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培,鞠昌萍
(1.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院,江蘇 南京 211100;2.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蘇 南京 211100)
糖尿?。―M)是目前威脅全世界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而糖尿病足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糖尿病高危足的發病率已經高達30.6%,因此糖尿病足高風險患者須早識別,早防護,早處理,以此預防糖尿病足發生,降低糖尿病足發生率。良好的足部護理行為能夠避免85%DF患者截肢,因此臨床醫療必須關注對DM患者DF認知能力的提升,優化其足部護理能力。本研究建立多維度健康教育以改善DM患者足部護理認知度,降低其發生DF的風險,現將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納入我院選取2019年11月~2020年04月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人。納入標準:①符合WHO(1999年)T2DM的診斷標準;②存在一個及以上的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的患者;③年齡18歲~75歲;④思維正常、能進行語言溝通患者;⑤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分組,2019年11月~2020年01月為對照組;2020年02月~2020年04月為試驗組。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35~70歲,平均(55.49±6.37)歲;病程1~14年,平均8.49±3.14年。實驗組男40例,女20例,年齡35~70歲,平均(55.52±6.43)歲;病程1~14年,平均(8.52±3.25)年。兩組臨床資料差異具有均衡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院內健康宣教,采取床邊宣教結合大課堂宣教方式。實驗組采取多維度健康宣教方案,具體如下:①認知度調研: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糖尿病足教育需求調研,記錄認知缺陷。②制作微視頻: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整理糖尿病足患者需關注的問題,依據認知調研結果制作微視頻。③移動功能車微視頻宣教:將制作好的微視頻下載至移動功能車,采取全程播放形式于病人入院后每周一下午病房播放45 min,責任護士在播放時給予指導及答疑。④一對一健康教育:責任護士與主治醫師聯合對患者進行高危足評估,定制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責任護士指導患者進行足部護理。每周五下午進行45分鐘的知-信-行健康教育,持續到患者出院前1天。④互動式宣教:采取“看圖對話+敘事醫學”互動式健康教育模式讓患者以小組形式進行交流、分享、總結,以此加深患者糖尿病足相關知識印象。每次課程安排6~10名患者,時間45 min,患者通過看圖對話敘述自己對糖尿病足相關知識的看法,并小組內評價每位患者的敘述內容,肯定正確掌握者并指出不足。
1.3.1 自我護理能力
入院時與干預后3個月進行。采用中文版諾丁漢足部護理評估量表(NAFF)評估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總分0~72分,得分≤45分時提示足部護理行為水平較低。
1.3.2 足部損傷
記錄患者足部是否有皮膚干燥/皸裂、胼胝、雞眼、趾甲異常、足部畸形等問題,下肢/足部是否有麻木、冷感、腫脹、疼痛、靜息痛伴夜間加重、間歇性跛行等癥狀。計算發生率。
1.3.3 糖化血紅蛋白
入院時與干預后3個月進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1.3.4 踝肱指數
入院時及干預后12個月進行一次踝肱指數測量。
1.3.5 Wagner分級
入院日與干預后12個月進行Wagner分級評估各一次。
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統計學意義標準。
結果顯示,兩組入院時自我護理能力與糖化血紅蛋白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月后實驗組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優于對照組,足部皮膚損傷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及足部損傷情況[±s,n(%)]

表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及足部損傷情況[±s,n(%)]
注:a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b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自我護理能力(分) 糖化血紅蛋白(%) 損傷率(%)入院日 干預3月后 入院日 干預3月后實驗組 60 53.49±3.38a 66.49±3.64b 8.67±1.26a 7.12±1.36b 2(3.33)b對照組 60 53.51±3.57 60.51±3.72 8.71±1.35 8.04±1.34 9(15.00)
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前踝肱指數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2月后實驗組踝肱指數高于對照組,Wagner分級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糖尿病相關并 發癥也越來越常見,糖尿病足便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之一[1]。糖尿病足因神經病變、外周血管病變、感染、血流流變學異常等導致,且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慢,其發生截肢的風險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脅較大[2],因此,對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進行早期干預,提升其防護能力是降低糖尿病足發生的重要途徑。多維度健康宣教相比傳統宣教模式有很大突破,一是突破了口頭宣教不夠生動形象的弊端,借助視頻使患者在動態畫面中加深糖尿病足知識印象,提高其認知度。另一點多維度健康教育采取了“看圖對話+敘事醫學”宣教模式,患者通過這一模式能夠實現自我理解和分析,從而使其對糖尿病足知識的掌握程度加深。由于患者對糖尿病足相關知識的認知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也得到提升,糖化血紅蛋白、足部皮膚損傷率、踝肱指數與Wagner分級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多維度健康教育能夠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認知度并降低其血糖水平,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