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阿肯木江·艾爾肯,居來提·阿不都瓦衣提,買買提艾力·卡的,艾尼瓦爾·塔力甫*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2.新疆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皮膚病,其臨床特點是局部皮膚、黏膜出現白色斑片或毛發發白。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身體任何地方,男女都可發病。白癜風患者中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很少,但由于局部皮膚脫色,影響患者的外觀,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自殺等心理問題[1]。研究發現印度發病率最高8.8%,其次是墨西哥(2.6%-4%),然后是日本(1.68%)[2]。診治白癜風是臨床大夫面臨的主要問題,其治療上常以抑制白斑擴張,加快黑素細胞的合成為目的,但見效遲緩,治療效果不甚滿意[3]。阿提日拉力片,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機構制劑,批準文號為新藥制字M20041551,由驅蟲斑鳩菊、阿納其根、阿里紅、茴芹果、蕁麻草等五味藥材組成,具有調節異常粘液質,活血著色等功能,用于白癜風,皮膚白斑。學者們認為本制劑中的主要藥物,驅蟲斑鳩菊能可加快黑色素的合成,對本病有積極的治療作用[4]。但目前本制劑治療白癜風的臨床分期報道極少,而穩定期白癜風臨床上最常見、比較穩定臨床亞型,故選用穩定期白癜風患者為對象,設計本研究來提高該藥的針對性,給白癜風診療方法提供科學依據。
從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接受治療的穩定期白癜風患者372 例,隨機分為試驗組189 例,對照組183 例。診斷標準:參照2009 年發布的《白癜風治療共識》[5]。皮損為白色色素脫失斑,色素脫失部毛發變白;不出現自覺癥狀并可出現于身體的任何部位;常發病在小兒和青壯年;皮損緩慢擴張或不變。疾病分期:進展期:有新的皮損出現、原病灶擴大、邊界不清、可能發生同形反應。穩定期:白斑不擴大亦無新發、邊緣色素加深。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的穩定期白癜風患者;知情同意的患者;10 ≤年齡≤65 的患者。排除標準:皮疹恢復后遺留的色素脫失、貧血痣、白化病、無色素痣、日光性白斑等;各種結核病、腫瘤、艾滋病、梅毒、淋病等傳染病患者;心竭、肝腎功能不全者;在過去15 天內服過類固醇或在7 天內服過維甲酸類等藥物者或局部用過類固醇制劑者;妊娠期、哺乳期婦女;懷疑或確有濫用藥物病史者;過去1 個月內參加過其他臨床試驗的病人。剔除標準:病例選擇不符合納入標準而被誤納入者;使用違禁藥物且不使用試驗藥物的病人;在入組之后沒有任何數據者。終止標準:研究期間若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嚴重并發癥應及時終止;研究期間發現研究藥物療效太差甚至無效,繼續會延誤患者的有效治療時間者;課題承擔單位要求終止。
對照組用藥為白癜風蜜膏:10g,一日三次、口服。赤膚烏發訶子膏:10g,一日三次、口服。復方葡萄合劑:100mL,一日三次、口服。復方驅蟲斑鳩菊丸:5 粒,一日三次、口服。外用消白軟膏:外用,涂于白斑處2~3 次/日。試驗組用藥為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上加用阿提日拉力片:3 片,口服,一日 3次,系該藥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機構制劑,批準文號為新藥制字M20041551,由驅蟲斑鳩菊、阿納其根、阿里紅、茴芹果、蕁麻草等五味藥材組成,具有調節異常粘液質,活血著色等功能,用于白癜風,皮膚白斑。治療療程為35±5 天。
療效性觀測指標:白斑總面積、色素再生總面積。白癜風白斑面積評價標準:療效指數 N=(治療前白斑總面積-治療后白斑總面積)/ 治療前白斑總面積×100% ;痊愈:白斑全部消失;顯效:白斑部分消失或明顯縮小(N ≥50%);有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10%≤N<50%);無效:白斑無明顯減少或消退(N<10%)。白癜風色素再生面積評價標準:療效指數N=治療后色素再生總面積/治療前白斑總面積×100%;痊愈:白斑全部色素再生、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白斑有明顯色素再生(N ≥50%);有效:有色素再生(10%≤N<50%);無效:白斑無色素再生(N<10%)。白癜風總療效評價標準:白癜風總療效指數N=白癜風白斑面積療效指數+白癜風色素再生面積療效指數;痊愈:白斑全部消失、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白斑明顯的色素再生、白斑部分消退或明顯縮小(N ≥50%);有效:有色素再生、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10%≤N<50%);無效:白斑面積無明顯減少或消退、白斑處無色素再生(N<10%)。
通過對受試者和(或)監護人詢問,治療前后檢查等發現不良反應癥狀出現如:全身性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瀉、寒戰、盜汗。局部不良反應:瘙癢、疼痛、燒灼感、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滲出、潰瘍。同時對其安全性進行觀測指標有: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尿、大便常規檢查;肝功能(ALT,AST)、腎功能(BUN,Cr)等。
本研究所有數據用Epidata3.1 軟件錄入,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的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偏態分布資料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M(P25,P75)]表示,若滿足正態性和方差齊性,兩組之間比較采用完全隨機設計的t檢驗,若不滿足則采用完全隨機設計的秩和檢驗;計量資料治療前后差值服從正態性分布,則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設計的t檢驗,若不滿足則采用配對設計的秩和檢驗。計數資料兩組之間比較采用完全隨機設計的卡方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設計的卡方檢驗。等級資料兩組之間比較采用完全隨機設計的秩和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設計的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納入療效可評估集受試者中,試驗組和對照組納入患者189 例和183 例,其中男性分別為64 例和73 例,占36.8%;女性分別為125 例和110 例,占比63.2%。試驗組年齡最小2 歲,最大64 歲,平均年齡(26.28±13.71)歲,病程(3.60±4.99)年,局限性101 例、占53.4%,散發性72 例、占38.1%,、泛發型16 例,占8.45%。對照組年齡最小8 歲,最大65 歲,平均年齡(26.99±15.41)歲,病程(3.46±4.58)年,局限性85 例、占46.4%,散發性87 例、占47.5%,泛發型11 例,占6.1%。兩組基線資料中年齡、病程、性別、白癜風分型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1 兩組白斑總面積、色素點總面積治療前后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斑總面積,經非參數檢驗,治療后組間比較白斑總面積(Z=-0.871,P=0.38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組內比較示,試驗組總積分(Z=-11.387,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總積分(Z=-11.667,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色素點總面積,經非參數檢驗,治療后組間比較色素點總面積(Z=-0.632,P=0.52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組內比較示,試驗組總積分(Z=-9.021,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總積分(Z=-8.682,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圖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斑總面積、色素點總面積變化[M(P25,P75)]
2.2.2 兩組總療效比較
通過秩和檢驗比較兩組白斑面積和色素再生面積總療效指標后,結果顯示兩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療效高于對照組,見表2、圖2。

表2 兩組患者總療效比較n(%)
兩組治療前組間比較所有實驗室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所有實驗室指標,差異仍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前后AST 進行比較示(Z=2.291,P=0.0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指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BUN 進行比較示(Z=-3.363,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指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圖1 試驗組和對照組白斑總面積、色素點總面積治療前后變化情況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安全性指標比較[M(P25,P75)]

圖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白癜風作為一種難治性皮膚病,其發病與細胞因子密切相關。炎性細胞因子( 白細胞介素IL-6、IL-8、干擾素IFN-γ、僅腫瘤壞死因子TNF-α 等)均能通過不同機制損害黑素細胞[6],從而影響生成黑素的底物不足及抗氧化功能不全,損害黑素細胞。
目前治療白癜風的方法較多,包括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7]、中醫中藥[8]、免疫調節劑、光療(PUVA,寬波及窄波 UVB 療法)[9]、自體表皮移植等。驅蟲斑鳩菊Vernonh anthelmintica (L.)Willd 為菊科(Compositae)斑鳩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維吾爾醫學中治療白癜風的主要藥物,有舒經活絡、活血化瘀之功效,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機體對自身黑素細胞的免疫應答,從而減少自身黑素細胞的破壞。可促進酪氨酸酶的合成和降低其分解,促進酪氨酸的氧化及黑素的形成,也有驅蟲、消腫、散寒、止痛的功效[10]。研究認為驅蟲斑鳩菊能提高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度,加快黑色素的合成,對本病有積極的治療作用[11]。
本研究使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機構制劑阿提日拉力片治療穩定期白癜風患者,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斑總面積組內比較示,兩組白斑面積對比治療前顯著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色素點總面積組內比較示,兩組治療前后色素點面積顯著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兩種方法均能有效治愈穩定期白癜風患者。但比較兩組白斑面積和色素再生面積總療效指標后,結果顯示兩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用阿提日拉力片后,治療效果更佳。這與先前張大雷等[12]將驅蟲斑鳩菊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治療頭頸部白癜風的研究結果一致;吳波等[13]采用308 nm 準分子光聯合驅蟲斑鳩菊注射液治療白癜風,結果也顯示聯合使用驅蟲斑鳩菊注射液方法的有效率高,且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證實聯合用藥對穩定期白癜風治療效果更明顯。
試驗組治療前后AST 值有升高,對照組治療前后BUN 有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值仍在正常范圍之內,試驗組加用阿提日拉力片后肝臟代謝加快,利于新陳代謝,且通過觀察兩組患者并未出現其他不適癥狀,可以認為兩種方法治療穩定期白癜風較為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聯合使用阿提日拉力片對治療穩定期白癜風,結果顯示優于傳統治療方案,且無嚴重不良反應,患者易于耐受,值得臨床推廣。但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試驗納入樣本量較少,需要更大樣本量及多中心的研究;還需進一步討論藥物機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