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



摘 要 隨著城市理性化的發展,城市的輔助設施(道路、交通、市政、公園等)與人口容量的關系更加具有適應性和科學性,在尊重自然與法則的統一和矛盾規律下,人性化的環境景觀在城市中地位日益凸顯。點、線、面是造型藝術中最基本的元素單位,點、線、面、體單個元素在形式美的法則上重組、排列、解構形成造型形態,其造型形態具有一定的精神屬性和情感意義。環境景觀設計師是城市綠色生態的創造者,也是精神家園的造夢者。
關鍵詞 點、線、面;表情特征;環境景觀設計;應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tion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uxiliary facilities (roads, transportatio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arks, etc.) and population capacity is more adaptable and scientific. Under the law of unity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specting nature and law, humanized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city. Point, line and surface are the most basic elements in plastic arts. Single elements of point, line, surface and body are reorganized, arranged and deconstructed in the law of formal beauty to form a plastic form, which has certain spiritual attribute and emotional significance.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architect is the creator of urban green ecology and the dreamer of spiritual home.
Keywords Point; Line and surfac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Application
1識別點、線、面、體的特點及其表情特征
1.1 點的特點及其情感特征
(1)點的概念
在造型元素中,點是一種高度集中的、相對較小的、靈活多變的形態,是一切形態的基礎,是相對存在的[1]。
(2)點的線化特點
如把形態相同的點按照一定距離排列,從視覺感受上,點之間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越弱。如把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點排列,大點的視覺吸引力遠遠高于小點。點規律性的連續靠近排列就有線的感覺[1]。
(3)點的面化特點
如點的密集排列,點的密集區和空白區都有面化特點。如果點組合的形狀是人們熟悉的形態,從聯想角度,點的感知連接就呈現面化。
(4)點的表情特征
點的形態表現在形狀、大小、色彩、肌理、感知上。環境空間的場景、空氣、地域、民風民俗、人文歷史、功能及個人的性格屬性和感覺等因素的不同,對物象點的情感評價都不同。從一般規律上講,點的表情評價有體態豐滿的點、挺拔向上的點、含蓄柔和的點、孤立無助的點等等。環境景觀設計師必須熟知點的形態特點,感受點所表達的語境和性格,才能靈活多變地把“點”這一物象應用到設計中。
1.2 線的特點及其表情特征
(1)線的概念和特點
線是點移動的軌跡。也可以說,線是面的邊界或者面與面交界的輪廓線[1]。長度和寬度是線的尺度特征。線的長度縮短到一定程度,則可能成為點;線的寬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則可能成為面。
(2)線的形態
線寬度的遞增或者遞減,則可以區分粗線或者細線。線的主要表現形態為曲線和直線。
(3)線的表情特征
在造型的形態元素中,線是最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的。線的形態因個性特征不一樣,表情特征也不一樣。如直線具有成熟男性的特征,給人以穩重堅挺、直接清朗之感;曲線具有青春女性的特征,給人以輕盈活潑、柔美含蓄之感。又如直線又分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水平線給人以祥和寧靜、廣渺悠遠之感;垂直線給人以穩定肅穆、嚴謹崇高之感;斜線給人以搖曳危險、運動方向之感。再如粗線給人以敦厚、笨重之感;細線給人以纖弱、機靈之感(圖1)。
1.3 面的特點及其表情特征
(1)面的概念和特點
面是由線的連接所構成的有長度和寬度而無厚度的具有一定輪廓的形狀。當直線或者曲線按照一定軌跡移動或者旋轉后,形成一定形狀,即是面。從空間維度角度分析,物象具有長度、寬度和形狀的輪廓,無厚度,空間面是二維的。如直線的水平移動可形成有機幾何形面;如直線以某點為中心旋轉移動可形成有機弧形面;如自由曲線移動可形成曲面;如直線和曲線結合移動可形成自由而不規則面。
(2)面形態的表現形式
面形態是豐富的,不同形態的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形式:①幾何面又稱規則的面。如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等。②不規則面是徒手繪制的自由面。③有機面是點或線在移動或者旋轉過程中隨機組合的面。④偶然面是在自然中偶法性形成的面。如山水潑墨畫。⑤實面是客觀存在的面。⑥ 虛面是知覺上能感覺、具有隱蔽性的面。它常和實面形態相博弈。
(3)面的表情特征
線豐富的表情特征營造了面的主觀表情評價。如幾何面的表情評價,給人以樸實規整、大方明確之感。而不規則面的表情評價,給人以隨性開放、意愿自由之感。如圓的表情評價,給人以親切豐滿、圓滑和諧之感。如偶然面的表情評價,給人以個性鮮明、感情豐富之感。虛面給人以抽象、縹緲、開放的表情感覺。實面給人以具象、結實、回歸的表情感覺。當然,面的表情特征具有主觀性的特點,它也給場景氣氛、游離的空氣、區域經濟、民風民俗、人文歷史、空間功能及個人的性格屬性和場地感知等因素有關。
1.4 體的特點及其表情特征
(1)體的概念
體是面移動的軌跡[1]。它具有長度、寬度、厚度的三維性。
(2)體的形態
形是從自然的基本形態中提取的。因此紛繁復雜的自然形體也就可以高度概括為幾何形體的組合[1]。
(3)體的表情特征
線的情感特征是面和體主觀情感特征的基礎。如果我們主觀上把形態面分為直線系形態、曲線系形態或者有機線系去研究,它們的表情屬性就可以理解為在某一構成空間中含有直線、曲線或者有機線的數量多少來決定;那么在空間中占數量最多的直線系就具有直線系立體的表情意義;如在空間中占數量最多的曲線系就具有曲線系立體的表情意義,如在空間中占數量最多的有機線系就具有有機線系立體的表情意義。這時形態“調子”的概念就應運而生,就像給某一空間定義色彩調子(主色、輔色、點綴色調子)一樣;物象形態“調子”也可以理解為直線系“調子”、曲線系“調子”或者有機線系“調子”。比如在一個空間里一般都融有直線、曲線和有機線,我們認識和把控空間總的線形形態,可以采用整體空間的形態是否為直線系調子、曲線系調子或者有機線系調子去理解。整體形態調子的定義主要取決于直線系,或曲線系,或有機形線系,在整個空間構成中分別含有直線、曲線或有機線的數量比例來決定,如直線系占比例多,則為直線系調子;如曲線系占比例多,則為曲線系調子,如有機線系占比例多,則為有機線系調子。當然直線系調子里面也有曲線系為輔助,不規則的有機線為點綴調子。同樣曲線系調子里面也有直線系為輔助,不規則的有機線為點綴調子。現在我們有了物象形態“調子”的理論了,那么我們就可以? 很好地理解在某一空間里整體物象形態? 的調子歸屬,就可以采取加法或減法,有的放矢地去增減空間的線形多少的變化,來達到空間形態的和諧;也就可以很輕松的定義空間形態的表情意義。如直線系體形空間的表情評價,會給人以干練穩重、剛直堅實之感;曲線系體形空間的表情評價,會給人以和諧圓潤、親切運動之感。當然物象形態“調子”的定義也可推廣到其他藝術領域應用(圖2)。
1.5 點、線、面、體的辯證關系
劃分點、線、面、體是相對的,它們即是相對獨立的,又可以相互轉化的。如近距離的大形體或為體或為面,遠距離的小形體或為點或為線[1]。
2淺析點、線、面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1 點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點是相對存在的。它在環境景觀設計中應用廣泛。“景點”是環境造景的核心,是環境的主題,也是游客聚焦游玩的中心。焦點是視覺最集中、最單一的視點。而貫穿于景點與視點之間的是視覺軸線,在視覺軸線周圍的空間形態可能是發射的或者序列化的規則的、不規則的。如,北海北部灣廣場,在其城市廣場現狀建設改造中,扇形地貌和“南珠魂”主題雕塑在結合整體性構思下,形成“一個中心,三個翼”的整體空間布局。一個中心是“南珠魂”,是重點,是焦點,是發射點,三個翼是三個形態近似的草坪和硬地林蔭廣場,形成了功能完善、整體性強的廣場體系[2]。
點的形態是多樣化的,其大小具有相對性的。在環境景觀設計中常表現為孤植樹、亭(榭)、小水池、假山、雕塑、藝術裝置品、置石、單體建筑物、噴泉等。在環境景觀中把這些形態的“點”采取孤立式的 ,或漸變式的,或發射式的,或近似式的,重復排列成線型的感覺,或因物象的“點”的含蓄、柔和、挺拔、豐滿、孤立無助或因物象的“線”的崇高堅挺、柔美悠遠、肅穆寧靜、纖弱危險、敦厚笨重、機靈活潑的表情心理,產生富有詩意的節奏和韻律,進而吸引游客息足共鳴。在城市廣場設計中,集中同色同材質的廣場磚密集布局,就會形成面的感覺。又如在庭院景觀中把小灌木規律性的間隔種植,布局成塊,連接小灌木“點”就會形成虛面感覺。
2.2 線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線狀造型形態表現在縱橫交錯的廣場路網、迂回的濱河長廊、折角婉轉的曲橋、蜿蜒曲折的駁岸線、以及富有動感的林冠線等。
環境景觀中汀步是一種樸實自然的渡水設施,是一種休閑小徑,可為曲線,也可為直線,是點的重復移動軌跡,有線的特征。迂回曲折,是形容路徑的。在環境景觀中景園路用直線型還是曲線型,感覺都不一樣。一般,在幽靜的林蔭地帶,利用路的導向性特點,營造環境氛圍,滿足人的好奇心,而采用曲線形態造路,曲徑通幽的自然藝術效果就自然形成。在一馬平川的景觀大道上,視野開闊,遠看山巒起伏自然,心境舒展,營造直線形態的寬闊道路是首選。可以看出線在環境景觀中是極具表現力的形態元素。
線在環境景觀設計中作為“線”的形態,即有線形的特點,也有帶狀特點。如視覺軸線,在人們的感覺中視覺軸線無論有形還是無形都是強烈存在的,在視線方向上軸線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軸線的末端在引導方向,軸線的空間范圍是由軸線的深度及邊界和周圍環境決定,從而形成環境景觀的視覺空間領域[3]。如,北海北部灣廣場的長青路與“南珠魂”雕塑之間的中軸線,形成了人們行走的活動帶。線在環境景觀中應用廣泛。如在法式風格的環境景觀中,常采用幾何形態的直線造型,對稱、規則、比例的形式美在法式園林中隨處可見。如在中式風格的環境景觀中,常采用曲線、折線形態造型,表現一種悠然見南山的意境美;如日式風格的枯山水縮微式環境景觀設計中,極富象征意義的白沙曲線形態造型,一會兒如戲石跌落池中,又猶如游魚劃過水面的“砂紋”;淺沙、綠苔、赭石在色系表與形態中是呼應與對比。在用色上,大面積鋪設的淺色沙粒是空曠、幽靜、遐思與神秘的;在形態上,密集的細點砂與粗獷的赭石、“軟”如浮云般的植被與或抱暖而居的或孤置的或臥的或立的狂石,在對比與和諧的韻律、節奏上勾繪出一幅動態的水墨畫卷,表達一種“方寸之地幻出千巖萬壑”的禪意之韻,直奔主題(圖3)。
2.3 面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環境景觀設計中以分割面形成空間布局。面的構成要素常常表現在植被、硬質鋪裝和水體上[4]。如在一地塊上,分割出硬質鋪裝區域、植被區域、水體區域,自然就形成一定的環境景觀平面布局。
在水平面上,如地面上的硬質鋪裝面、水平如鏡的水景面或者勻速下落的跌水立面、形態整齊均勻的成行植被面或者形于墻裙的綠籬立面。如它們圍合成空間,就形成體。
在環境景觀空間中,面還可以作為一種“媒介”來傳播一定的信息。如應用肌理、顏色等。如:景觀建筑立面鋪貼,通過考慮鋪貼材質的肌理、顏色、規格、耐腐、耐酸堿等因素與主體建筑體量尺度與周圍景觀環境的協調關系,來傳達該景觀建筑的使用性質和藝術效果(圖4)。面的使用主要表現在幾何形面和自由形面兩種形態上,幾何形面具有理性、數學性、邏輯性的特征,主要應用在規則式的環境景觀中,如矩陣式草坪、幾何形水體、植被、花壇等。自由形面具有個性、隨意性、自然性的特征,主要應用在自然式的環境景觀中。
在空間上,常利用植被的顏色、種類、形體的近似特點進行圍合來營造趣味性的體空間。
3結束語
環境景觀設計即是一門知識面廣泛,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即融合了人文景觀和環境景觀兩大體系、又有著豐厚底蘊的歷史性學科。點、線、面是一切藝術造型形態的基礎。在環境景觀中,我們對形的研究是從自然的基本形態中提取;在實踐中,我們利用幾何形態的重構造型運用到營造的自然景觀中,成為一種人與環境交流的語言藝術。
參考文獻
[1] 朱書華.構成設計基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9:40-44.
[2] 吳為廉.景觀與景園建筑工程規劃設計[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6:40-44.
[3] 陳敬良.線條是造型藝術的首要因素[J].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3:24-25.
[4] 王中義,許江.從素描走向設計[J].浙江:浙江美術出版社,1992,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