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工程建設數量與日俱增,對于工程招投標管理要求更加嚴格。但是,由于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有限,我國招投標管理活動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制約了工程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大數據技術背景下,要注重這項技術在工程招投標管理活動中的靈活運用,編制造價指數、串通投標報價識別、不平衡報價識別等。文章闡述了工程建設招投標中應用大數據的意義,分析當前階段工程項目招投標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提出大數據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的實踐,希望對相關人士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工程招投標管理;應用
招投標活動的發展與市場經濟體制密不可分,有助于體現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公正性,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國在改革開放后才開始使用招投標制度,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推進,公開招標逐漸受到人們的認可,在工程建設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受計劃經濟體制、政府監管、招標人、投標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際應用仍存在不少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工程項目的發展。大數據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為工程招投標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通過對市場數據進行準確分析,確定招標項目的資源配置情況以及市場利益,評估自身實力以及投標風險,為投標以及中標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筆者根據實際工作和學習經驗,分析當前階段工程建設招投標中面臨的問題及產生的根源,并提出大數據技術在解決這些問題時的工作路徑。
一、工程建設招投標中應用大數據的意義
在工程建設招投標活動,主要采用競價方法實現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由于數據信息種類較多,且各項數據處于變動之中,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精準判斷市場信息變化情況。與此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分析投標單位的業績數據,從而綜合評價投標文件,能夠有效提升信息的流通性,實時更新信息,為項目招投標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此外,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了解投標方的財務狀況、業務能力,明確招標資源的分配情況以及市場發展動態,進而合理預測招投標風險,采取有效的規避策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利用大數據技術還可以進行建模,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在材料、技術和人員配置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全面提升工程建設效率,實現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正當競爭
在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中,公平、公開、公正作為招投標的靈魂,有助于發揮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工程建設行業的健康平穩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招投標活動中不正當競爭的現象仍然存在,一些投標人利用現行招投標管理中的漏洞,通過圍標、串標、惡意低價競標等方式,中標后利用簽證、索賠等方式謀取利益。招標人也存在不法行為,比如私下透漏標底、借助澄清標書事項時做引導性的提問、設置不合理的條件排斥潛在中標人、或者在評標階段對實質性問題區別對待等,這些行為對于工程招投標活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擾亂了市場正常活動、不利于工程建設行業的長遠發展。
(二)評標流于形式
招投標活動對于評標委員會人數和組成有嚴格要求,比如經濟、技術方面的專家不得少于總人數的2/3,評標委員會應嚴格遵守評標標準和方法。但是一些招標人代表或活動組織人員私下接觸投標人,在評標過程中發表有利于相應投標人的言論,或者不顧事實打高分,隨意左右其他評標人的意見。比如青島開發區潤澤寫字樓裝修裝飾工程組織招標時,相關人員收受賄賂后不按規定進行評標,隨意將工程進行劃分,并將所有關系單位推薦為中標候選人。在這種情況下,評標流于形式,導致招標人以及社會公眾利益蒙受嚴重損失。
(三)監管不到位
在當前階段,招投標活動實行部門和行業雙重管理的模式,建設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宏觀監督,部門管理結合項目性質。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將主要精力放在房建和市政招投標活動中,隨著政府采購制度的推進,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也被相應削弱,建設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充分發揮監管職能。在利益的趨勢下,部門進行招投標活動監管時往往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協調和管理。招投標機構大多隸屬于建設單位,負責人獨立性較差,客觀上為一些不法人員提供了便利,非法干預招投標活動的現象屢見不鮮。一些部門雖然設有監督機構,主要體現在開標、評標過程中,難以介入招投標關鍵環節,比如招投標方式、評標方法等,造成監督力度薄弱。
三、大數據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的實踐
(一)投標人的數據分析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招標信息的透明程度越來越高,在購買招標文件前,招標人應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投標人進行資格預審和相應的資質評定,不具備相應資質者不得參加投標。在公布招標文件時,招標人發布明確的資格預審公告,注明資格預審的標準、方法和實施細則,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通過資格預審后,允許所有具備資格的投標人參加投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串標、圍標的現象,提高招投標工作的效率。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對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進行全面分析,從多個維度對投標人的情況進行了解,為標書制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提供量化的數據指標,為投標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競標評委的數據分析
建設工程評標主要采用綜合評估法和最低投標價法。在綜合評估法應用時,從企業的以往業績、管理模式、技術人員素質等考慮,這種評標方式復雜程度較高;最低價評標法更能體現公開性,同時可操作性強,但是容易出現非法投標的情況。對于一般的建設工程,可以采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即通過對合格投標人投標報價從低至高依次評審并判斷投標報價是否低于成本來完成,對明顯不合理及低于成本的投標報價應予以剔除,經評標委員會評定后選取前三名為中標候選人,最終由招標人依法選定中標人。當工程建設項目周期長、專業技術復雜程度高時,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投標人進行綜合評估,通過分析和對比大量數據,為評標委員會提供全面、系統的數據信息,有利于選擇最佳投標人。比如,通過大數據構建智能輔助評標模型,結合投標人響應文件和專家評分結果,模擬專家評分規律,不斷驗證、改進和優化模型,找出投標文件的關鍵點、詳評要素等,確保評標的科學性、公正性、合理性。
(三)通過大數據實現適度有效競爭
招標人應在注重大數據技術的靈活應用,從而編制出符合工程實際情況的招標文件,而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同類工程項目。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快速發現與項目相匹配的投標人,對于投標和實施情況進行合理的預測。還可以綜合分析投標人的技術參數、履約能力,從而調整評標方法、合同條款等,尋求符合自身利益以及公平競爭的平衡點。如果投標人競爭力度小,利用大數據可以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比如招標文件要求是否太過苛刻、信息發布的廣泛性是否滿足要求等,以便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當在投標報名階段或資格審查階段,預計將發生競爭過度的風險或情形時,應對競爭情況加以調整和改進。具體操作方式如下:通過對潛在投標人進行全方位分析,主要包括財務狀況、管理機構、技術人員、業績、商務條款、誠信、報價等,得到對他們能力、行為模式、誠信水平及履約意愿等方面的評估結果,然后與建設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對比,能夠對投標人的履約水平有系統評價,在此基礎上對投標人進行排序。確定競爭范圍后,再對潛在投標人進行技術、價格、商務等評價,以選擇最佳候選人。
(四)利用大數據構建誠信體系
一是利用大數據降低監管成本。圍標、串通投標等現象屢禁不止,這是因為查處難度大,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所有投標文件進行分析,找出投標書出現過多的雷同或非正常錯誤一致等,這樣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發現串標的線索,為投標人營造公平的投標平臺。簽訂合同后,為了避免轉包、違法分包等現象,需要監督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借助大數據檢查項目管理人員、社保繳納情況、特種作業人員、工程材料及構配件等,對資金使用情況、施工進度安排、設備及材料流動等要素進行跟蹤,能夠有效避免掛靠資質、違法分包、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現象。二是利用大數據增大失信成本。隨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于招投標誠信體系重視的加深,投標人在工程質量、安全生產、串通投標、強制性標準執行、拖欠工資、履約能力差等失信行為不再局限于某個地區,行政監督部門及行業協會在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通過搜集、整理、公開失信主體的相關行為,形成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一旦出現失信行為,失信主體付出的代價更高,比如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三是擴展監督主體。建設工程與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密不可分,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督有利于規范參與主體行為,提升建設工程的整體效益。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進步,會有越來越多的來自于政府部門、市場和社會其它方面的關于供應商及其主要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各方面數據,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形成大量的“數字公司”、“數字人”,為招投標監督管理提供支持。在大數據的幫助下,改變以往招投標管理監督形式,形成互相監督、社會監督的誠信體系。
四、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技術為工程建設管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其應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同時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于資源整合要求更高,比如數據的收集、分類、存儲、應用等,還要結合其它信息技術,這些都需要在未來實際應用中一一解決。
參考文獻:
[1]凌陽明月,趙帆,凌陽明星.大數據技術在工程項目招投標中的應用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6,38(02):214-217.
[2]趙勇.大數據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經濟,2016,26(11):70-75.
[3]史翠蓮.大數據時代工程造價數據的采集與應用研究[J].施工技術,2018,47(17):38-40,82.
[4]吳彬,李策,楊振興,唐笑梅.探析大數據技術在工程跟蹤審計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刊,2020(14):154-156.
[5]高紅霞,方張平,王小紅.大數據環境下的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在線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1):210-211.
[6]孫敬晏.大數據在我國建設工程電子招投標監管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6).
[7]丁子彧.大數據技術應用解決招投標中“成本價”界定難題[J].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2018,145(01):52-59.
作者簡介:
王琴琴(1983.11-);性別:女;學歷:研究生;職稱: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