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笑潔
摘要:本研究以兒童類繪本的色彩應用作為研究對象,調研市場上繪本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色彩對兒童類繪本中的整體的藝術格調形成重大影響,使兒童對繪本產生情感共鳴和聯覺。了解遴選色彩并對色彩加以合理的運用,深入分析色彩元素在兒童類繪本中的合理使用,并研究其與兒童心理的關聯與歸因。
關鍵詞:兒童類繪本;色彩;兒童心理;繪本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020)06-0035-01
色彩對兒童類繪本整體藝術格調形成重大影響,兒童類繪本也從色彩中營造出豐富的藝術氛圍,將兒童閱讀所見到色彩轉化為兒童對繪本的情感共鳴和聯覺。如何遴選色彩并加以合理的運用,將決定兒童類繪本最終能否對兒童有足夠的吸引力。
兒童類繪本搭配運用合理的色彩元素所帶來的互動性和情感共鳴是非常重要的,兒童類繪本中色彩應用研究對我們的設計理念以及實踐有深遠的影響。通過對兒童類繪本中色彩運用的研究和分析,達到完善研究出實際的策略和色彩元素運用方法。用新的創意思想,研究兒童類繪本色彩應該所具有特性。
一、兒童類繪本的概念及與其他類型讀物的區別
繪本在英文中的意思是Picture Book(圖畫書)。繪本基于圖片,結合少量文本,圖片與圖片之間的邏輯關系具有敘事故事。圖片獨立存在于繪本中,比文本更重要。繪本首先出現在歐洲國家,后來傳播到日韓和中國的臺灣地區。
繪本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兒童類繪本,二是成人繪本。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兒童類繪本。3到7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與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兒童對于周圍的事物處于探索和理解的初始階段。兒童類繪本無論圖片、文字、字體、色彩等,都必須以兒童為中心,設計師必須考慮孩子在閱讀兒童類繪本時接受和理解的能力。兒童類繪本在中國圖書市場上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圖書,雖然它出現的時間相對較短,但兒童圖書市場的份額令人印象深刻。
二、國內兒童類繪本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我國有超過三億的少年兒童,引導他們開始接觸書籍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嚴峻且深遠的任務。優秀的繪本作品可以極大地滿足兒童的精神世界,引導他們的思想和認知,培養兒童形成積極的人生觀。
如今兒童圖書設計的出版和讀者的吸引力仍然存在著發展方向和缺乏價值體系的模糊性。就色彩而言存在如下問題:首先打印質量下降、色彩變薄、飽和度不高、色調不清晰,因此沒有視覺強度;其次,色彩關系與繪本內容并不密切相關;第三個是色彩之間色塊的對比,它不構成對比和協調的關系,或者是只表現了尷尬的關系。色彩可以激發孩子最初認知學習的欲望,合理混合色彩為孩子提供視覺上令人愉悅的體驗,還可以指導他們追求美好事物并塑造他們的良好品格,它對改善其感知和思維產生了重大影響,需要重視起來。
三、色彩在兒童類繪本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在兒童類繪本設計中,色彩非常重要。明亮的色彩會讓閱讀對象感覺到心情十分的放松,而較為暗沉的顏色會讓人感覺有憂郁的心情。研究表明,明亮的暖色調,冷色調和深色都比前者更像兒童的最愛。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閱讀需求和情感需求,我們通常選擇明亮和暖色作為主色。
由于兒童的性格愛好,年齡階段,性別差異和地域差異,兒童們對于顏色的偏好和感知也不同。兒童的視覺發展對繪本的設計有影響,但我們不能簡單得出結論:繪本設計就應使用鮮艷的色彩。色彩是兒童和兒童之間交流的重要工具,也與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密切相關。色彩是情感的語言,只要它與故事內容相匹配并充分表達氣氛,兒童就可以接受它。兒童這個階段的顏色不需要太復雜,它可以滿足孩子的情緒心理,而更“單一”的顏色更符合兒童的閱讀接受。
有鑒于此,繪本的編寫者在編寫繪本的過程之中,注重對此種現象的精準把握,以便實現對繪本內容主題的有效拱托和凸顯。色彩共感作用能夠實現對繪本內容主旨的精確傳達,尤其對于以讀圖的方式獲得知識的學齡前兒童而言,更需要繪本編寫者科學地把握這一作用。
通過對兒童類繪本中色彩應用這一主題的實際研究,我們初步了解了兒童類繪本設計中的色彩元素的表現,好的兒童類繪本設計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偏好,好的兒童類繪本可以很容易閱讀。圖片的色彩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接受特點,不需要任何復雜的配色方案,但必須在兒童需要的簡單應用范圍內,將自然和美麗的感覺融入到繪本的設計中。
參考文獻:
[1]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2](日)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M].季穎(譯).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
[3]黃海澄.美學原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王受之.美國插畫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5]廖宏歡,淺析兒童類繪奉圖書現狀[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