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騉
近日,一則“云南省尚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鎘超標大米”的報道,引起了人們對大米安全的關注。那么,什么是鎘大米呢?
一些地區土壤易遭到鎘、鉛等重金屬污染,使生長其上的農作物鎘含量超標。而鎘在人體內容易蓄積,潛伏期可以長達10~30年,人體鎘超標會導致腎臟等器官發生病變,還可導致骨痛、容易骨折,甚至導致下一代畸形等。
大米易受到重金屬鎘的污染,被污染后在色香味方面都沒有異常,除了用專用手段檢測外,一般人無法鑒別。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比較切實可行的“避鎘”辦法就是換著吃不同產地的大米。同時,米要買新鮮的,陳米不但口感差,營養成分也會減少,特別是米呈黃色很可能含有霉菌毒素,甚至有致癌的黃曲霉毒素。
看腹白 大米腹部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稱為“心白”,在外腹稱“外白”。腹白部分蛋白質含量較低,含淀粉較多。一般含水分過高,收后未經后熟和不夠成熟的稻谷,腹白較大。
看色澤 陳米色澤變暗,黏性降低,失去原有的香味。表面呈灰粉狀或有白道溝紋的米是陳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蟲蝕粒,如果有蟲蝕粒或蟲尸的也說明是陳米。如果米粒色澤灰暗、有裂紋,是發過熱的大米。如果米粒的色澤外觀過白、過滑,就有可能是上光的。若米粒呈淡綠,有可能是以人工色素染色。
(摘自《家庭醫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