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鳴 靳橋竹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旅游休閑的需求不斷提升,城市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與建設面臨諸多問題,其中,城市建設的空間侵占,內部經濟建設需求成為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最大矛盾。本文在這一環境背景下,分析昭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與管理的優劣勢,并提出城市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的相關建議,為更好的景觀資源保護與經濟效益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 風景名勝區;規劃;保護;管理
背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旅游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風景名勝區,這一景觀休閑資源的集中體現,受到外部城市化帶來的空間資源占用和內部短期經濟效益的干擾。這種現象在城市風景名勝區尤為突出。因此,為了維護景觀資源帶來的多種公共利益,我們有必要對風景名勝區內部及外部建設實施管制,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景區內居民需要依賴于旅游景區的經濟效益,在巨大的短期經濟利益下,人們很容易放棄生態效益而追求經濟利益。這將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與培育規劃、典型景觀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以及原有居民社會體系的穩定性構成巨大威脅。
同時,我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追求著越來越高的生活質量,尤其體現在文化、旅游、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并且,城市風景名勝區也需要彌補歷史上對人文景源、景區文化的破壞,增強對我國風景名勝區中的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促進我國風景名勝區保護與管理體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文將以昭山風景名勝區為例探討分析城市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與管理
1昭山風景名勝區簡介
昭山景區位于長株潭三市中心,昭山示范區西北,昭山示范區的規劃面積為68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為20萬人,其中起步區10平方公里。上位規劃中,昭山示范區是長株潭規劃綠心的核心組成部分,距長株潭三市市中心均約20km,區位與交通優勢特別明顯。昭山示范區的功能定位為:長株潭城市群中部地區的生態休閑度假中心、生態特色功能區、低碳經濟示范區,著力發展生態旅游、文化創意、高端商務等三大低碳主導產業,因此,在規劃中,昭山風景名勝區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1)于長株潭城市群綠地系統規劃中地位。長株潭城市群綠地依據于多中心發展原理,①三城連接發展,留出中央保護綠心區、②構建生態屏障功能區、③綠地廊道聯系構建成為一個完善的區域綠地系統《綠心規劃》指出湖南中部、長株潭中心的這顆綠心,區域面積522平方公里,森林植被覆蓋率將高達55%,遠超奧地利400多平方公里的維也納森林公園,將成為世界上最遼闊、最開放、最優雅的第一“綠色客廳”。現階段,昭山風景區規劃核心景區49.11hm2。基地現狀地形為起伏山地,最大高差達140m,為典型的湘中丘陵地貌,沒有大面積平坦的可建設用地。
(2)風景名勝區保護培育規劃。在近期的昭山風景名勝區規劃中有著完善的保護培育規劃,在確定了整體風景區的規劃范圍及規定整體保護培育措施后,再進行了分級分類保護,以及確定各分區所對應的措施。例如,對已被破壞的文化景觀進行了修復保護、對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也進行了保護、對可開發的區域也進行了良好的旅游項目規劃。
2昭山風景名勝區保護與管理現有優勢
(1)指導思想明確,發展方向正確。昭山風景名勝區的規劃思想基于景觀資源的保護培育最為重要的觀點、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陣政策,以人為本、永續利用的方針政策,努力達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平衡點,強調保育與開發的同步進行、突出昭山風景名勝區作為小型城市風景區的特點、分期目標建設以及協調旅游景區保育規劃、旅游服務設施、景區居民社會之間的協調的發展等六大主題思路,進一步促進昭山風景名勝區有度、有序、有節律地可持續建設與發展。
(2)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協調。風景名勝區規劃的核心之一是解決生態環境保護與景觀資源開發之間的矛盾,在保護景區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充分開發風景名勝區的經濟效益。有學者提出風景名勝區的經濟可以在空間上劃分為三個部分,即門內經濟、門外經濟和域外經濟[1]。這三點與不同尺度的規劃思考相結合,與昭山景區內部環境構建,昭山示范區環境影響,城市中心綠地體系的構建相對應。
(3)管理機構健全,行政管理規范。在風景名勝區規劃建設完成后,后期的風景名勝區管理也非常重要。在中國倡導和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體系的背景下,昭山風景名勝區也積極響應。昭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一個小型城市風景名勝區,設有財務、森林保護防火、公安、辦公、宗教事務管理等管理部門。功能結構清晰,符合當前景區管理的需要。
3昭山風景名勝區保護與管理現有劣勢
(1)人才結構需完善。昭山風景區現有職工26人,其中有大專以上的學歷占全部的四分之一。顯而易見,隨著昭山景區調整為昭山風景名勝區之后,昭山旅游景區需要更大的人力資源投入,并且人才結構需要調整,人才層次有待提升。在良好的資源條件夏,因缺乏了優秀的管理經營人才,很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風景名勝區的建設與發展。
(2)景區信息化需提升。通過收集互聯網社交平臺、電子政務平臺等開 放交互系統中的留言信息,以文本語意分析、網絡 輿情分析為方法,建立政府、游客、居民共同參與的協同規劃,提高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公眾參與度;通過大數據時代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實現 動態、實時的規劃方案展示和數字化景區管理,推動“智慧景區”戰略的發展。
4結束語
昭山作為長株潭城市群多中心發展之下的產物,其本身即代表著生態城市對于中心綠地的規劃理念——中心綠地保護為主開發為輔,昭山風景區是面積極大城市群綠心的一部分,但它的規劃面積較小,開發面積也小。
小型旅游景區適應目前逐漸流行的“直播旅游”和當地或周邊地區居民的短期旅游,對當地的經濟起到促進作用并帶動相關行業,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雖然它具備自身的不足和問題,但在建設管理的過程中明確指導思想、加快規劃編制以及實施規范的管理,小型旅游景區的建設管理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和經濟開發協調,從而才能更好地建設與發展小型旅游景區。
規劃建議:①與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與綠地系統規劃良好的結合。②對城市風景區內部開發破壞壓力、外部建設壓力進行合理的前期分析。③對建設與保護進行取舍,建立良好的規劃法治體系。④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需要貯備優秀人才。⑤在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方法的現代化上下功夫。
參考文獻
[1] 佚名.生態綠谷創意之都——走進湘潭昭山示范區[J].國土資源導刊,2012,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