分辨、信息定位和信息評估的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快捷的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
1 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重要性
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回信中明確指出“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希望國圖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再立新功。”從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的這句指示可以看出,公共圖書館應當順應時代變化,創新服務方式,以更好的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需要堅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因此,讀者服務在公共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變得尤為重要。
2 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現狀
2.1 服務內容
近年來,隨著公共圖書館出現大量聯機數據庫,電子信息資源將成為信息時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主體。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內容將逐漸從提供傳統印刷型館藏向提供多元化、電子化的信息以及廣領域、深層次的信息服務發展。雖然公共圖書館加大了投入力度,讓館舍更大更新,圖書更多,設備更加齊備,但讀者服務的意識卻沒有因為硬件的改善而發生質的變化。
2.2 服務手段
目前,一些地方圖書館還在采用手工操作,進行圖書借還、取書歸架等的讀者服務活動。隨著信息技術、數字化、海量存儲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在圖書館領域的應用,圖書館讀者服務的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從手工操作為主的事務型向依靠綜合文獻信息技術的智能型服務轉變。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文化資源的豐富使得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各類書籍,所以選擇的余地較多。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喜愛的書籍,網絡式閱讀興起并快速發展,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帶來的是閱讀群體分化嚴重。
2.3 服務對象
傳統圖書館受地域和載體形式等因素的限制,讀者服務活動主要圍繞附近地域的“本館”讀者組織和進行。在網絡信息時代,圖書館是一種以計算機和通信網維系的圖書館集合體,每一個具體的圖書館都是這個集合中的一個小小的分子,都是地區、全國甚至全世界信息網絡的一個節點。圖書館這種服務對象從“區域化”到“社會化”的延伸反映了圖書館從封閉不斷走向開放的社會化發展趨勢。社會化的發展,導致讀者群體擴大,讀者的閱讀服務受到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限制,服務模式仍是被動服務為主,長此以往,讀者對進入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活動產生不了更大的興趣,從而讓各項深入閱讀服務的進一步開展失去意義。
3 做好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具體措施
3.1 利用優美和人性化的環境來吸引讀者
設計館內環境形象,營造讀書氛圍,吸引讀者。由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公共圖書館的建筑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有了優美的外部環境,還應在館內環境上為讀者營造親切感。比如注意燈光的照明設計,閱覽室桌椅、書架的搭配、布局等,處處給讀者營造方便、寧靜、整潔、舒適、高雅的環境,使讀者一踏進圖書館就融入濃郁的文化氛圍之中,置身于溫馨、和諧的讀書環境,靜心吸取知識的養分。讓每一個走進圖書館的讀者都能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讀者再次走進圖書館。
3.2 針對不同人群,開辟獨具“特色”的閱覽室
針對少兒讀者,可建立兒童閱覽室,有條件的可以專門成立少兒圖書館。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需要,訂購一些幼兒教育、教育輔導、科普知識、益智游戲等方面的圖書和期刊,開展一些具有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的娛樂活動,吸引青少年走進圖書館,并逐漸使之成為圖書館的穩定讀者群。
針對老年讀者,可設立專題閱覽室,如報刊、特藏閱覽室等,同時可訂購一些關于健康長壽、修身養性、休閑娛樂等消遣性的書籍、期刊和報紙,開展一些棋牌、書畫、文娛等活動,吸引老年讀者走進圖書館。
針對社會熱點話題設立臨時熱點閱覽室和暢銷圖書閱覽室,吸引關心熱點問題的各界讀者參與討論,使公共圖書館也逐漸成為熱點。
3.3 利用共享工程網絡平臺,把喜愛互聯網的讀者請進圖書館,實現圖書與網絡的互補
開展虛擬參考咨詢服務。虛擬參考咨詢服務也就是網上咨詢服務,網上咨詢服務是現代圖書館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咨詢工作分兩個方面,一是提供讀者在線咨詢業務,解答讀者在利用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二是文獻代檢工作,讀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向參考咨詢員提出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咨詢員根據讀者提供的文獻內容范圍,利用主題詞從各種數據庫中收集盡可能全面的文獻信息,利用電子郵件等網絡文件傳輸形式提供給讀者的一種服務。
開展網上預借、催還、續借等服務工作。讀者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陸圖書館網站檢索所需要圖書,并可直接向圖書館提出預借,續借等服務項目,省去讀者來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時間。此項工作的開展將突破服務時空界限,實現快捷信息服務的宗旨。
開展館際互借服務。館際互借(Interlibrary Loan)就是對于本館沒有的文獻,在本館讀者需要時,根據館際互借制度協議,從其他圖書館借入提供給讀者以滿足讀者需求,是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或圖書館與其他文獻情報部門之間相互利用對方的文獻資源來滿足讀者需求的一種服務形式,在不同范圍內實現了資源共享。
4 結語
在網絡信息時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渴求知識的民眾越來越多,圖書館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將越來越大。隨著現代信息手段的開發和成熟,有了技術支持和保障的條件,圖書館更要順應時代的潮流,提升自身服務質量,不斷調研讀者的需求,并且根據讀者的需求調整各種方案,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服務政策,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提供高效、優質、便攜的服務。建立“以讀者為本”的服務觀念主體,創新性的在傳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現代化、信息化元素,來推動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9/c-1124978586.htm.
[2]張學良,張智慧.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變革[J].圖書館學研究,2003(2).
[3]姚嘉怡.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036(004):23-25.
[4]劉杰民.公共圖書館全免費服務發展框架與策略研究[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仇敏華(1990-),男,漢族,貴州畢節,碩士研究生,現就職于六盤水市圖書館,研究方向: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