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英,杜紅,唐凌雯
(樂山市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四川 樂山)
心房顫動屬于臨床上多發的心臟節律紊亂病癥,該病癥可以無癥狀,也可以表現出頭暈、心悸、氣促以及昏厥等不良癥狀[1],頻繁的再住院將增加患者卒中風險及病死機率。當前,臨床上除了給予患者抗栓治療外,還會通過對其室率及節律的控制來有效減輕房顫癥狀,降低房顫發作機率,其中心室率的控制實質可允許患者房顫癥狀持續,但是應需將心室率保持在正常生理范圍內,節律控制是指恢復及維持竇性心律[2]。心律學會指南及美國心臟學會等指出,房顫患者再住院率較高,屬于非房顫患者的2 倍,基于此,本文對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94 例心房顫動患者的電話再住院率進行了搜集整理,并詳細分析了再住院原因,見下文。
將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94 例心房顫動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基本資料見表1。
納入標準:出院第一診斷房顫患者;藥物或電復律、消融治療以及室率控制三種治療方案中實施其中一種或多種方案的患者。排除標準:合并冠狀動脈3 支病變、肺源性心臟疾病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心肌梗死患者;年齡<18 歲的患者;存在惡性腫瘤、嚴重性貧血以及嚴重性感染癥狀的患者[3]。
1.2.1 研究對象分組
以實施治療方案的不同,將94 例心房顫動患者分為藥物或電復律組、消融治療組、心室率控制組,其中(1)藥物或電復律組有38 例,住院治療過程中在心電監護下給予患者胺碘酮進行口服與伊布利特進行靜脈推注,單純或聯用電復律治療,成功使病情逆轉為竇性心律,出院前最后1 次心電圖監測結果為竇性心律。(2)消融治療組有27 例,住院治療過程中接受射頻消融治療,以使病情逆轉為竇性心律,出院前最后1 次心電圖監測結果為竇性心律。(3)心室率控制組有29 例,住院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地高辛、β 受體阻滯劑以及地爾硫卓等藥物進行心室率控制治療,治療后患者心室率保持在80-100 次/min 之間,出院前最后1 次心電圖監測結果為心房顫動。
1.2.2 調查量表的設計及病歷查閱
調查量表共包括有患者基本信息、住院期間治療方案、因房顫及并發癥再住院情況三大模塊內容,其中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有姓名、年齡、性別、房顫持續時間、EF(射血分數)、LA(左心房)大小、CHADS2/CHA2DS2-VASc 評分。以回顧性分析法對患者病歷資料進行查閱及資料搜集。
1.2.3 隨訪方法
于患者出院后第2-4 年內進行電話隨訪,主要隨訪涉及內容為是否再住院、再住院原因。
P值用SPSS 22.0 軟件計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計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計算,統計學差異評判標準為:P<0.05。單因素分析下P<0.05 為有效統計學意義,檢驗水準為a=0.05。
藥物或電復律組、消融治療組及心室率控制組患者之間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94 例心房顫動患者中共有31 例再住院,其中病情復發接受藥物或電復律治療有11 例、消融治療有7 例、TIA 發作有2 例、心力衰竭有2 例、心動過緩接受起搏治療有1 例、因心悸氣緊住院治療有8 例。
藥物或電復律組再住院率高于消融組及心室率控制組,P<0.05,見表2。
經單因素分析后發現,再住院影響因素有年齡、LA 大小、房顫持續時間及CHADS2/CHA2DS2-VASc 評分,其中CHADS2/CHA2DS2-VASc 評分≥2 分再住院率高于<2 分,房顫持續時間超過12 個月再住院率高于≤12 個月,見表3-4。

表1 基本資料情況[n(%)

表2 不同治療組再住院率比較

表3 平均年齡及LA 對再住院的影響

表4 CHA2DS2-VASs 評分及房顫持續時間對再住院的影響
EORP-AF Pilot 指出由心衰及心動過速而引起的心房顫動再住院十分普遍,ORBIT-AF 指出明顯的癥狀、心衰及高CHADS2 平更會導致房顫患者再住院,本次研究發現,31 例再住院患者的住院原因包括有病情復發接受藥物或電復律治療有、消融治療、TIA 發作、心力衰竭、心動過緩接受起搏治療、心悸氣促住院治療。現階段,臨床上多以抗凝及室率控制等方法來治療房顫,本研究中藥物或電復律組再住院率高于消融組及心室率控制組,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為:雖然聯合應用伊布利特及胺碘酮藥物后患者病情轉歸,但是,因難以保持竇性心律,致使患者需多次返院接受復律治療。本研究還得出,年齡、LA、房顫持續時間及CHADS2/CHA2DS2-VASc 評分也會影響心房顫動患者再住院率,原因為:房顫屬于退行性病癥,其會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加重其房顫病灶,以致于造成房顫癥狀的反復性發作;左心房擴大會造成患者左心房結構重塑及間質纖維化,促使房顫發動;較長的房顫持續時間將造成心房重構及心肌纖維化,提高發顫復發率;CHADS2屬于評估患者房顫栓塞風險的評分指標,評分值越高,心房損害程度越嚴重,房顫復發機率越高[4]。
總結:年齡較大、治療方法、LA 變大、房顫持續時間超過1 年及CHADS2/CHA2DS2-VASc 評分≥2 分均會影響心房顫動患者再住院率,應結合這些風險因素,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