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紅,陳燕燕,陳華
(上海市金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上海)
醫院感染關系到醫院質量及患者安全,發生醫院感染不僅影響醫院的聲譽,還給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和負擔[1]。精神科病房因其多采用封閉式管理方式,病區病床密度大,空間封閉,且患者受疾病影響,缺乏自知力,自理能力低下,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長時間住院,合并軀體疾病等,導致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下降,使各種醫院感染機會增加,其中不良的環境衛生是引起院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4]。本院作為精神專科醫院,于2019 年9 月根據國家出臺的衛生行業標準《WS/T 510 病區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引進“清潔單元”[5]新理念,即將鄰近某一患者的相關高頻接觸表面為一個清潔單元,在各病區推廣新型病房清潔模式。本文以2018 年9 月至2019 年3 月院內使用傳統病房清潔模式為對照組,以2019 年9 月至2020 年3 月院內使用新型病房清潔模式為試驗組,比較二組前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變化,探討使用新型病房清潔模式在降低精神科病房醫院感染發生風險中的效果及意義。
選取本院四個病區2019 年9 月至2020 年3 月院內使用新型病房清潔模式期間住院的精神障礙病人作為試驗對象,2018 年9 月至2019 年3 月期間院內使用傳統病房清潔模式的住院精神障礙病人作為觀察對象,比較2 組前后的院內感染發生率。
1.2.1 對照組
在觀察期間采用傳統病房清潔模式,主要是參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2012 版》要求,病房地面及物體表面每日采用500mg/L 有效氯濕式清潔消毒1-2 次;當病房內出現院感暴發或可疑院感暴發事件時,采用2000mg/L 有效氯濕式清潔消毒2 次;棉被、枕頭、毛毯、床墊等常規采用臭氧消毒器進行終末消毒;抹布、拖布使用后清水沖洗,再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 分鐘后洗凈晾干備用。
1.2.2 試驗組
在觀察期間采用新型病房清潔模式,具體措施如下:①根據國家出臺的衛生行業標準《WS/T 512 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采用微細纖維抹布及可拆卸式微細纖維扁平拖把代替既往棉抹布及固定式棉拖布,對清潔工具進行分區使用,并采用不同的顏色進行目視化管理。②對全體后勤人員進行消毒隔離處置能力培訓,規范操作流程,培訓后予以考核,院感科安排工作人員每月督查,保證措施落實到位。③加強手衛生管理,包括工作人員、病人及探視家屬的手衛生管理,提供充足的手衛生耗材,如洗手液、免洗速干手消毒劑、檫手紙(替代原干手機)、各種手套,定期督查手衛生落實情況。④將每個病床單元作為一個獨立統一的區域進行清潔,常規以500mg/L 有效氯抹布擦拭消毒,一床一用一更換,嚴禁二次浸泡,多床交叉混用;單間病室作為相對獨立的清潔單元,常規使用清水拖地,地巾一室一更換,嚴禁二次浸泡,交叉混用;遇院感暴發或可疑院感暴發事件時,根據病原體抗力選擇有效的消毒劑。⑤抹布和地巾使用后,以專用的熱力型清洗-消毒-烘干洗衣機處置,實現機械清洗-熱力消毒-機械干燥一次性完成。⑥對手接觸頻率高的物體表面如病房、活動室門把手、飲水機開關、患者水杯、活動室餐桌椅等,增加清潔消毒次數。建立高頻接觸物表消毒登記本,責任落實到人,院感科加強督查。
將相關數據錄入SPSS 22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試驗組(2019 年9 月至2020 年3 月)監測病例數2627,醫院感染例數27,院內感染率為1.03%。
觀察組(2018 年9 月至2019 年3 月)監測病例數2586,醫院感染例數58,院內感染率為2.24%。
采用卡方檢驗對試驗前后院內感染情況進行統計分析,P<0.05,如表1 所示。

表1 試驗前后精神科病房醫院感染發生情況
現階段,院內感染已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公共衛生問題,是對醫院醫療質量進行評估的一項主要指標。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一直是醫院感染控制界關注的焦點。雖然目前仍缺乏污染的環境表面必定會引起醫院相關性感染的流行和暴發的因果關系證據,但不斷積累的循證證據表明,醫院環境中臨近患者診療區域內的高頻接觸表面,在傳播醫院內病原菌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2019 年12月,主要從湖北省武漢市開始暴發最后蔓延至全國及多個境外國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疫情,亦證明在污染的環境表面檢測出相應的新型冠狀病毒。業內共識傳統的醫院環境衛生與保潔措施被認為是缺乏科學的,而現代的醫院環境衛生措施引入了醫院相關性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理念,并逐步形成其理論體系[6]。目前國內對現代新的清潔理念在臨床中應用的調查研究較少,作為精神科病房因其封閉式管理模式及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一直是院內感染的高發科室之一。故而通過本次研究,探討通過改進病房清潔模式對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發生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