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虹 陶彥輝 馬博
摘 要:《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內容的模塊化非常有利于地方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生層次的需求,將《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內容的知識體系模塊化,并構建基于OBE理論的成果導向反饋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將以動態調整的形式對模塊化的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本研究對地方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課程內容模塊化;OBE理論;反饋系統;應用型高校
基金項目:2020年度自治區高校本科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資助的課題。
1 引言
伴隨國內產業結構的大型調整,企業高級技術崗位的空缺直接導致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家潘懋元曾提出,要落實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必須要落實人才培養的具體問題,首當其沖的是改革課程體系,使其適應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高校作為地方應用型人才輸出的主要來源,其符合社會需求的培養目標必須通過課程媒介得以實現。
眾多專家和學者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課程體系的構建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其中,在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課程體系構建基本原則的研究中,白蔭娜等人就課程設置原則提出,應用型高校在課程設置上既要滿足社會需求,又要在考慮學生個性需求,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組合[1]。黃克孝、陳飛等人在研究應用型課程內容的選擇時提出,應用型本科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遵循職業定向性、技能主導性、知識體現性以及內容適用性的基本原則。在緊跟生產技術步伐的同時,根據生產服務與現實需要組織知識體系,通過實踐性課程內容的設置,明確學生職業定位和技能[2-3]。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選擇,涂葉滿等人就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考試改革進行了詳細研究,并提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評價應在確立能力導向為主的多元評價基礎上,注重評價內容綜合化,實行科學的、多元的考核方式,并通過評價結果分析強化評價環節的反饋功能[4-5]。
在深刻理解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內涵的基礎上,本文以《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為例,圍繞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生層次的需求,構建系統的模塊化課程,并在基于OBE理論的成果導向反饋系統的質量監控體系下,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并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2 《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內容的模塊化設計
地方應用型高校課程體系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結構、專業方向等因素的基礎上,服務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培養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針對這一問題,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生層次的需求,將《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內容的知識體系按基礎知識、學科知識和挑戰知識進行模塊化設計。此外,針對不同的知識模塊,制定具備難度梯度的課程任務清單,從而在細化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完善《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的設置。
《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內容可分為標準模塊、學科模塊與挑戰模塊。標準模塊重點整合傳統電氣控制及PLC控制中的基本內容,使學生對于工廠電器控制技術和可編程序控制器技術有比較系統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深入調研各專業學科課程內容,開發能夠給予不同專業后續課程有力支撐的學科模塊。挑戰模塊著重培養創新思維及拓展學生知識結構。此外,《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對學生的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原理、電機拖動自控原理基礎要求較高,可以在模塊化教學的基礎上再實施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模塊化的課程內容合理分層,盡可能得使更多的學生達到課程要求。
在保證模塊間相對獨立的基礎上,教師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習層次的需求,靈活的選擇和重組知識模塊。模塊化的課程內容將不再受傳統“學科式”知識結構的限制,教師的教學形式可以靈活多變,更有利于教師進行以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活動。
3 構建基于OBE理論的成果導向反饋系統
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產出為導向反饋系統的構建,將徹底打破傳統課程體系中傾向于靜止封閉的學科式思維。在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的基礎上,采用基于OBE理論的逆向思維設計原則,對《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中各個環節的實施結果進行及時反饋,并實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可以構建兼備時效性和精準指向性的模塊內學習效果Ⅰ級反饋、模塊間學習效果Ⅱ級反饋和課程總體學習效果Ⅲ級反饋。
1)模塊內學習效果的I級反饋系統。通過學生完成難度梯度遞進的學習任務后,根據學習效果,實時調整學習任務布置及教學手段;
2)模塊間學習效果的II級反饋系統。由學生層次和專業類別區分決定的模塊內容,在完成不同模塊的學習后,需要在模塊過渡階段建立模塊間學習效果評價;
3)課程總體學習效果的III級反饋系統。根據學生模塊整體學習情況及時對模塊內容和模塊順序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學生層次和專業類別的需求。
基于OBE理論的成果導向反饋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將以動態調整的形式對模塊化的課程內容進行優化,直至《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符合地方應用型高校基本學情的基礎上,完成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我們對紡織工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的改革試點,在課程內容上實施了模塊化教學,結合紡織生產工藝流程,紡織工程專業學科模塊增加了紡織機械設備的控制方面的內容,如往復式自動抓棉機電氣控制、開棉機的自動控制等,學生認識到所學內容對紡織工程應用有很強的支撐作用,學生則更愿意參與互動和思考,作業質量和考試成績也顯著提升。
4 結論
課程內容的模塊化設計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培養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培養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生層次的需求,將《電氣控制技術及PLC》課程內容的知識體系分為標準模塊、學科模塊與挑戰模塊,其具有較強的適用性、推廣性。在此基礎之上,構建基于OBE理論的成果導向反饋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將以動態調整的形式對模塊化的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知識應用能力,更好的服務于地方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白蔭娜.本科高校轉型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專業建設研究[D].昆明:云南民族大學,2018:26-28.
[2]黃克孝.論技術本科教育課程體系的創建[J].上海電機學院學報,2005,8(1):11-16.
[3]陳飛,嚴曉嶺.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設計研究的兩難困境及研究展望[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1):31-34.
[4]涂葉滿,張慶吉.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考試改革研究綜述[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3,20(4):106-109.
[5]周立新,李冬梅.新建應用型工科院校高等數學考核評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9(11):46-49.
作者簡介
曹長虹(1982-),男,漢,山東濟寧人,新疆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教師,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機電類專業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