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亮,竇樹林,付宏,鐘文洋
(眉山市中醫醫院,四川 眉山)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KOA 主要表現為關節的疼痛、腫脹及活動障礙。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不穩,關節囊攣縮,關節畸形等表現,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2-4]。對于早中期的患者,藥物或物理療法可以緩解膝關節疼痛癥狀,延緩膝關節病變的發展;對于終末期膝骨關節炎,首選治療方案是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5],而關節置換術的費用高、創傷大。因此,應積極治療早中期膝骨關節炎,改善患者關節功能,延緩病情發展,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輕經濟負擔。刃針松解術通過松解軟組織的粘連,解除血管、神經的卡壓,有助于減輕炎性反應,恢復軟組織和骨骼的力學平衡,進而減輕軟骨磨損,延緩關節退變[6]。本研究觀察針刀松解術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病例來源為我院2017 年7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12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60 例和研究組60 例。對照組男24 例,女36 例;年齡46~70 歲,平均(62.75±3.68) 歲;病程1~6 年,平均(4.26±1.45) 年,研究組男22 例,女38 例,年齡44-68 歲,平均(53.7±3.7) 歲;病程0.5~8 年,平均(3.8±2.4)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2008 年美國風濕病學院推薦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的早、中期膝骨關節炎患者;②年齡在35-70 歲者;③全部為住院病人;④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①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炎、痛風等;②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③伴感染性關節炎患者:結核、化膿性關節炎等;④伴反應性關節炎患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性關節炎、皮膚病性關節炎等;⑤同時服用激素類藥物,可能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者;⑥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精神、腫瘤等疾病以及孕婦。
對照組患者采用電針聯合中藥塌漬,觀察組患者在電針和中藥塌漬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刃針松解治療(每周一次)。刃針松解治療的具體操作為:患者取仰臥位,患者伸直,平放于床上,取髕周壓痛點2 個,內外側間隙壓痛點2 個,用龍膽紫進行標記,常規消毒局部麻醉后,使用I 型4 號針刀進行操作。沿身體縱軸方向垂直進針,向皮下刺入,對病變組織進行2-3 針的切開剝離松解。其中髕周壓痛點直達髕周骨面,然后以此為中心向周圍4 個方向進行切開剝離松解。出針后對針口進行l~2min 的按壓,并包扎上創可貼,l 周后按照相同操作再次進行治療。
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療2 周,于入院當天、入院1 周、入院2 周收集患者膝關節VAS 評分,WOMAC 評分,膝關節主動活動度。對收集的數據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如符合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則釆用非參數檢驗,差異均以P<0.05 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膝關節VAS 評分對比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膝關節WOMAC 評分對比

表3 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膝關節主動活動度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 周和2 周時,VAS 評分和WOMAC 評分都得到明顯改善,患者痛感顯著降低,其中以實施小針刀聯合運動療法的實驗組效果最為明顯。在治療后兩組患者膝關節主動活動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與早、中期膝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活動度較好有關。
針刀器械源于古九針[7]。據內經記載,九針中的一些器械具有針的穿刺功能和刀的切開功能,刃針器械在形態和功能上與之有相似之處,針刀的治療作用包括針和刀兩者的作用,即毫針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和刀的切開、剝離作用。針刀療法來源于傳統醫學,是傳統中醫療法與現代醫學結合的產物。
中醫針灸學認為[8]:經絡是體內的五臟六腑和體外的肢體關節聯系的橋梁,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中的氣血運行不止,維持著人的生命活動。經脈之氣血通過經筋系統濡養皮肉筋骨,十二經脈對應十二經筋,十二筋經自四肢遠端向近端走行,并環繞走行途中各個關節,止于頭面及軀干。靈樞經中有關于十二筋經的詳細描述。經筋系統病變的主要表現為筋急和筋縱,類似于軟組織的攣縮和松弛。痹癥為病多表現為筋急,以拘攣、疼痛、關節運動障礙為主要特征。一般的觀點認為經筋包括神經和肌腱,肌肉、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筋急為病多為軟組織損害。由此刃針療法提出軟組織增生、肥厚、粘連等病理變化是關節拘攣疼痛和運動障礙的重要原因。刃針療法認為軟組織纖維化增生肥厚等多種原因可引起軟組織長度縮短、運動受限、張力增高等異常改變,這些病變貫穿于膝關節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并對關節局部和外周產生影響。過高的軟組織張力或腔隙內壓,造成局部組織產生炎性反應而引起疼痛;同時,這些異常改變也能影響附近的神經血管,引起臨近肌肉、關節病變。刃針治療[9-10]有效松解了局部粘連及改善了局部微循環,促進了軟組織炎癥的吸收,緩解了疼痛癥狀。并且通過對病變組織的松解解除其對神經血管的壓迫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它的發生發展是一種長期、慢性、漸進的病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病理學改變不可逆轉,且致殘率高。康復訓練、中藥熏洗、西藥藥物甚至膝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這些單一治療方法短期有效,遠期療效差。我們采用經筋理論下的刃針治療,聯合局部中藥塌漬、電針等治療。刃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目前運用廣泛,但缺乏理論引導,本研究基于經筋理論下的刃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為豐富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該治療能長期緩解或解除癥狀,延緩膝關節退變,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