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翔宇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藝術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藝術觀念與藝術語言也在不斷的變化,不同藝術門類之間淡化了界線,在一些方面相互融合。中國畫發展至今,工筆畫身為其中重要的一枝,也應隨藝術的發展挖掘更多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即是藝術創新。藝術創新多種多樣,可以從技法、題材、表現手法以及材料等方面來進行。本文主要探討綜合材料在當代工筆畫中的應用。
關鍵詞:工筆畫;綜合材料;當代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039-01
一、綜合材料繪畫概述
隨著藝術的發展,在二十世紀80年代初期,西方文化與西方藝術進入了中國,中國本土藝術受其影響與其碰撞,突破了傳統觀念,將一些西方的藝術思想和理念結合進中國畫中。包括對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在繪畫創作上表現出不同的屬性和效果。出現了不同的中國畫繪畫形式。
綜合材料繪畫是一種運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媒介,結合不同繪畫種類,模糊了不同畫種界線的藝術形式。比如在畫而上運用金屬、玻璃、箔、拼貼等材料然后進行創作,也可以與一些裝置藝術相結合。藝術家以材料為突破口,既表達了自我的情感和藝術觀念,又打破了傳統中國畫的繪畫模式,具有很強的當代性。而這種當代性無論從媒介、技法、還是藝術觀念上都是還是圍繞著傳統繪畫變革而來的,沒有固定的模式和體系,他是藝術家觀念的一種載體,蘊含著豐富的藝術理念。這是藝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一種進步,是“筆墨當隨時代”的證明。
二、綜合材料在當代工筆畫中的應用
綜合材料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在當代工筆畫中的運用非常的廣泛,在探索創作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應用方法。下而大致從繪畫的顏料和工具的拓展來分析。
傳統的中國畫顏料一般是植物色顏料和礦物質顏料。而現在顏料的使用不再單一,金屬材料和人造化學顏料也使用廣泛,例如金、銀、銅、鉛等。隨著中國畫的發展,特別是元代以后文人畫的興起并逐漸占據主要位置,這種色彩與材質很難入文人法眼,其使用主要應用于古代壁畫之中。近代以來,箔在工筆畫創作中卻有著大量的使用,這種材料的質感特別的符合當代審美需求,在畫而中能營造出豐富的肌理,起到很強的裝飾效果。這種藝術語言通過正確的運用能與畫而中的色彩和線條等其他語言相互和諧,使當代工筆更能增強表現性。
在工具方而來說,當代工筆畫的繪畫工具不只局限于毛筆,拓印肌理這種手法也經常應用其中。拓印大概分為玻璃板拓印、水拓印、實物拓印等,這種方法往往在畫而中表現出出其不意的效果,這些拓印的肌理是筆墨繪畫所做不到的。比如當代工筆畫家何家英的作品《秋韻》,畫中人物的褲子和背景中石頭的質感都是通過拓印實物的肌理來表現的,豐富了畫而的內容,提升了畫而的視覺沖擊力,而傳統的方法卻很難表現出這么強的質感。隨著藝術的發展和當代藝術的影響,以及藝術家的不斷創新和嘗試,逐漸發現可以拓印的材料和方法越來越多,這種語言打破了傳統筆墨的繪畫程式,豐富了畫而的效果,為當代工筆畫創作注入了活力和方向,使藝術形式有著多樣的表達。
綜合材料的使用還有很多,有的人將丙烯或者水彩融進中國畫顏料之中,使用不同的顏料相互融合,相互彌補達到更強的視覺效果。而有些輔助劑也能對畫而產生變化,例如在墨里加入鹽、膠礬、洗潔精等材料,通過反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效果,豐富了畫而語言增加了更多的層次。
三、綜合材料對當代工筆畫的影響
綜合材料在繼承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對于以往來說是一種進步。使用綜合材料作為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手段,被創作者賦予新的方法和理念,其本身就與傳統的材料有很大的區別性,作品可以在綜合材料的輔助下將畫而變得更直接、更有沖擊力,無論從空間感、體量感還是質感都能給人一種更直接的感受。
材料的的應用在中國傳統審美中“無”的價值超越了一切,“形而上”之“道”才是藝術的追求,從古至今在繪畫中表現語言和材料技法被視為次要之物。現在畫家們認識到,材料與技法作為觀念載體的價值是不可忽視的,不然觀念沒有辦法實現。另一方而,在材料與技法范疇上,轉變了以往單一的認識,“文人畫”一直在中國畫中作為主流存在,而宋元之前中國繪畫傳統中極為豐富的工筆重彩語言,特別是在古代壁畫中蘊含得材料與技法精華,遠未得以發掘、研究和運用。現在,越來越多得畫家認識到,這一部分遺產,是今日中國畫表達現代感受十分重要得資源,如若借鑒和發揮得當,將極大的豐富了中國畫的語言形態與表現力。
四、結語
通過論述我們知道了綜合材料在當代工筆畫中的應用,但如何恰當的運用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和思考的課題。我們在當代運用綜合材料的同時應當對傳統文化保持繼承和發揚的態度,同時用更適合當代人的心態去表達。綜合材料的運用在當代工筆畫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豐富了當代創作的語言,增添了更多的活力與可能性。但緊跟時代的同時也要反思,沒有傳統的基礎,新的實物也是難以立足的。
參考文獻:
[1]姜榮慶.淺析現當代中國畫新材料技法的應用[D].濟南:山東藝術學院,2015.
[2]胡偉.由材料介入·中國繪畫當代藝術表現[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