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青
摘要:廣彩即廣州織金彩瓷,其作為我國整個彩瓷史的重要組成內容,本身所擁有的獨特藝術形態和極具時代特色的發展路徑十分突出,這也使得廣彩明顯有別于我國傳統景德鎮彩繪瓷器的特質,經時間洗禮反而形成了全新的文化風貌;加之廣彩瓷器所具有的色彩明艷、構圖精致、紋飾多元等代表性特點,在豐富陶瓷文化同時也為我國陶瓷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技術革新提供了有利參考依據。接下來本文將對廣彩的藝術形態特征及發展路徑進行一定分析,并結合實際對其做相應整理和總結。
關鍵詞:廣彩;藝術形態特征;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016-02
一、引言
廣彩最早誕生于清朝中期,這一時期中國與西方國家貿易己形成規模,廣彩便是這一時期中西貿易的產物。發展至今廣彩也已經成為“象征”清朝康乾階段貿易發達的佐證之一。其在當時以完全不同于傳統陶瓷藝術風格的形態出現,式樣多元、技藝奇巧的特點有效迎合了西方審美,因此廣彩的誕生也有明顯以裝飾藝術為出發點來促進中西雙方商貿的動機,所以自其誕生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廣彩在海外“盛名頗高”,但在中國卻鮮少有人問津。
二、廣彩的藝術形態特征分析
(一)廣彩瓷器的構圖藝術形態
廣彩的藝術形態特征是多方位的,其與中國以景德鎮為標志的傳統彩繪瓷器差異性體現在構圖、用色、裝飾紋理等方方而而上。自最初廣彩瓷器誕生時,絕大多數廣彩在構圖藝術表現上都是呈覆蓋、滿地式的形態特征來體現,即器身所畫視圖大小規模不一、紋飾散密均勻,構圖內容也是恣意靈活的直接在瓷器表而做相應繪畫,成器直觀會多給人一種繁榮、密集的雍貴氣象和祥瑞感。
廣彩瓷在開光以及邊飾方而也有著較為別致的藝術形態特征,其中開光主要取自于“唐代時期歷代帝王圖服飾錦地畫法”的一種技法,配合開邊即對畫而做‘品”字型分構樣式,確保構圖內容主旨可以在瓷器“中心”位置完美呈現。因此從賞析角度出發來看,廣彩瓷器的構圖藝術特征極具層次感,且畫而細節之間交互襯托性十分突出,觀者初看會感受到極為豐富鮮明的形式美①。
與此同時廣彩瓷器也有少數在構圖上會采取不對稱技法。這與中國傳統的對稱審美幾乎背道而馳,但這種構圖之所以會出現,本身便與廣彩誕生于中西方貿易一樣,這也是廣彩匯集中西方文化后的重要表現。17-18世紀巴洛克藝術在歐洲的廣泛流行,使得不對稱、反對稱原則風靡一時,而廣彩構圖也受其影響利用不對稱技法來寓意反抗、突破精神,即沖破『R制度審美,創造新時代藝術的文化內涵。而廣彩瓷器也正是在這種多形態藝術構圖狀態下快速“生長”,使廣彩整體藝術形態特征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
(二)廣彩瓷器的用色藝術特征
廣彩瓷器的用色同樣作為其藝術形態特征的重要組成內容,其在初期所受到的西方古典畫派影響極為明顯。比如在實際設色階段,廣彩多以復色為主,對比傳統彩繪瓷器以純色為主的特點,復色本身在表現力度和層次豐富度上便極為突出,而這種用色層次之間的交互搭配,恰恰更能表現出成畫中獨特的含蓄之美。以麻色作為主色進行繪制時,因麻色本身主觀性較強,反而不必按固有的技法作業,可完全依照物體本身色進行增效表現,這也使得廣彩在用色和最終繪畫內容的自由性上更加出彩;即使有廣彩瓷器效防中國青花或者粉彩做瓶身描繪,最終成器的效果也大有不同。從現實角度出發快來看18世紀廣彩瓷器在西方市場是十分暢銷的,而廣彩瓷器從流入西方到暢銷西方市場,也只是經歷了很短的一段時間,除過當時成型的中貿航路外,便主要得益于其用色(以麻色為主),符合當時主流的西方文化觀和欣賞觀。
由此可見廣彩瓷器的用色藝術特征,本身便是為了迎合西方市場,其不拘泥于傳統審美格局的特質也為其后續發展中形成多變藝術風格而埋下伏筆。比如在19世紀時廣彩瓷器正式流入北美市場后,這一時期廣彩瓷器用色又發生了幾乎可以說是顛覆性的變化。18世紀以麻色為主的用色技法,完全被鮮艷濃烈的大紅、大金等色彩代替,而這與美國人熱情奔放、兼愛自由的民族文化風格有著直接關系。再到后來民國時期我國嶺南畫派的正式介入廣彩瓷器領域后,將廣彩用色進行了更加系統且具有地域性的藝術改造,直至今天一提到廣彩瓷器,很多人都會對其色調印象深刻,因此廣彩的用色藝術形態特征,便是以給人熱情、艷麗、積極、明亮的感覺來體現,而這些用色背后所代表的文化與價值即可看作是不同時代的精神烙印。
(三)廣彩瓷器的裝飾紋樣理念
廣彩的裝飾紋樣理念同樣作為其藝術形態特征的一部分,結合實際來看其本身自誕生伊始便是作為外銷西方的裝飾品身份出現,但西方同樣不同階層在審美的差異性和需求性上也較為多元,因此廣彩瓷器的裝飾紋樣也呈現出極為繁復且多元的藝術形態特征。尤其在18世紀“式多奇巧,歲無定樣”基本已經成為廣彩的“代名詞。”所以這也可以看出為迎合西方審美,廣彩瓷器裝飾紋樣內容、類型、風格也是千變萬化的。而除過上文所提到邊飾紋樣,主題紋樣亦作為廣彩瓷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風格類型在當時18世紀廣彩瓷器中便已經極為多元;比如常見的人物紋、船舶紋、花卉紋、徽章紋等,藝術特征都極為明顯②。其中人物紋作為廣彩瓷器自誕生起截至今天,一直都是其最為主流的裝飾題材,實際形式往往多以宗教神話、世俗生活、戲劇小說等人物來體現。而船舶紋作為廣彩瓷器中的少數派,其多是在器身畫制船的圖紋,以銘刻不遠萬里進入中國海域的西方人員艦隊等,相比起裝飾藝術而言這一類主題裝飾紋樣廣彩更具收藏和紀念意義。花卉紋主題是廣彩最為常見的一種紋樣,多以名花(牡丹、荷花、梅花等)為主,這類主題裝飾紋樣即而向中國受眾,寓意吉祥。徽章紋廣彩也稱作廣彩紋章瓷器,這主要是與早期中西商貿蜜月期,西方國家在中國專門定制的徽章紋瓷,多是代表西方皇室成員、神職者、貴族、軍隊等這一階層的地位權力象征。由此可見廣彩瓷器的裝飾紋樣理念所表達出的藝術形態特征,進一步說明廣彩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證明,且廣彩本身博采眾長卻又不失本質風韻,對于廣大想要研究了解以往中西貿易背景下各地區文化、經濟、生活、審美的學者和大眾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