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雙瓊
(湖北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湖北 武漢 430010)
以往在開展普外科護理教學期間,傳統教學方式運用對于理想教學效果無法做出充分保證。在此種情形下,臨床路徑模式有效運用,其能夠通過護理專業知識以及綜合性醫療知識就教學內容加以有效規范以及完善,對于計劃性以及實踐性特點能夠充分凸顯,從而使實習教學效果顯著提升[1-2]。本次研究將針對普外科實習護生探析臨床路徑教學模式運用可行性,以實現普外科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將我院2018年04月~2020年01月62名普外科實習護生數字奇偶法分組;臨床路徑組(31名):女28例,男3例;年齡區間為21歲~24歲,平均為(23.25±0.15)歲;傳統組(31名):女27例,男4例;年齡區間為22歲~24歲,平均為(23.29±0.17)歲;納入標準:①表現出較高普外科實習依從性;②對于系列調查等均能夠積極配合;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教學實驗研究;②思想偏執;就兩組普外科實習護生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傳統組:采用傳統臨床教學模式完成護理帶教:通過對教學大綱了解,對應完成實習內容、時間、操作技能以及理論知識等制定;臨床路徑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完成護理帶教:于第1w,要求帶教老師帶領護生對醫院環境進行熟悉,對于護理患者、護理方式以及病情情況,確保實習護生能夠提前掌握,就其各項病情指標加以研究,以對患者了解充分性做出保證;于第2w,就基礎護理操作帶領護生進行充分熟悉,對于操作期間系列禁忌事項密切注意,就系列疾病突發事件預防進行認真叮囑;于第3w,積極展開護理服務工作,對于系列基礎護理操作確保實習護生充分了解,并且要求實習護生針對普外科患者合理展開對應性干預,期間帶教老師做好指導工作,主要體現為突發事件及時報告、各項生命指標實時監測等方面;于第4w,合理完成標本采集,對于系列業務知識進行充分熟悉;于第5w,對于相關法律知識以及系列文書寫作進行充分掌握;于第6w,對于搶救知識展開認真教學,并且就系列急救儀器等確保護生能夠充分了解;于第7w,就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討論,以對后續普外科護理帶教進行完善;于第8w,積極展開實習考核。
觀察對比兩組普外科實習護生的帶教過程評價結果(是否掌握相關知識比例、是否提高學習興趣比例、是否滿意帶教老師比例以及是否提高自身操作技能比例)以及實習考核結果。
完成實習教學后,通過制作問卷展開兩組普外科實習護生實習考核,越高分值對應普外科實習護生越優考核效果。
對于兩組普外科實習護生調查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2.0展開處理,計數資料(帶教過程評價結果)行x2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實習考核結果)行t檢驗,以 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路徑組普外科實習護生是否掌握相關知識比例、是否提高學習興趣比例、是否滿意帶教老師比例以及是否提高自身操作技能比例均高于傳統組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普外科實習護生帶教過程評價結果臨床對比 [n(%)]
臨床路徑組普外科實習護生操作技能評分(94.25±2.65)分、理論知識評分(93.25±2.52)分均高于傳統組(84.35±2.49)分、(82.49±2.39)分明顯(P<0.05)。
臨床針對普外科實習護生在進行護理帶教期間,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可實現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充分結合,對于普外科系列技能以及知識更快掌握可做出充分保證,臨床護理工作確保其能夠充分投入以及積極參與[3]對于系列準備工作能夠認真展開,使得實習護生多方面能力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臨床路徑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可實現普外科實習護生是否掌握相關知識比例、是否提高學習興趣比例、是否滿意帶教老師比例以及是否提高自身操作技能比例顯著提升,并且將其實習考核成績顯著提升,最終實現普外科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