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浩 李文迪 郭莉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開展,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企業外宣翻譯工作作為企業溝通世界的橋梁重要性日趨顯著。本文旨在通過總結分析當前大學生對相關工作的認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結合大學生翻譯能力培養現狀,對標企業外宣翻譯工作中的相關標準,提出可行的策略與方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翻譯能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企業外宣;外宣翻譯;大學生;翻譯能力培養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同相關共建國家的貿易總額迅速突破6萬億美元,投資額已突破800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已進入實施階段并以較快的速度繼續發展,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顯著加快。企業外宣翻譯工作作為溝通企業與世界的橋梁,重要性與日俱增,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增長迅速。但是,當前國內企業外宣翻譯工作面臨著企業的人才需求和相關人員提升工作能力的需求難以滿足的問題。
本文將通過分析國內企業外宣翻譯工作和研究的現狀、大學生對該工作的認識、大學生實際翻譯工作能力以及培養大學生翻譯能力上的不足,結合已有的理論經驗,提出提高大學生企業外宣翻譯能力的可行策略。
一、國內外宣翻譯工作及研究現狀
國內現有的研究認為,企業外宣翻譯是翻譯的一個分支,需要契合翻譯“信、達、雅”的基本準則。同時,外宣材料還有信息量大、時效性和實用性強,信息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切合受眾的需要的特點。因此,外宣翻譯是翻譯的一種特殊形式, 在遵循翻譯的共性原則前提下, 不同于一般的翻譯, 它有明顯的自身特征。國內外宣翻譯研究發起人之一的黃友義將其特征概括為著名的外宣翻譯“三貼近”原則,即: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
外宣翻譯人才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過硬的政治素質、扎實的語言功底、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敏感的中西方文化意識。這些素質很難在不經系統培訓的情況下自然獲得,因此高校將成為培養此類人才的主陣地,大學生將成為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中堅力量。想要切實、長遠地提高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質量,就必須加強對高校學生外宣翻譯能力的培養。
當前中國企業外宣翻譯工作主要面臨著兩方面的難題。一方面,企業對合格的人才需求旺盛,但合格的人才數量遠不能滿足所求,導致部分企業外宣翻譯產品粗制濫造,阻礙了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另一方面,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感興趣的大學生得不到針對該工作的系統培訓,造成了人才供給不足的局面,掣肘了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發展。
綜上,針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探索可行的培養策略提升大學生的翻譯能力十分必要。
二、大學生企業外宣翻譯能力現狀及其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認識
(一)大學生企業外宣翻譯工作能力現狀
企業簡介翻譯是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重要環節。企業簡介通常包含企業的基本情況、發展理念和企業文化等關鍵信息,往往是外方認識和了解企業的第一步。簡介的翻譯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譯者的翻譯能力。
通過選取跨國公司的企業簡介,由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進行翻譯并加以分析發現,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在翻譯能力上的優勢在于語言功底相對扎實、接受過系統的翻譯訓練并有能力運用翻譯技巧讓譯文更通暢,其劣勢則主要是跨文化意識不強、對中外文化的理解不深、對行業術語缺乏了解以及翻譯技巧運用不夠靈活;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優勢在于除了一定的翻譯能力外,他們還具備較深厚的本專業知識儲備,尤其是來自與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相關性較高的專業學生,對企業外宣工作的理解較深,具有英語專業學生不具備的知識優勢。其劣勢主要是語言功底不夠扎實、翻譯技巧不夠豐富、跨文化意識較弱以及對中外文化背景了解不深。
總的來說,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和非英語專業學生中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有能力做一些簡單的企業外宣翻譯工作。但不經系統培訓,仍難以勝任翻譯較為復雜、重要的企業外宣翻譯文本工作。大學生在企業外宣翻譯能力上的共性短板主要是跨文化意識不強、對文化背景的理解不深和翻譯技巧運用不靈活三個方面。
(二)大學生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認識
要做好企業外宣翻譯工作,譯者除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外,還必須對這一工作的性質和地位有明確的認識,并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李淑琴認為造成當前企業外宣翻譯文本質量低下的原因不只是譯者能力不足,更直接的原因是各方責任意識缺失;要改變現狀必須加強相關各方的責任意識。(李淑琴,2012)因此,在針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培養人才時,責任意識的培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通過調查,在校大學生中大部分人能夠認識到外宣翻譯工作的本質是企業對外交流的喉舌,能夠意識到外宣翻譯工作對于外向型企業十分重要。但問及從事這一工作需要什么能力時,很多人只考慮到翻譯能力或專業知識,很少有人能夠全面認識做好企業外宣翻譯工作需要的能力。當問及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品質時,大多數人能想到誠實、嚴謹等基本品質。深入到從事企業外宣翻譯工作需要擔負的責任時,大多數人能認識到這項工作要對企業、社會和國家等多方負責,但鮮有人能具體回答這一工作需要負什么樣的責和怎樣負責。
綜合來看,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多數在校大學生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了解,但是不經專門培訓,還是不能做到認識全面深刻。
三、培養大學生翻譯能力的途徑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大學生翻譯能力的途徑和主要方法
高校主要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并組織實踐來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英語專業的相關課程主要包括筆譯、口譯、跨文化導論、英語國家社會與概況、英美文學等。非英語專業的相關課程則主要包括大學英語、專業英語以及涉及跨文化、國外文化知識和翻譯的選修課。
線上線下的教培機構是大學生主動提升翻譯能力的重要途徑,其相關課程包括針對各級各類考試開設的翻譯課程以及少量的有關國外文化知識的課程;企業往往也會針對自己的業務范圍對本企業內從事翻譯工作的大學生進行翻譯業務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目標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培訓;此外,很多大學生也通過自學相關教材和課程,培養自己的翻譯能力。
(二)培養大學生翻譯能力過程存在的問題
高校英語專業在培養學生翻譯能力上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對翻譯和涉及翻譯能力培養的其他課程不夠重視,課程數量少、學時短、任務重、進度緊張但收效甚微;翻譯訓練材料落后,往往重文學材料輕非文學材料,而非文學材料里又重政治題材輕專業題材;很多翻譯教師沒有做過翻譯實踐,而且研究方向是文學或語言學,對翻譯了解不深。(易桐櫟,2019)非英語專業培養學生翻譯能力的問題主要在于英語教學應試性強,翻譯得不到重視;除了相關性強的專業,其他專業不針對個性化的需求開設相關選修課程,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但所教不深;各學院間合作不夠密切,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教學不深入且沒有針對性。
各類社會教育機構出于盈利目的,往往只開設應對各種考試的翻譯課程。跨文化等其他課程由于受眾范圍小,雖然有機構開設,但大多只是在語言課程中有所涉及,不能滿足專業化的需求;企業的培訓時間較短且范圍十分有限,往往只針對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識進行培訓,而且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老師就是資歷較老的員工,授課僅憑經驗,所教的知識并不一定正確;大學生通過自學來培養或補充提升自己的翻譯能力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所需知識龐雜,難以確定科學的自學方案,難以成體系獲得知識,難免所學不全不精。
四、針對當前大學生翻譯能力的現狀和翻譯教學的現狀提出的策略
(一)高校應改革翻譯教學體系
首先,高校應當加強對翻譯教學的重視,增加翻譯課程數量和學時;其次,應加強對跨文化、英語國家概況等翻譯能力相關課程的重視,適度延長學時。再次,翻譯教學要注重訓練材料的更新,選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材料,或與企業合作,選用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一手材料對學生進行訓練;最后,應注重加強翻譯教學的師資建設,盡量使用有過翻譯實踐經歷或專門研究翻譯的教師進行翻譯教學,加強對翻譯教師專業能力的培訓。此外,高校各學院還需加強學院間的合作,對除英語專業外的其他專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更深層次的翻譯教學,并開設跨文化等相關課程。
(二)社會教育機構可以針對特定人群開設小而精的培訓課程
線上線下的社會教育培訓機構可以在確保盈利的情況下特定人群,如有企業外宣翻譯學習需求的人,整合機構內各類課程,設計小規模的精品課程體系;社會教育機構還可以積極促成和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利用優質的資源和成熟的網絡平臺為高校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幫助高校延長翻譯能力培養課程的學時;同時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為企業相關工作的培訓提供優質課程和師資。
(三)企業培訓應更注重加深從業人員對工作的認識以及培養其職業道德和責任感
企業應加強與高校和社會教育機構的合作,把涉及專業能力的培訓交給高校和教育機構完成。企業的培訓應當更注重職業道德和良好品質的培養;注重增強從業人員的責任感,使從業人員明白自己對誰負責、負什么責以及怎樣負責;注重深化從業人員對工作的認識了解。
(四)出版針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自學教材體系并錄制相關網絡課程
自學是從事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人才提升專業能力和加深認識的重要途徑和補充手段,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組織知名企業和外語、傳播以及經貿類的龍頭高校針對企業外宣翻譯工作專門編寫一套或多套成體系的自學教材并錄制相應的網絡課程,供有需要的大學生自學和補充學習,加深認識,提高專業素養,培養職業道德。
五、結語
在“一帶一路”蓬勃發展的今天,企業在國家對外交往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而作為企業對外交流的喉舌,企業外宣翻譯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運用正確的策略培養合格的新時代企業外宣翻譯人才有利于推動企業外宣翻譯工作標準化、專業化,為企業走向全球、為國家擴大開放、為世界聽到更多中國聲音、了解更多中國故事,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馮璐.“一帶一路”倡議視野下外宣翻譯策略研究——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8:60-62.
[2] 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6(6):27.
[3] 張靜雯.高等教育中外宣翻譯人才的素質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8):168-170.
[4] 李淑琴.輪企業外宣翻譯工作中的責任意識[J].東方企業文化,2012:32-33.
[5] 易桐櫟.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2):61-64.
基金項目:2019年山西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生翻譯能力培養與企業外宣翻譯工作需求對接的策略研究(2019957)。
作者簡介:張澤浩(1997- ),男,山西大同人,太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