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淵
摘要:藝徒制是學徒邊從事勞動邊接受師傅關于操作技藝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它興起于奴隸社會,發展完善于封建社會,是中國古代職業教育最為典型的教育形式之一。中國古代藝徒制教育對現代教育有著不小的影響,在當今的職業教育中,許多職業學校仍在對古代藝徒制進行借鑒的基礎上教學。本文通過對古代藝徒制及其意義的介紹,分析中國古代藝徒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藝徒制;現代教育;影響
中圖分類號:G719. 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048-01
一、中國古代藝徒制的特點
1.以現場學習為主。古代藝徒制職業教育以生產為主要目的,其次才是教育。學徒對于技能的學習,學徒對于技能的學習主要來自于生產的實際過程中。對于一些生產技術復雜,技藝具有一定難度的職業技術,只用語言進行口耳相傳的教育,學徒很難掌握,因此,師傅們往往會采用在生產中以實際操作、具體示范和語言解說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正所謂“相示以巧,相陳以巧”。
2.言傳身教的教育模式。言傳身教歷來被認作是中華民族傳統教育手段之一。在進行技術的講授時,師傅們會將一些技術經驗編成簡單精煉的口訣或是繞口令來傳授給學徒們,另外,他們還會在教授過程中使用專業的詞匯和行話。不論是這些簡潔凝練的口訣,還是那些專業的詞匯和行話,都是從業者長期經驗的總結,是行業內代代相傳的、凝練了幾代人心血和智慧的成果,有著較強的概括性、綜合性和實用性。這種教育方式具有較強的創造性,適合職業教育對人才的培養。
3.時代性。在不同的時代,根據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生產關系,藝徒制教育有著不同的特征特點。在原始時代,藝徒制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師徒”的指導只在于傳授農作技術和日常生活經驗。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藝徒制職業教育逐漸發展出了對手工業的專業指導,而在唐代則進一步發展出了細化得分科教學,職業教育教材,藝徒制教育也呈現出了平民化的特點。隨著封建社會由盛轉衰,藝徒制教育也進入了緩慢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中,藝徒制教育的規模變小,慢慢開始與現代教育融合。
二、古代藝徒制教育對現代教育的影響
1.企業“師徒制”的借鑒。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中,經濟發展迅速,世界日新月異,過去那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在現代的企業建設中,許多企業都借鑒了古代“藝徒制”的職業教育方式,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與現代的企業文化相結合,促進企業的發展,對員工也有著很大幫助。師徒制教育對企業建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制度不僅對企業和員工有著積極作用,也有著一定的社會作用,利于新員工、新學徒融入企業,與他人交往。尤其是對于那些初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作為新員工的他們通過師傅的引導和幫助,盡快掌握自己立身社會的本領,習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緩解初入社會帶來的種種壓力和不解,這些對于他們融入社會起著很大幫助。換言之,師傅就像是他們邁入社會的燈塔。除此以外,企業對古代藝徒制教育的沿襲和改進也利于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因為企業的師徒制教育不僅融合了古代藝徒制教育,還發展出了一種更為合理完善的培養新員工的教育方法。在企業人力管理中,不論是什么級別的企業,都存在這種“師傅帶徒弟”的培養模式。在過去,“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徒制”傳統影響力整整一代人的工作關系,并且廣泛的存在于國企老廠當中。這種“師徒制”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在于:新來的員工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公司、更加快速的融入公司;后進的員工也能及時跟上他人和團隊的動作,形成一種良性的“梯隊建設”,讓“師傅”體驗到職業成就感,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領導能力。這種模式下,整個團隊的工作井然有序,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有著積極意義。這種師徒制的制度在現如今被廣泛的采用,毫無疑問的是,這種制度也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對古代藝徒制很好的借鑒和融合。
2.現代職業學校。近幾年以來,現代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理念等方而等不斷進行改革,比較鮮明的例子有國家示范性職業院校和骨干院校的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職業教育行業開始有著清晰的“現代學徒制”理念?!艾F代學徒制”對古代藝徒制有一定的傳承作用,是古代藝徒制與現代教育方式碰撞融合的產物。這種模式已經在我國廣東、江蘇、浙江、江西等省市的高職院校進行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積累了一些先進的經驗方法。
在這些高職院校中所實施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方式雖然成效并不十分突出,并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但這些學校的教學運行仍然表明了這一制度的可行性。不過細致的分析,具體的操作和實施方案在高職院校中仍有問題存在,譬如“現代學徒制”這一理念并未充分被學校、企業以及社會認知理解;另一方而,政府對于現代學徒制的措施還不完善,沒有起到良好的保障性。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養也是個不小的問題,這直接導致學徒流動頻繁致使企業而臨風險等問題?!皩W校熱,企業冷”也是普遍存在的情況問題,折讓試行“現代學徒制”的職業高校積極性大減。“現代學徒制”服務于區域經濟產業升級、服務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孫立家,中國古代職業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藝徒制[J].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版),2007(07).
[2]何小飛,盧繼海.中國古代藝徒制及其對現代職業教育的啟示[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