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立紅

近日,網絡上傳播著一段一名18歲孕婦當街產子的視頻,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視頻顯示,一名身穿長裙的孕婦,在同伴的陪同下慢慢地走在馬路上,忽然孕婦的裙擺下掉落一物,細看竟然是個嬰兒。見此,現場的很多人立刻圍過來提供幫助。十分鐘后,急救車趕到了現場,將孕婦與嬰兒送往醫院。幾日后,孕婦與嬰兒已經平安出院。孕婦當街生產的快速生產過程讓不少女性羨慕,覺得能這么快生孩子,可以減少產程中的不少痛苦。但事實上,急產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正常情況下,生產的全過程從有規律的子宮收縮到子宮頸全開,再到胎兒胎盤娩出,初產婦生產平均需要10小時,經產婦平均需要8小時。如果產婦分娩時間少于3小時,就屬于急產。初產婦和經產婦都有可能發生急產。
急產多數是由于子宮收縮過強、過快而引起的。以前,急產多見于經產婦,現在由于各種原因(如產前做過人工流產和引產等手術),急產也偶見于初產婦。
急產的原因包括:①產婦有人工流產或引產經歷。②產婦在孕29~36周就分娩,多見于18歲以下或40歲以上的孕婦。③產婦患有貧血、甲亢、高血壓等疾病。④產婦有胎兒過小、雙胎、胎位不正、胎盤異常等情況,而沒有遵循常規產前檢查。⑤接近臨產時,產婦乘坐車船,過度勞累,運動量突然加大等。⑥年輕產婦對于臨產的征兆,見紅、破水、宮縮等生產征兆不熟悉,本應該盡快到醫院等待分娩的時候卻沒有去。年輕的產婦宮縮力強,也容易導致發生急產。
急產的時間很短,從表面上看,急產確實減少了產婦的痛苦。但是,這更會給母嬰帶來實質上的傷害。
對于產婦來說,子宮收縮過強,胎兒通過產道過快,容易導致產婦會陰、陰道或子宮頸被撕裂。如果在特殊情況下產婦站著生下了孩子,有時還會造成子宮落出體外。
急產還可使產婦的子宮纖維的收縮能力降低,胎盤滯留在子宮內不能娩出,增加產后出血的可能性,使產婦產后康復期延長。
急產除了對產婦的健康有損害外,對新生兒的影響也很大。
胎兒過快娩出,胎兒頭部會迅速通過產道,在產婦的產道沒有很好地擴張時通過產道,胎兒頭部會遭遇較大程度的擠壓,會增加胎兒腦出血的概率。
而且,剛出生的新生兒對溫度的調適能力差,若沒有做好保暖工作,容易導致新生兒身體失溫。
此外,急產很容易讓胎兒降生時落到地上,發生碰傷、骨折等意外傷害。
所以,對于急產,孕婦及其家人還是要提高警惕,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