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明敏,須亭玉,孟祥柱,金妮納
(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推進,護理與醫療質量和醫院是否能穩定、快速發展關系密切。在術前,護理人員不僅要做好手術各項配合工作,更加要做好患者的術前宣教工作,來消除他們對手術的恐懼與疑慮,幫助他們更好地配合手術[1]。有研究表明,患者術前的心理護理,尤其是術前系統科學的宣教,可明顯減少患者恐懼、焦慮情緒[2]。而強烈的應激反應可導致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的紊亂,加大手術風險,影響術后恢復[3]。具文獻報道在圍術期對手術病人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病人應激反應[4]。手術病人術前參觀手術室環境,可減輕術前焦慮感,穩定病人心率和血壓,增加手術配合程度[5-6]。此前術前口頭宣教結合視頻宣教的模式給予患者的體驗較為客觀,人機交互體驗較差,而虛擬現實技術是由計算機產生一個集視、聽、嗅、觸、力、運動覺等感覺于一體的沉浸交互式虛擬環境,操作者借助必要的交互、傳感與跟蹤、顯示設備以人類自然的方式從任何角度與虛擬三維環境中的物體進行交互,產生身臨該虛擬環境的感受與體驗。該虛擬環境可以是對某一現實領域的模擬,也可以是對某一構想世界的仿真[7],可以在不參觀手術室的同時解決了患者對手術室環境的應激反應,改善患者術前緊張、焦慮情緒,同時提升了人機交互的體驗,引起了患者極大的興趣,提高了術前知識掌握率,患者更好的配合從而提高了手術效率。現報道如下。
選取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2017 年2 月至2018 年5 月行擇期椎管內麻醉手術患者258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129 例,男65 例,女64 例,年齡33-78 歲,平均(56.28±5.87)歲。實驗組129 例,男68 例,女61 例,年齡42-72 歲,平均(53.14±5.2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自愿參加本研究;②首次進行擇期手術;③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無視聽功能障礙;④采用椎管內麻醉;⑤兩組患者由同一護士進行術前宣教,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口述結合視頻的宣教模式于術前一天對患者進行術前宣教,口頭告知患者包括術前禁食禁水,去除飾品,了解既往史等。隨后播放視頻將科室的基本情況、進入手術室后如何配合護士進行靜脈注射和配合麻醉醫生師進行麻醉等。使患者對手術前的配合有所了解。觀看完成后對于患者與手術相關的其他問題予以解答。
1.2.2 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口述結合虛擬現實視頻(VR)的宣教模式,在口頭告知患者常規術前注意事項,了解患者既往史如過敏史,手術史,慢性病史等后。協助患者佩戴使用VR 設備,播放預先拍攝的VR 視頻,視頻內容包括:手術室環境、護士靜脈注射的配合及配合麻醉醫生進行麻醉的體位的擺放、術后配合麻醉醫生拔出硬膜外置管及術后常見的不適癥狀。觀看完成后對于患者與手術相關的其他問題予以解答。
患者進入手術前使用自制術前知識調查問卷表來對患者術前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分,得分與掌握程度成正比。進入手術室后使用SAS(Sef-rating AnxietyScale)焦慮自評量表[8],此表及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抑郁自評量表工具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評估。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 進行文中數據統計分析,計量
2.1 兩組患者SAS、SDS 自評量表得分見表1。
2.2 兩組患者入室后焦慮程度的比較見表2。
2.3 兩組患者入室后抑郁程度的比較見表3。
2.4 自制術前知識調查問卷表得分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詳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SAS、SDS 自評量表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SAS、SDS 自評量表比較(±s)
組別 例數 SAS 評分 SDS 評分實驗組 129 57.58±6.03 59.89±6.01對照組 129 60.15±7.27 61.68±6.82 t 值 -3.086 -2.216 P<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焦慮程度的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抑郁程度的比較(例)
表4 兩組患者術前知識調查問卷表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術前知識調查問卷表比較(±s)
組別 例數 術前知識調查問卷得分實驗組 129 88.455.68對照組 129 79.257.00 t 值 11.60 P<0.05
術前宣教作為手術室優質護理的重要部分,因此為患者提供更優化更全面的術前宣教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術前宣教的方式多為口述結合視頻的模式,內容枯燥,患者對于知識的吸納程度低,難以引起患者的興趣,同時對于患者而言手術室環境也會極大增加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9],普通二維視頻無法給患者身臨其境的帶入感,有學者通過帶領病人參觀手術室環境降低病人的應激反應,但手術室是無菌環境限制相當嚴格,因此在臨床上未被推廣[10]。
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依賴病人的主動配合[11],口述結合虛擬現實視頻(VR)的宣教模式,引起了患者濃厚的興趣,使患者主動配合宣教,患者對于術前知識的掌握程度得到顯著提高,術中配合程度好,同時因其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又極大的解決了患者進入手術室對手術室環境的應激反應。通過虛擬現實視頻(VR)的宣教模式能實現患者知識-態度-行為的改變,顯著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促進了醫患關系健康發展,提高了護理滿意度[12]。
對比口述結合視頻的宣教模式,口述結合虛擬現實視頻(VR)的宣教模式能更好的減輕患者對于手術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積極性,使患者能主動學習術前知識,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較高,術中能更好的配合護士及麻醉師完成術前準備工作,提高了手術效率,同時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健康發展。但虛擬現實技術的仍在不斷提高還有繼續發展的可能性在今后還需不斷跟進完善,同時視頻的內容還有待統一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