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楚童
摘要:C.P.E巴赫重視音樂情感表達,因此他認為幻想即興可以具有作為獨立樂曲存在的價值。他也是首度將自由幻想當作曲名,使其作為單獨的作品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因此本文將從架構、節奏、調性三個方面淺析幻想曲中的幻想即興技法,探析c.P.E巴赫自由即興曲中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c.P.E巴赫;自由幻想曲;幻想即興
中圖分類號:J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077-01
一、前言
自1750年J.S.巴赫去世起,學術性的對位風格跟隨其逝去而消失不見,隨之出現是名為主調音樂的華麗風格(stylegalant)。C.P.E巴赫作為J.S.巴赫的次子繼承了父親的音樂天賦,不僅可以精湛地演奏鍵盤樂器,而且是重要的作曲家,創造出許多形式的音樂,在晚期創造的即興幻想曲直接開啟了古典主義的大門,莫扎特稱他“是父親,我們都是子女”。
C.P.E巴赫重視音樂情感表達,因此他認為幻想即興可以具有作為獨立樂曲存在的價值。他也是首度將自由幻想當作曲名,使其作為單獨的作品出現在公眾視線中。本文將從架構、節奏、調性三個方而淺析幻想曲中的幻想即興技法,探析C.P.E巴赫自由即興曲中的藝術特色。
二、C P E巴赫幻想曲中的幻想即興技法探討
C.P.E巴赫的幻想曲大多創作于1760年和1785年前后,特別是1780間,他的即興技法得到大肆推崇,柏尼和萊查爾特在《The letters of C.P.E.bach》中的第二章第二節中有清楚地記錄,當時他自發即興的想法使他寫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六首幻想曲(W.58/6&7,W.59/5&/6,W.61/3&6),這六首作品分散在《為職業與業余》曲集的第四、五、六冊出版,調性分別是降E大調(1782)、A大調(1782)、F大調(1782)、C大調(1784)、降B大調(1785)與C大調(1785)。它們各不相同,充滿作曲家獨特的想象與創造力,C.P.E巴赫在其專著《鍵盤樂器的正確演奏法》的《即興》-章中稱其為“多樣化的美”。筆者將從架構、節奏、調性淺析這六首幻想曲中的幻想即興技法。
(一)樂曲架構
六首中的前五首結構相似,為ABA三段體,最后一首為回旋曲式ABACA。前五首中對比譜例可以發現四點相同之處:(1)由于段落之間和聲、節奏差異極大,所以距離很開。(2)在記譜上,C.P.E巴赫特地吩咐出版商要遵照他寫的音符時值發行,并嚴格按照譜而演奏。(3)在速度與旋律走向上,為增加三段體中,段落之間的對比度,B段與前后A段有極大不同,有很強的不穩定性,C.P.E巴赫為此增加了小節線緩和旋律上的不安,這也凸顯出段落之間的對比。(4)A段落的材料在再現時基本都會出現,但調性安排上會對調,再現時材料上也有一些細微變化,這也降低了樂曲的重復度,體現作品中的幻想性。
(二)節奏的自由性
C.P.E巴赫在這六首幻想曲中隨意使用小節線,其中穿插各種琶音、音階,使用八分音符或十六分音符并不斷變化節奏,表現出自由即興的風格,或是在節奏相同的樂句上改變記譜方式、增加速度記號。在《鍵盤樂器的正確演奏法》中C.P.E巴赫花了大段篇幅強調自由的節拍(tempo rubato),這點在幻想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C大調幻想曲(W.59/6)B段,其中稍快的主題因其是回旋曲式需要重復,但在穿插重復時,C.P.E.巴赫會更改節拍與速度從4/2拍轉向2/2拍,使得速度在快慢間自由改編,同樣的還出現在C大調幻想曲中(W,61/6)。
自由變化的節奏與速度成為了C.P.E巴赫幻想曲的一大標志,可以以此將幻想曲與其他曲種區分。
(三)調性的自由
六首幻想曲中的調性完全按照C.P.E巴赫在其專著中提到的主調必須在開頭與尾聲得到確認,尾聲部分特指的是最后的樂句,因此除了最后的回旋曲式C大調幻想曲(W.61/3),其他五首在再現的開頭都沒有回到主調,這也是C.P.E巴赫幻想曲與奏鳴曲中最大的不同。為了強調幻想曲的自由性,作曲家特意規避了平淡的近關系轉調強調必須轉向非關系調:在降E大調幻想曲中,A段與再現A段在調性上出現了同音異名調。
也許在今天看來,這些調性的變化并不少見,但在當時C.P.E引領了巴洛克到古典主義轉向,為后來乃至浪漫主義都提供了基石。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品中出現的自由幻想技法使得樂曲架構上外形輪廓上更加多樣與復雜,自由的節奏讓樂思無限制地奔跑,將多種元素串聯,沒有主題沒有方向。當聽眾獲得這么多自由解放的同時,能夠有更豐富的理解,懂得C.P.E巴赫溢出的情感表達與戲劇的傾向。
C.P.E巴赫在專著中提到:通過即興或幻想曲,鍵盤演奏者最能掌握聽眾的情緒。作曲家的自傳中也提到音樂最重要的是觸動人心,將兩者結合,可以發現對于C.P.E巴赫而言,自由幻想是到達聽眾心中的重要媒介,它掌握著感觸心靈的能力,這也是作曲家作品與演出的目的。這也證明了幻想曲,尤其是自由幻想曲是C.P.E.巴赫最高音樂藝術的代表。
參考文獻:
[l]Trans.and ed.Stephen L. Clark The Letters of C.P.E.Bach[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7.
[2]Bach,Carl Philipp Emanuel.Essav on the True Art ofPlaying Keyboard New York: Norton,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