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舒菲 陳曉波
中圖分類號:TM63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02- 158- 01
摘 要 經驗反饋是核電行業重要的自我提升手段,全球核電行業逾半個世紀的運行安全實踐表明,運行經驗學習和應用是電廠核安全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核電廠運營環境中使核安全文化可“觸摸”的重要介質。在核電廠經驗反饋體系中,外部運行經驗的應用機制通過對外部運行經驗和已發生的事故教訓進行分析,幫助本電廠發現不利于機組安全可靠運行的先兆,從而在出現嚴重情況之前采取必要的糾正行動。
關鍵詞 核電 經驗反饋 應用 安全
一、外部經驗反饋機制概述
核電廠外部經驗反饋機制的最大特點是對象信息廣泛,聯絡網絡冗雜,信息識別不易明確。一個典型的外部經驗反饋網絡,是以一線生產的利用開發為目標,以電廠經驗反饋平臺及聯絡員網絡為媒介,以經驗反饋接口部門為接點,取得與所有相關部門的聯系,并維持網絡暢通,以實現多渠道快速地獲取信息,并及時反饋至機組生產。
核電廠外部經驗反饋工作開展。核電廠外部經驗反饋主要通過對國內或國際運行經驗有選擇性的吸收與應用,實現幫助提升電廠各領域安全績效的最終目的。不同于主要開發電廠事件的內部經驗反饋,外部經驗反饋工作機制有著較為突出的特點,包括:
(一)外部經驗在電廠內主要進行橫向傳遞,無需區分機組;(二)外部經驗的適用范圍不需要太精確,對于重要的運行經驗,適用性基本覆蓋主要一線業務部門;(三)外部經驗價值不受信息本身的時效性影響,如1979年的三哩島事故,即使在40年后的今天,仍對核電廠人因管理工作具有重大反饋價值;(四)區別于缺陷排查、運行事故調查等內部經驗反饋開發工作,對外部經驗的開發要求不容易程式化、細節化地提出。
當前,核電廠內對接收到的運行經驗應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工作人員的經驗、眼界和記憶水平。外部經驗應用的有效性受制于主觀的管理決策和人員配置等,在不同國家、不同電力公司范圍的浮動區間很大。對于像美國這樣擁有豐富核電發展歷史的國家,充足的經驗水準能夠幫助外部經驗的應用有效落實,而對于核電機組短時間、多堆型大力發展的中國大陸核電,各核電廠普遍面臨著如何將外部數據沉淀為可持續利用、可持續適用的運行經驗這一難題。
二、外部經驗反饋機制有效性評價
對外部經驗反饋有效性實施客觀、具體的評價,是核電廠經驗反饋管理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前提。要實現對外部經驗反饋有效性的評價,從手段上因首先實行“量化”,通過確定評價目的和范圍,將當前工作開展現狀與績效指標進行對比, 確定缺陷、不足或者優勢所在。實現量化評價的重點和難點在于確定績效指標, 提出需要評價的具體問題和要求, 確定缺陷、不足或者優勢所在。指標應能體現出核電廠在各環節開展外部經驗反饋工作的質與量,下表以處理外部經驗處理的流程時序為對象,以各項擬量化評價的屬性為區分,對綜合評價有效性的量化指標及其考核對象歸類為:
這些指標中,有些可以通過明確的數字或定性量化,有些則需要通過精煉的文字框架來明確是否達標。每個核電廠根據管理政策、資源支持和媒介形式的不同,對這些指標設定的具體區間值、評定標準、考核對象等必然存在差異性,但最終目的均是相同的,即通過一套完整、可見的指標體系,評價本電廠外部經驗反饋機制的有效性,識別出現偏差的環節進行改進。
三、結語
外部經驗反饋工作離不開全行業內的經驗共享,消除核電產業上下游及核電集團間的信息溝通屏障,實現事件處理過程在行業內的透明化,是對外部經驗反饋工作最為重要的媒介、資源和管理支持。通過“量化” 的外部經驗反饋的管理,能夠從體系上吸收外部經驗教訓,更好的抓住每一個機會應用運行經驗,利用每一個經驗促進盡早發現和預防問題,通過每一個問題識別當前運行績效與卓越核安全績效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