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萍 涂揚堃
摘 要: 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問題逐漸顯現,對高校財務工作產生一定影響,迫切需要全面梳理總結問題,促進高校更好的落實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進財務工作。本文通過闡述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存在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對高校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 問題? 對策
一、高校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重要意義
高校舊的會計制度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雖能較好反映行政、事業單位核算主體預算執行情況。但該體系無法科學全面反映高校資產、負債及高校實際辦學運行成本,不能為高校管理提供更科學的會計信息質量。新政府會計制度構建“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會計核算模式。該模式通過“平行記賬”銜接方式,在同一套賬中實現“雙分錄”,同時反映財務和預算會計要素,形成財務和決算雙報告。既保留舊制度中高校部門決算報告需要,又滿足財務報告需求,提高高校會計信息質量,更精確的反映高校運行成本,助推高??茖W、全面實施績效管理。
二、高校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存在問題
(一)財務隊伍素質跟不上新制度要求
一是新制度剛執行,很多財務人員對制度理解不透徹,造成業務“平行記賬”時混淆核算基礎。二是有的財務人員長期執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形成思維定勢,短期內難以適應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核算方式,部分業務仍舊采用收付實現制核算,導致制度執行與預期存在偏差。三是有的財務人員對新制度、專業知識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身專業素養滿足不了新形勢高校財務工作需求。四是財務信息化已成為高校財務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目前高校極度匱乏既懂財務專業知識,又熟練賬務信息系統的專業人才,提升財務隊伍素質迫在眉睫。
(二)科研事業收入分期確認困難
有的高校沒有統一的合同管理部門,合同管理信息化空白。有的高校即使有合同信息化管理,但與財務系統相分離,未實行合同管理系統與財務系統對接共享。高??蒲许椖拷涃M數量多,業務復雜,科研合同訂立沒有統一規范格式,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財務人員根據合同性質內容來分期確認收入,工作量巨大。有的高校為簡化工作量,在收到項目款項時一次性確認收入,實際上采用了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要求相悖。此外,財務部門與科研項目主管部門協調配合不夠,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執行科研活動合同完成進度確認收入,執行有困難。
(三)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核算困難
第一,固定資產折舊執行困難
大多高校固定資產歸口資產處管理,固定資產賬務處理要求高校財務部門協同資產管理部門梳理資產相關信息,進行準確分類并確定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和年限標準。目前有幾個難點:一是有的高校資產管理人員相關專業知識薄弱,專業素質偏低,信息化掌握能力弱,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不扎實。二是高校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與財務賬務系統管理標準不統一,數據對接只是單方面的資產系統向財務系統傳輸固定資產的單向數據流,無法實現數據雙向交互,導致折舊資產所屬費用類型歸集不準確。某些高校為簡化工作量,甚至存在折舊金額全部由資產處提供的情況,但資產管理人員缺乏財務知識對資產入庫、折舊不能合理分類,如未根據資產使用用途屬性正確區分教育活動、行政活動、科研活動、后勤保障四大類,導致費用成本歸集數據不準確。三是很多學校建校時間長,按照新準則進行計提補提,會造成大部分固定資產賬面價值歸零。這將導致資產賬面價值大幅度降低,影響高校對外融資籌資籌碼。同時,實際很多損耗低的固定資產(如辦公設備類固定資產),雖然按規定賬面價值為零,但仍在使用,實際上并不能真實反映高校固定資產情況。
第二,無形資產的成果轉化核算困難
新政府會計制度采用權責發生制,規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核算要合理區分無形資產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發生各項費用。對自行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支出,應于發生時記入當期費用。對于開發階段支出,先按合理方法歸集記入研發支出,如果最終形成預定可使用用途的,確認為無形資產。高校自行開發無形資產主要是科研研發成果轉換而來,科研研發項目復雜,體量大,且無形資產的管理與核算歸口單位不一,高校無形資產存在信息不對稱情況,財務進行會計核算只有無形資產入賬時才有其相關信息,財務核算很難對研究開發產生的費用進行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準確歸集,導致無形資產難以準確計量。
(四)高校財務信息化系統有待完善
以高校中市場份額占比較高的天財財務軟件為例。目前天財財務軟件是在單賬套基礎上實行雙基礎會計核算,即同一業務在同一張記賬憑證中實現以財務分錄為基礎自動觸發生成預算分錄的“雙分錄”功能。天財財務軟件是一款通用用途的高校財務軟件,許多高校實際業務復雜多樣,存在不可復制的特殊性,且新制度剛執行,天財財務軟件現有功能不完善,需不斷優化更新才能滿足部分高校的特殊業務賬務處理需要。例如,新政府會計制度并未要求會計核算具有項目核算功能,但為更好的對項目進行動態監控,有利于數據指標分析,目前財務系統采用項目核算功能。該系統能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項目雙核算功能,但是在使用中發現這種采用財務與預算進行同一項目核算的方式,無法滿足財務項目和預算項目的雙指標控制,而且不利于財政預算項目指標績效分析。例如,某高校的下撥財政預算指標A(XX年內涵建設),財務根據學校審議通過的各部門申報預算將該預算指標下撥劃分為A1.A2……An等N個財務項目。按現有軟件功能,進行一筆業務開支時,賬務處理如下:
財務分錄記賬為:
借:業務活動費—N1項目;貸:零余額用款額度;
預算分錄自動生成為:
借:事業支出——N1項目;貸:資金結存
這導致統計預算A項目執行效率時,必須手動將其下設的N個項目全部分別匯總方可得出結果,且容易出錯。有的學校為方便統計預算執行效率,加強預算執行率分析,會采用冗長不科學的預算科目進行預算指標控制,在科目中采用增加類款項這類預算科目級次,雖然此方法能夠達到相同統計效果,但仍存在如若指標數量不斷增加將導致科目數量巨大、冗長等不科學問題。
三、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問題對策研究
(一)提高財務隊伍專業素養,穩步推進制度執行
一是高校應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和資產管理人員參加財務講座,結合交流學習、培訓等方式,提高隊伍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理解和實際業務的運用。二是利用職稱教育、注冊類證書等社會評價機制與財務人員的職稱、薪資相掛鉤,推動財務人員主動學習專業知識??梢越炔靠冃И剟顧C制,對于獲得技能證書的給予獎勵,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并發表論文,根據文章質量給予獎勵等。三是成立新政府會計制度研究小組,梳理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遇到問題,召開討論會,根據問題類別、性質制定合理方案。四是專門招聘具備信息化專業知識和財務知識的復核型人才,加強財務人員信息技術培訓,督促財會人員學習新技術。
(二)加強合同管理,推進合同管理信息化
建議高校合同管理由統一部門歸口管理,分析業務內容、性質,制定合同統一規范,開展合同信息化管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要特別關注收入類合同(或支出類合同)的收入確認條件(支付條件)、收款時間及方式(付款時間及方式)要點,為財務賬務核算提供依據。很多高校歸口部門的合同系統與財務系統相互分離,信息不對稱需要實現財務系統與合同管理系統的對接共享,并實現系統在合同收入確認的時點提醒財務人員確認,解決因項目體量大,收入確認時點困難的財務核算難題。
(三)統一規范科研事業收入和無形資產核算標準
第一,針對科研事業收入核算困難問題,除做好收入類合同管理工作外,還要規范事業收入確認標準。筆者假設高??蒲许椖客瓿蛇M度是勻速的,根據科研收入屬性,考慮兩個因素確認科研事業收入,使得科研收入確認既符合權責發生制要求,又降低科研事業收入確認收入的難度。一是時間因素。參考值設定為合同期限1年。對合同中規定科研活動完成時間小于一年的,簡化核算程序,在一次性到科研款項時確認收入;對于合同完成期限大于一年的,收到科研款項時確認為預收科研款,根據合同規定年限,按年均收入(合同總額除以總年限)分年確認收入。二是金額因素。即引入臨界值,高校根據科研情況確定臨界值大小。在合同期限大于一年前提下,考慮金額因素,例如高??梢詫陮W校所有科研收入進行從大到小排序并累加,測算出累計金額達到總收入95%(該值需要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時排位最低的收入金額,該金額為臨界值,從大到小排序設置一個較小的臨界值,即當合同金額小于這個臨界值時,收到款項一次性確認收入,反之,當合同金額大于這個臨界值時,也采用按合同年限分年確認收入。
第二,本文認為無形資產特別是科研成果轉化的無形資產,在成果轉化為無形資產前的研究費用和研發費用確實存在歸集的現實困難,建議簡化核算方法,將專利申請等無形資產注冊費作為無形資產成本。
(四)加強部門協作,推動“業務+財務”信息化共享平臺建設
高校應樹立“業務+財務”的信息化理念,推動高校經濟業務與財務管理相結合,打造出業務財務融為一體的“智慧校園”。應當加強部門協作,優化跨部門業務流程,加強研發,優化業務與財務信息化系統,實現二者高效對接,且能實現數據共享的“業務+財務”信息化平臺。從而提供能反映真實、準備“雙報告”數據。以固定資產為例,高校應該建立共享的“資產+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數據互享交互,財務與資產及時對賬。首先業務部門驗收資產,申請驗收入庫,資產處根據資產信息入庫并根據資產性質確定折舊年限和方法,財務根據入庫信息入賬,入賬后財務平臺將入賬信息反饋給資產管理平臺,資產管理平臺根據確定好的折舊方法按入賬后的次月開始每月計提折舊,并定期推送至財務平臺,財務人員根據資產管理平臺的折舊數據在財務平臺中記賬生成折舊分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應定期對賬,確保固定資產信息準確性。
(五)優化更新財務軟件信息化功能
為實現財務預算項目雙路徑控制,有的高校因業務量?。ㄔ聭{證數幾百份),采用人為核算取代采用系統自動觸發生成“雙分錄”、雙項目核算方式,這種人為判斷手動錄入方式容易出錯,且效率低下。全國大多高校的業務量巨大,有的學校月憑證量成千上萬,采用人為輸入根本無法完成,且準確率低。筆者根據現實工作需求提出兩個解決方案,一個方案是建議天財軟件優化自動觸發形成雙分錄雙項目核算功能。具體如下:
財政專項指標A下撥到系院設置了A1.A2……An個項目,現在從項目A1? An各開支兩筆教學活動支出。
現有項目記賬模式(財務預算平行分錄如下):
借:業務活動費 A1;業務活動費 An;貸:零余額用款額度;借:教育事業支出 A1;教育事業支出 An;貸:資金結存;
目標預期項目記賬模式:
借:業務活動費 A1;業務活動費 An;貸:零余額用款額度;借:教育事業支出 A;教育事業支出 A;貸:資金結存
實現此功能,建議天財財務軟件設置項目管理功能模塊時可增加一個財務項目與財政預算項目的對照表,反應財政預算指標與對應財務項目一一對應的映射關系,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財務項目與預算項目平行核算。
另一方案是建議系統在保持現有財務和預算共同項目核算的模式下,增設一個統計功能模塊,這個模塊能夠滿足查詢各個項目對應的預算指標收支情況統計。以上兩個方案均能實現這一功能,即方便了雙指標數據統計控制,而且采用智能的自動匹配記賬,不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還有監督控制預算執行情況,從而更有利高校資金管理,為高校全面實現預算績效管理打牢基礎。
四、結束語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建立“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會計核算模式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改進財務管理方式。這是一個長期自我調整與發展的動態過程,也是一項艱巨任務,更是高校財務改革發展的契機。
參考文獻:
[1]沙勁竹.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難點研究? [J].財會研究,2018(7).
[2]曹穎.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 [J].財經界,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