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林 于加龍 柳爽
摘 要:隨著我國交通運輸和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給交通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車輛的不斷增多,導致車輛碰撞事故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有效處理車輛碰撞的事故問題,找到主要責任人,需要對車輛碰撞痕跡進行鑒別和分析,為后續的交通事故處理提供詳細線索。
關鍵詞:事故車輛;肇事車輛;碰撞痕跡;鑒別分析
1 車輛碰撞痕跡的類型
車輛碰撞痕跡是車輛在與其他車輛或者物體碰撞時,其表面會發生變形而形成的,這些碰撞痕跡存在于車體或者車體分離物上。依據碰撞痕跡的外部形態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個類型:第一,凹陷痕跡。凹陷痕跡的受力方向是接觸面法線上,且車體受撞擊的部位具有較好的塑性和人性,加之撞擊力度適中才形成的;第二,塌陷痕跡。這種痕跡由于受撞擊的面積較大,一般是沒辦法進行統一認定的;第三,洞裂痕跡。這種痕跡大多是受到高硬度或者尖銳形狀的物體碰撞而形成的;第四,粉碎性痕跡。這種痕跡一般產生于車體的易碎部位,如反光鏡、擋風玻璃等,這種痕跡能夠反映受撞擊的部位和方向。
2 車輛碰撞痕跡的鑒別
2.1 事故車輛的碰撞痕跡鑒別
第一,要觀察并記錄事故車輛車體痕跡的具體部位、大概形狀、方向、顏色等,同時也要對其進行拍照并測量這些痕跡的高度、長度等,并作詳細的記錄,依據這些觀測指標分析其碰撞痕跡的類型,并對所屬痕跡類型的特點和形成條件進行記錄并現場比對。在這個步驟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痕跡的高度這個指標,它指的是以現場地面為參照的碰撞痕跡所在位置的高度,如果碰撞痕跡的面積較大,則為痕跡的大概中心到地面的實際距離,在事故過程中,碰撞車輛的具體載重情況以及其胎壓都會對碰撞痕跡的高度產生影響;第二,如果碰撞痕跡上有其他的附著物,要對其顏色、物質、味道等進行鑒別并如實記錄,隨后進行提取并拍照;第三,要觀察車體痕跡的新鮮程度,以此確定此痕跡是否是本次事故形成的,對于那些與該事故無關的痕跡可以忽略不計,需要注意的是,事故發生時的天氣情況、灰塵含量、留痕客體的性質都會對車體痕跡的新鮮程度造成影響。
2.2 肇事嫌疑車輛的碰撞痕跡鑒別
第一,對肇事車輛在事故車輛上形成碰撞痕跡的條件進行分析,篩選出肇事嫌疑車輛;第二,對肇事嫌疑車輛的整個車體進行檢驗,看其上是否有碰撞的痕跡或者附著物;第三,如果肇事嫌疑車輛有碰撞的痕跡或者附著物,要將其和事物車輛的痕跡和附著物進行比對,看其是否對應;第四,如果對應,車體檢驗人員就要對肇事嫌疑車輛的碰撞痕跡的具體位置、形狀、方向、大小、高度、顏色、新鮮程度等指標進行記錄并拍照,同時也要對附著物進行觀測、記錄和提取。在對事故車輛和肇事嫌疑車輛進行檢驗是,要依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對能夠反映事故過程的碰撞痕跡進行提取,提取可以采用拍照、原物提取或者制模提取的方法。之后以提取的碰撞痕跡為依據通過多種方式,如比對、接合、重疊、測量等方法對兩車輛的碰撞痕跡進行比對,從而得出綜合的結論。
2.3 事故發生現場散落物的鑒別
需要對事故車輛和肇事嫌疑車輛都進行散落物的鑒別,主要目的是尋找、發現事故現場散落的車體的一些部件,如玻璃、油漆、塑料片等物體,從而通過整體分離痕跡的檢驗確定肇事車輛。在具體的鑒別過程中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觀察散落物的形狀、大小、顏色、材質等指標,并對其進行分類;第二,將屬于同一類別的散落物拼接或者銜接起來,從而確定其脫落之前在車體上的可能位置;第三,尋找事故車輛以及肇事嫌疑車上存在散落物的位置,并依據散落物的類別對其位置進行確認;第四,通過多種方式,如對照、結合等,對散落物和車輛對應的部位進行比對和鑒別,得出綜合結論,為交通事故的解決提供依據。
2.4 事故微量物證的鑒別
交通事故發生過程中,在形成車身上的痕跡的時候,由于車體的相互作用,雙方車體上都會或多或少地有少量的交換的附著物,可以這樣說,車身上的痕跡是從外形特征來反映車身相撞接觸的事實,而少量的附著物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反映車身接觸,兩種證據相互支持。交通事故中微量物證的檢驗跟分析是事故取證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提供重要的事實依據。通常我們需要檢查的微量物證有:油漆、橡膠、玻璃、油脂、纖維、土壤、血跡、毛發和人體組織等。提取微量物質因具體情況而異,可以跟車體一起,還可以單獨的提取。如果要分離單獨提取,可以用鑷子夾取、直接粘取和刮取剝離的方式。在提取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包裝和工具的干凈,不能帶有污染,不能直接用手接觸,防止污染物或者汗液影響微量物質的檢驗結果。事故微量物證的鑒別,指的是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對微量物證的理化特性進行檢測分析,檢測分析的儀器包括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等。物理學方法的檢測能夠提供一個較為整體的參數,化學方法的檢測包括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檢測和鑒別兩個內容。對微量物證的鑒別要依據無破損的原則,并要對檢測的結論進行分類,確定其種類,如果信息量和鑒定依據足夠充分,也可對其進行同一認定。
3 車輛碰撞痕跡的分析
3.1 對事故車輛碰撞方向的分析
根據對事故車輛碰撞痕跡的鑒別,可以有效掌握車輛碰撞的方向,這樣對于事故的處理有著重要作用。在實際的事故車輛處理中,由于車輛可能是多次碰撞,所以其碰撞痕跡很有可能會有多處,這時就需要對事故車輛碰撞痕跡進行鑒別和分析,找出初次碰撞所產生的痕跡,這對于碰撞方向的分析十分關鍵。由于車輛碰撞會使車輛局部產生變形,形成相應的痕跡,而初次碰撞的位置顯然受力較大,所以變形嚴重,這對于初次痕跡的判別十分關鍵,可以為后續追究事故發生的責任人奠定有效基礎。除了初次碰撞痕跡外,事故現場車輛還有很多細小的痕跡,一般在車輛處理時,都會忽略這些小痕跡,顯然這是錯誤的。這些小痕跡對于事故的處理同樣關鍵,所以在事故車輛痕跡分析時,需要特別注意這些痕跡,以為車輛撞擊方向判別提供幫助。
3.2 對事故車輛行駛情況的判斷
從車身刮擦痕跡的形狀上,通常可以看出來接觸的部位和相對運動的方向。一些細小的擦痕可以成為偵破交通肇事時間的金鑰匙,仔細地檢查刮擦痕跡,可以看出機動車走向,判斷撞車時兩輛車的走向和當時的行駛狀態,比如通過研究痕跡上的附著物翹起來的方向和堆積物質的方向,就可以判斷車輛的相對走向。刮擦痕跡中研究線條的走向,則可以判斷接觸過程中的運動情況。實際情況下,通常可以分析車身刮擦痕跡的方向,分析輪胎留下的痕跡、傷者的痕跡、地面的損傷等各種跡象,綜合分析出事故現場雙方車輛的相對位置、行駛方向以及速度等實時狀態,為后續的事故現場還原提供線索。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事故車輛和肇事車輛碰撞痕跡的鑒別與分析十分關鍵,可以為后續的事故處理提供重要線索,并且找出事故發生的主要責任人。而車輛碰撞痕跡的鑒別和分析十分考驗工作人員的能力,所以為了確保車輛碰撞痕跡鑒別與分析的順利進行,需要工作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以確保鑒別分析工作的高效進行。另外,在對事故現場進行車輛痕跡分析時,要求全面進行鑒別和分析,不能忽略一個細小的細節,一旦忽略了一個小環節,就可能造成后續的事故處理出現問題,所以要求嚴格控制車輛碰撞痕跡的鑒別與分析,以為后續的交通事故現場處理提供有效的證據資料。
參考文獻
[1]張昆.肇事車輛痕跡檢驗方法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5(05):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