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振廷,楊宇騰,馬維輝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吉林)
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見的兒童時期行為障礙性疾病之一。我國兒童患病率約為4.9% ~6. 6% ,男童患病率是女童的 3 倍,且近年患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1]。以注意渙散、多動-沖動,焦慮、脾氣暴躁或抑郁、甚至出現品行問題為主要特征。部分患兒成年后仍存在一定癥狀,嚴重影響學業、心身健康、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2]。目前多動癥的治療方法較多,行為矯正治療因其綠色、無副作用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但單純行為矯正治療往往有見效慢,易反復等缺點,所以臨床常聯用口服藥物治療,西藥治療的副作用令家長們望而卻步,所以目前中藥辨證施治受到廣泛認可。為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本文對我院就診的98 例多動癥兒童分別采用自擬中藥心悅湯聯合行為矯正治療,總結如下。
2018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98 例多動癥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9 例患兒,男30 例,女19 例;年齡6~11 歲,平均年齡9.5 歲;病程6 個月~2 年,平均病程11 個月。對照組49 例患兒,男28 例,女21 例;年齡7~11 歲,平均年齡9 歲;病程6 個月~2 年,平均病程13 個月。不同組別之間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因素間無明顯差異。本研究所有入選患兒及家屬均知情同意,且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均選用行為矯正治療1 個月。行為矯正方法采用心里支持和感覺統合訓練。心里支持采用與患兒和家長談心,分析患兒心理,共同確定解決辦法,指導家長和患兒如何進行溝通。消除或減少不良刺激,通過適時表揚、鼓勵等方法來實現患兒心態平穩。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做沙盤游戲、精細行為訓練等來訓練提高注意力,保持患兒手腦合一的能力。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自擬中藥心悅湯加減進行治療,基礎組方:鉤藤10g,煅牡蠣20g,煅龍骨20g,蟬蛻8g,石菖蒲5g,遠志5g,伸筋草10g,蓮子心5g,甘草5g;肝陰不足者加知母5g、麥冬5g;肝陽上亢者加決明子10g、夏枯草10g;心火旺盛者加梔子5g、黃連5g。氣滯血瘀這加丹皮5g。選用顆粒草藥。一次一袋,一日三次水沖服。兩組患兒均治療1個月。
治療1 個月后,比較兩組患兒多動癥治療的總有效率 ;根據Conners 兒童行為問卷來進行分析評價,分別從治療后的多動-沖動,焦慮、學習問題、品行問題,多動指數等情況進行判斷。
數據處理使用SPSS 17.0 軟件,在實施統計學分析過程中,計數資料總有效率采用(%)形式表示,數據的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形式表示,數據的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達到了97.96%,對照組的77.55% ,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 1。

表1 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總有效率對比[n(%]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沖動-多動、學習問題、焦慮、品行問題和多動指數等因子得分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意義(P<0. 05) ,見表2。
多動癥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行為問題,與兒童早期神經-精神、動作、心理發育異常有關,臨床癥狀表現為容易激動、沖動、分析,常坐立不安、攻擊性行為較大,部分多動癥兒童常合并心理障礙[3]。兒童多動癥的病因并不明確,有研究表明,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可能與ADHD 病理生理有關。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在前額葉和紋狀體等皮質中傳遞功能的失調導致了運動控制、工作記憶、抑制控制等執行控制功能的失調,而這些功能的失調使個體進一步出現了注意渙散、沖動多動等癥狀[4]。兒茶酚胺通路異常導致NA 及DA 更新率降低引起患兒腦功能輕度缺陷是ADHD 重要發生機制,而藥物是改變這一機制的最有效手段[5]。基于以上臨床研究,臨床上選用利他林、丙咪嗪等,直接興奮延腦呼吸中樞,調節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促使患兒精神集中,思路敏捷,舒緩精神壓力以治療兒童多動綜合征。但此類藥物長期使用會導致腎功能、肝功能異常,甚至頭暈頭痛及消化系統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等明顯,此外失眠、心動過速也比較常見。很多患兒及家長擔心西藥的副作用,所以,近年來對于多動癥患兒治療方法的研究越來越廣泛,行為矯正治療已經得到廣泛認可。通過及時的疏導心理,系統的行為訓練,能有效解決預防患兒的心理異常,性格障礙和注意力不集中及集中持續時間短等問題。減少無目的性動作,促進行為表現正常,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降低多動癥復發率,促進健康茁壯成長[6]。同時,即使改變不良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指導家長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教育習慣對于保持患兒的心理健康意義重大。家庭教育中,改變父母對孩子的單純粗暴教育方式,應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教育,形成良好的溝通交流[7]。為患兒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實現醫院-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醫療模式。同時提倡增加戶外運動,在愉悅身心的同時,促進其大腦的發育,提高情緒調節的能力。研究發現,運動可以很容易地融入兒童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不會與其他治療方案(如藥物治療、認知行為療法等)產生負面的交互作用;運動除了對兒童的認知功能有積極影響外,還可以改善兒童的情緒和社會功能[8]。這也是提高感統能力的方法之一。感統指腦對個體傳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關聯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且感覺信息主要通過視、聽、觸等不同感覺器官傳入,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9]。有針對性的長期的感覺統合訓練可以明顯提高患兒的專注度,延長注意維持時間。
中醫在兒童多動癥治療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針對兒童多動癥的病位歸經也有諸多認識。如認為是痰火內擾所致,歸經為心經、脾經、肝經、腎經。如患兒脾不勝濕,濕聚成飲,飲聚成痰,痰濁內生,蒙蔽清陽,擾亂神志。就可表現出神呆萌癡、丟三落四、不能自制等等癥。也有認為是心肝火旺腎虛所致,肝失疏泄,肝陽上亢,心火熾盛,灼傷陰精,腎精虧虛,神失所藏,故而發生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怒,沖動任性,脾氣急躁等癥[10]。顧國祥、韓新民等[11]經過對陰陽、多動癥理論等方面的觀察,提出本病核心病機為腎虛肝旺,其根本在腎虛,致病之樞在肝旺,提出“心—肝—腎—腦軸”病機假說,同時指出物質基礎是精血,認為補益精血、滋腎調肝是治療大法。
本次研究中,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應用自擬中藥心悅加減治療兒童多動癥。方中鉤藤平肝熄風,煅牡蠣、煅龍骨平肝潛陽,伸筋草、蟬蛻息風止痙,石菖蒲芳香解郁,遠志、蓮子心養心安神,甘草益氣、調和諸藥。使治療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有效改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單一行為矯正治療的方法相比,心悅湯聯合行為矯正治療兒童多動癥的總有效率提高;且多動-沖動,焦慮、學習問題、品行問題,多動指數得分低。綜上所述,心悅湯聯合行為矯正治療兒童多動癥可提高療效,具有進一步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表2 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 Conners 兒童行為問卷評定結果分析(±s,分)

表2 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 Conners 兒童行為問卷評定結果分析(±s,分)
項目 對照組 實驗組 t 值 P 值沖動-多動 1.85±0.76 0.92±0.48 3.74 <0.01學習問題 1.68±0.45 1.22±0.35 2.98 <0.01焦慮 0.76±0.22 0.54±0.18 2.45 <0.01品行問題 1.12±0.28 0.84±0.23 2.66 <0.01多動指數 1.76±0.68 1.02±0.47 3.12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