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商管理對于企業的重要價值不僅在于幫助企業明確目標、實踐戰略,也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長期以來企業對于工商管理普遍存在重視程度不足和管理形式陳舊落后等問題,影響了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因此,新時期企業落實工商管理需要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思想觀念,同時重視源頭治理、完善頂層設置,以及走個性化、精細化、標準化道路,并完善信息化體制機制建設。
關鍵詞:企業;工商管理;經濟效益
企業工商管理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制定發展戰略和落實內部管控的管理活動。隨著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逐步深入,傳統模式下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生產越來越不適應飛速變化的內外環境。尤其是當金融危機全面沖擊世界經濟之下,僅僅依靠資源消耗和廉價勞動力就能獲得不菲收益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新形勢下,企業只能通過不斷提高工商管理水平,通過向管理要效益才能滿足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當外部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難以在短期內徹底改善,企業只有通過落實工商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才有機會突破困境、逆境求生。
一、落實企業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一)明確目標、實踐戰略
企業工商管理的落實不僅表現在具體實踐層面的內部活動控制,也體現在宏觀戰略層面的規劃設計與政策制定。因此,落實企業工商管理至關重要的價值首先在于明確目標、實踐戰略。
通過加強工商管理,企業能夠在日趨復雜的市場環境變動中發現科學、正確的發展路線,為提高經濟效益制定切實有效的方針政策,使企業始終能夠沿著客觀、理性的道路有序推進、持續發展。
同時,由于規劃決策有理有節,企業各項發展目標具有高度可執行性,這決定了企業戰略設置能夠落到實處,能夠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因此,良好的工商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在頂層設計環節做到科學化、現代化、系統性、規范化。這有利于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提升的常態化、長期化。
(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切實有效的工商管理活動不僅是在戰略規劃與實踐執行方面指明方向,對生產經營活動等微觀層面也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作用。尤其是在長期相對粗放隨意的管理模式中,企業各項管理工作往往習慣于人為臆測,具有較為典型的臨時性、短期化、突擊式問題。
比如采購生產資料時通常一次性大批量購入原材料,較長時間堆放在倉庫內。這不僅占用了寶貴的流動資金,同時產生不菲的倉庫保管費用。加之市場波動劇烈,原材料等生產資料價格變化無法預料,過度囤積的后果可能是高價購買后遭遇產品價格下跌的沖擊。這對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無疑是巨大的負面影響。
而在相對成熟理性的工商管理模式下,結合歷史數據及對市場變化的預估,企業能夠盡量控制每次采購的絕對量,適度增加采購頻率和次數。如此,從原材料到形成產品后銷售,企業能夠充分縮短資金占用時間而加快資金流動比率。同時,更短的倉儲時間和更少的倉儲數量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減少庫存費用。這明顯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可見,高水平的工商管理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制勝法寶之一。
(三)了解財務狀況、優化資本結構
傳統模式下,企業的關注點通常只會集中在銷量與價格等少數幾項直接指標,而對現金流、信息流等間接指標缺乏認知。尤其是一些傳統老牌企業的決策層與管理層均對自身企業財務狀況存在不同程度的盲區。這就造成企業發展隨時面臨著不明原因的財務風險陷阱。
比如不久前剛剛曝光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作為近年來國內品牌咖啡連鎖企業中數一數二的翹楚,瑞幸咖啡短短數年間便占領了國內同業半壁江山。然而,盲目擴張、流動資金吃緊、連年負債經營實際已經動搖了瑞幸的根本。正是由于對財務狀況的掌控不盡理想,最終將瑞幸逼到了試圖通過財務造假蒙混過關的地步。
可見,只有通過落實工商管理舉措,企業才能隨時隨地通曉自身財務狀況的優與劣、增與減,并能在波詭云譎的商業戰場中不斷優化資本結構。如此,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幻,企業始終能夠把握自身前進方向和速度。惟有如此,企業才能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壯大。
二、企業工商管理的常見問題
(一)重視程度有所不足
現代企業工商管理體系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眾多規模化企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進入我國時間較短,國內企業的理解與應用經驗有所不足。加之改革開放早期過快的經濟發展催生了粗放型管理思想,造成不少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養成了只重資金投入、資源消耗和過度依賴廉價勞動力等典型問題。因此,許多企業面對更加先進、科學的工商管理缺乏應有重視。一些企業即便引入了現代工商管理模式,但管理思想層面依然在舊框架、體系中徘徊不前。
思想上缺乏重視的后果就是企業在工商管理實踐活動中難以避免形式主義問題。企業的工商管理機制只能體現在文字、報告、規章制度層面,卻無法全面推廣、切實執行。這種理論與實踐“兩層皮”的狀態不僅在企業中營造起工商管理有名無實的不良氛圍,更會因為脫離企業實際情況而對經濟效益造成阻礙。
(二)管理模式較為落后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內眾多企業經歷了與宏觀經濟相似的發展歷程。通過對大量資源消耗和對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的依賴,不少企業在迅速賺取第一桶金后開啟了極速擴張的進程。兩位數的高增長率確在一定期間幫助企業快速積累了可觀的物質財富,但與此同時造成了粗放管理、人為隨意操作、高投入低產出和對資源與環境極大破壞的惡果。更為不利的是,這些竭澤而漁式的管理沉疴在很長時間內深刻影響了不少企業管理層的意識和理念,以至于當全球經濟因為金融風暴而集體轉向時,這些企業管理模式依然受困于陳舊落后的套路中難以自拔。
(三)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
信息時代大背景下,網絡與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和深度應用正在左右整個社會及經濟面的發展方向。信息化管理不僅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而且正在現實中發揮越來越顯而易見的創造性影響。
然而,一部分企業的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卻因為陳舊思想意識的束縛而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將信息化錯誤理解為簡單的計算機化,以為在所有生產經營和管理崗位實現計算機配置就是完成了信息化構建。又如,不同部門或機構間不聯不通,企業打造的信息管理網絡只是部門內部或機構內部的局域網。再如,企業管理人員僅僅將計算機和互聯網視作高級硬盤,除非需要查詢基本信息或打印文件與表格,一般情況下不會將信息化與工商管理相融合。
可見,這些企業所謂的信息化其實僅僅披上了信息化的外衣,在內核中仍然是舊思想觀念的主導。信息化建設滯后且未能深入企業工商管理的每個環節,這些企業不僅難以搭乘信息化建設的高速快車,反而在故步自封中日漸式微。
三、落實企業工商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策略
(一)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思想觀念
落實工商管理具體舉措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與核心。但實踐層面的落實需要的是思想觀念的先導引領。因此,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思想觀念是新形勢下落實企業工商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先決條件。
企業不僅需要建立健全工商管理規章制度,而且要自上而下形成重視工商管理、實踐工商管理措施的整體氛圍。只有從企業一把手到基層一線員工充分形成了重視工商管理的統一觀念,企業才能通過更加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行動達成提高經濟效益的最終目標。
(二)重視源頭治理、完善頂層設置
企業工商管理活動是系統化、規范化的內部管理模式,不僅需要形成高度可執行的規章制度,而且需要全面覆蓋并充分滲透入從生產到經營的所有崗位職能。因此,企業需要重視源頭治理、完善頂層設置。
加強源頭治理就是需要企業徹底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和手段的既有框架,切實遵循現代管理科學、嚴謹、理性的標準和原則。同時,企業應充分考慮內外環境變動的影響因素,在制定現代化的工商管理體系中具有全球視角、戰略眼光、整體思維和通盤考量。比如,企業工商管理需要兼顧境內與境外、線上與線下、企業與員工、實體和金融等。
(三)走個性化、精細化、標準化道路
“第一個說‘姑娘的臉象蘋果的是天才,第二個說的就是庸才”。摩仿與抄襲不僅不能落實企業工商管理,反而可能出現東施效顰、不倫不類的后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立足企業實際,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企業工商管理才能既符合企業自身發展條件,又起到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因此,走個性化、精細化、標準化道路極為重要。
企業工商管理的個性化發展應當是基于現代企業工商管理理論的本土演繹。比如結合企業發展歷史上的經驗與教訓設置最為合理的流動資金數額的上下閾值,既不因為缺少現金流暗藏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又不過度存貯現金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活力等。
而精細化與標準化的操作則是應對傳統粗放和隨意管理的缺陷。精細化的管理是為了將各項監督管理舉措覆蓋到每個生產節點,避免任何可能降低經濟效益的管理漏洞或短板。標準化管理則是為了最大程度上實現量化管理的嚴謹與科學,杜絕人為臆測的風險和隱患。
(四)完善信息化體制機制建設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而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這一過程中,信息化是確保科學發展最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完善信息化體制機制建設是在技術層面助力企業落實工商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建設信息化存在于軟件與硬件、思想與實踐的多個維度。一方面,企業需要不斷完善各種信息化設施設備的硬件配備,確保信息化平臺構建具有良好且扎實的硬件基礎。另一方面,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機制還需要涵蓋全局的數據和應用操作系統的支持。即企業內部各部門與機構和成員不能成為阻礙信息化的信息壁壘,只有確保所有信息能夠暢通無阻地傳輸與流動,企業工商管理信息化才能避免失真和失實。不僅如此,擁有信息化思維也是決定工商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只有企業全員形成了更加一致的信息化管理觀念,企業工商管理信息化操作才能落實到所有崗位與人員,才能在每個細微活動中發揮提高經濟效益的積極作用。
四、結語
國內企業對于工商管理的關注歷時并不長久,是在遭遇國際市場嚴峻挑戰后,對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和反思。企業工商管理不僅涉及到具體實踐層面的內部管理和控制,更是對宏觀發展戰略的規劃與決策。因此,落實工商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當是對管理思想的優化與改善。尤其是面對世界經濟發展出現的結構性調整趨勢時,企業更需要具備國際視角、戰略眼光、頂層設計思維。只有在源頭治理方面實現了對陳舊模式的徹底超越,企業工商管理才有條件和機會實現與時俱進。同時,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正在成為落實工商管理各項舉措的核心要素。企業當在完善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實現對工商管理模式的創新。這不僅是企業落實工商管理最具實踐意義的操作,也是新形勢下提高工商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李艷.加強企業工商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探究策略[J].中國市場,2019(36):14.
[2]胡錦,方明.淺談如何加強企業工商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9):88.
[3]何昌華.中小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及發展方向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8):31.
[4]程華強,陳世海.加強企業工商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探究[J].管理觀察,2019(09):44-45.
作者簡介:
秦傳志(1987.04-);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省禹城市;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