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視覺中國
提到奧本(Auburn),可能大多人都非常陌生,這與它僅僅34年的“短命”歷史不無關系。1874年,奧本公司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同名小城成立,起初只是生產馬車,1903年,奧本開始生產汽車,但經營狀況卻并不盡如人意。

艾瑞特·柯德 Errett LobbanCord(左)。1935年奧本SC廣告(右)。
直到1924年,改變奧本的人出現了——在迎來野心勃勃的商業奇才艾瑞特·柯德(Errett Cord)之后,公司不斷改進汽車的款式,使銷售額連續3年翻番,奧本也被打造成了全美最豪華的運動品牌汽車。此后,他還在杜森伯格(Dussenberg)柯德(Cord)這些在美國汽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豪華汽車品牌獲得了成功。
注意到當時美國高速發展的經濟,以及民眾蒸蒸日上的生活。他聘用了著名工程師奧古斯特·杜森博格(August Duesenberg)任總工程師;又邀請戈登·比里希(Gordon Buehrig)作為設計師,在此三人的結盟中,奧本品牌開始了其短暫的輝煌,推出了一批造型優雅、動力強勁的超級跑車,并在上流社會收獲了一批擁躉。改編自菲茨杰拉德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同名電影(2013年上映)中,導演就采用了1933年產一輛奧本Speedster(藍色),作為反映美國“喧囂年代”上流社會浮華生活的寫照。

2013版《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中, 前藍色車為1933年奧本speedster,黃色車輛即為大名鼎鼎的1932年杜森伯格SJ型車
從1903年開始生產汽車,到1937年品牌退出歷史舞臺,34年間,奧本最著名的經典車型當屬1935年生產的奧本851。1935年7月,著名賽車手詹金斯(Ab Jenkins)駕駛奧本851從起步到駛過1英里只用了52秒,打破當時的賽車記錄,可謂轟動一時。藝術化的造型、俊美的線條、豪華內飾與強大動力,這一切都讓奧本851成為那個時代上流社會最青睞的夢幻車型,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就連展廳里的樣車和試駕車都被人一搶而光。但是它的產量卻不如的它的名頭那么風光,在1935年至1936年期間,1935年的奧本851疾馳車型(851 speedster)成為了公司獲救的最大希望。它專為富人和名人設計,是當時美國價格最高的汽車。總共就只生產了不到600臺的851車型就因各種原因停產了。
到了1930年代后期,和當時許多小興汽車公司一樣,奧本未能躲過因經濟大蕭條所帶來的經營困境。1937年8月,艾瑞特·柯德出售他的奧本全部股權,奧本汽車停產。奧本品牌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如今,保存完好的奧本851基本上已是一車難求,上海汽車博物館珍藏了一輛1935年奧本851SC。851是1935年生產的該品牌系列的標號,這個數字被放置在了此款車的格柵上。SC是英文supercharge的縮寫,表明這輛車配備了直列8缸增壓發動機,150匹馬力使得車子最快時速可以超過160公里,在引擎蓋兩側的裝飾線上方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標識,霸氣十足的排氣管則充分佐證了車子的強勁動力。

1935年奧本851SC圖/上海汽車博物館
獨立的子彈造型雙鍍鉻車燈和后視鏡,不銹鋼的裝飾線條,半浮的擋泥板,米色散發高雅氣質的真皮座椅,再加上引擎蓋上方的飛天女神裝飾,精心設計之處無不顯示設計師的獨具匠心與品牌曾經的輝煌。
如果你是德系車的忠實粉絲,那一定聽過霍希(Horch)之名。因為這是奧迪之父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899年創立的屬于他自己的首家汽車公司。

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
憑借在奔馳的工作經驗,奧古斯特決心生產動力強勁、品質一流的豪華汽車。1906年,他的夢想初現曙光,霍希公司的四缸發動機汽車在當時世界上路況最艱難、距離最長的汽車拉力賽(Herkomer Run)中贏得冠軍。兩年后,霍希公司的年銷量第一次突破100輛。然而,僅僅三年后,奧古斯特便因與股東間的分歧離開了霍希公司,在有德國“底特律”之名的茨維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車公司。由于“霍希”的名字已被原來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冊為商標,因此奧古斯特將Horch的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詞義同為“聆聽”)作為新公司的名字,奧迪品牌也由此誕生。如今的奧迪四環徽標中的其中一環就是指霍希汽車。


Horch SpezialRoadster 855
不過,奧古斯特的離開并未改變霍希公司“生產頂級豪華汽車”的定位。1926年秋天,霍希公司展出了Horch 8并以精巧的車身外形引起關注,為競爭對手樹立了標準。從此Horch 8成為汽車制造業中優雅、豪華以及最高標準的代名詞。1932年奧迪和霍希一起并入汽車聯盟麾下;1933年,霍希830推出后受到了富豪們的熱烈追捧,830系列作為頂級車型一共賣出了9522輛,這在當時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是非常罕見的。
盡管市場對豪華汽車的需求開始下降,霍希公司仍占據了豪華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其銷量比競爭對手之和還多三分之一,但正是由于執著生產頂級豪車,霍希公司在戰爭所帶來的經濟大蕭條中陷入了困境。1939年生產的Horch Spezial Roadster 855成為了霍希公司夕陽西下的末代榮光。這款車當時僅生產了七輛,車身由當時著名的Glser公司創意,價格為22,000德國馬克,相當于當時的一套獨立住宅的價格。
霍希旗下豪華汽車的非凡魅力還吸引了蘇聯軍官的注意。二戰結束后,蘇聯分別于1946 年和1948年兩次先后訂購了共7輛930S Streamliner。就像如今通常的小改款一樣,設計人員在 1948 年重新生產時對車頭做了修改,使它比之前的版本更顯莊重。發動機蓋前部被加高,因此中網幾乎垂直于地面,同時豎向裝飾線條也變成了橫向。
1964年,大眾吞并了新汽車聯盟,考慮到整體戰略布局,為了避免內部競爭,霍希這個往昔的高端品牌從此陷入無限期停滯。
如今,Horch Spezial Roadster 855藏于英戈爾斯塔特(Ingolstadt)奧迪汽車博物館。奧迪歷史文化部耗時兩年,花費了5000多個工時將其修復。所配備的直列8缸發動機油箱容量達4944立方厘米,輸出功率強達120馬力。930S Streamliner則現藏奧古斯特·霍希博物館。雖然車內沒有什么驚世駭俗的“高科技”,但它卻擁有一個時至今日也沒有任何轎車能提供的配置——熱水龍頭。其原理是通過發動機散熱系統對儲水箱加溫,從而提供熱水。

930S Streamliner

圖/視覺中國
伊索塔·弗拉西尼公司(Isotta Fraschini)誕生于意大利,由塞薩爾·伊索塔(Cesare Issotta)和文森佐·弗拉西尼(Vincenzo Fraschini)兩人共同創立,致力于打造領先于世界的先進豪華轎車。
一戰結束后,公司推出了劃時代的著名車型Tipo 8。20世紀20年代美國新興資產階級大量增長,消費潛力巨大,而Tipo 8 車型也正好打開了伊索塔公司進入美國的大門。正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Tipo 8 憑借出色的性能和外觀,不僅成為資產階級的寵兒,更得到了好萊塢電影的青睞。比如1934年由Fredric March主演的美國電影《Death Takes a Holiday 死神假期》中就出現了伊索塔公司1929年款的Tipo 8A,同樣的車還出現在了1950年的好萊塢電影《Sunset Boulevard日落大道》里。
可以說,從19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在美國市場上,除了勞斯萊斯(Rolls-Royce)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汽車品牌的受歡迎程度可與其抗衡。而作為意大利頂級豪車的代表,它也曾經是羅馬教皇、意大利總理的座駕。
二戰期間,伊索塔以及阿爾法·羅密歐兩家汽車公司成為了意大利飛機發動機供應的主要來源,由于產能有限,公司只能暫停了大部分豪華車生產的業務,并于1949年時完全停止了汽車業務。1955年,伊索塔·弗拉西尼與引擎制造商Breda Motori合并,重組之后更名為“F.A. Isotta Fraschini e Motori Breda”,可惜的是并沒有什么商業上的重要成就,最終于1999年宣告破產。
目前,伊索塔·法拉西尼依然是船舶、火車用發動機的制造商,只是不再涉足汽車領域了,這個意大利曾經的超級豪華品牌,全球首款搭載8缸發動機的汽車品牌,如今只能活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在2015年的圓石灘老爺車展(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上,一輛1924年款Tipo 8A贏得了最佳展車的殊榮,而這部車為一位名為Jim Patterson的收藏家所有。據報道,這臺車之前只經手過四位車主,之前一直隱居于法國和瑞士,直到2014年才隨現任車主移居北美。毋庸置疑,在漫長的汽車工業史上,它絕對是最杰出的瑰寶之一。
提起潘哈德-勒瓦索(Panhard et Levassor),不少軍事愛好者都會想起法國潘哈德裝甲車,但早在潘哈德尚未退出汽車市場之前,裝甲車不過是其分支業務之一。
潘哈德-勒瓦索創立于1887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車品牌之一,對汽車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888年,在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德國的本茨和戴姆勒送展的汽車與發動機引起了公司創始人路易斯·雷納·潘哈德與埃米爾·勒瓦索的極大興趣,并結識了到會的戴姆勒先生。因而,在品牌成立之處,潘哈德-勒瓦索一直在制造基于戴姆勒發動機的汽車,勒瓦索對汽車比賽的熱情和前置后驅系統讓品牌大放異彩。
1899年,潘哈德與勒瓦索購買了戴姆勒在法國的汽油發動機生產制造權。一起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車制造廠——潘哈德-勒瓦索機械公司(簡稱PL),他們還創造性地把二人的姓氏首字母P和L組成了圓形汽車商標,鑲嵌在車前,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商標。隨后,各家汽車制造商也紛紛效仿,以此提高自家汽車的知名度。
潘哈德與勒瓦索把汽油機裝在了汽車的前部,動力經離合器、變速箱、差數器和后橋半軸傳至后輪,從此,汽車形成自己的獨特形式,而不再是裝有發動機的馬車。這就是前置后驅的由來。這種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的布置方式,奠定了汽車傳動裝置布置方式的基礎,成為百年汽車發展的一種設計范例,因而一般認為,汽車的發明到潘哈德與勒瓦索才算真正完成。
1895年,他們設計出1.2升排量、時速25公里的車型。同年勒瓦索駕駛著該款車,以每小時24公里,這一當時驚人的極速參加了第一屆巴黎-波爾多-巴黎的拉力賽,取得了從巴黎到波爾多(來回行程為1160公里)的汽車比賽的勝利,耗時48小時48分鐘,途中僅用了22分鐘保養時間。在此后的一系列汽車大賽中,品牌佳績頻傳,但勒瓦索卻在1897年的一次比賽中不幸身受重傷,不久去世。

1948年生產的Dyna via車型
從1895年至1916年,公司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好的汽車制造商之一。1904年,法國軍隊收到第一輛潘哈德-勒瓦索生產的Panhard-Genty裝甲車,從那時起他們的產品就一直與軍隊密不可分。不幸的是,一戰后,潘哈德汽車開始衰落;在經歷二戰后,品牌試圖轉型,生產輕量化、低成本的平價汽車。雖然推出了幾款令人印象深刻的Dyna X運動賽車,但依然無法挽救頹勢,1965年被雪鐵龍公司兼并。兩年后,品牌的汽車業務壽終正寢,裝甲車成為了僅存的碩果。
如今,法國國家汽車博物館收藏有潘哈德在1948年生產的Dyna via車型,流線型的車身使其具有0.26的阻力系數,遠超同時代汽車的水準,甚至與今天的美洲虎XE相當。外形上,它有著古怪的科幻風格,但卻可以達到每小時80英里的速度,可同時搭載4名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