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方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國內醫(y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關于康復的工程受到了社會各界更多的重視,所研發(fā)的康復治療設備在急性治療后的康復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康復設備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我國現階段的醫(yī)療康復機構還能難以滿足患者的多方面需求,關于的各種類型的下肢運動康復產品的設計和研發(fā)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游戲精神,顧名思義便是源于游戲,將游戲精神融入康復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將會對產品的提升帶來很大的啟發(fā),對于提升產品的趣味性和持續(xù)性等有著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游戲精神;下肢康復產品
中圖分類號:TB472;R4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164-02
一、引言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現階段我國有數百萬人患有截癱,每年有11萬人左右患有因為骨髓被截斷導致的截癱。雖然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交通的逐漸發(fā)達,社會各界已經采取了諸多的防范措施來盡可能地降低工傷和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概率,但是事實上這個概率還是在不斷攀升。尸檢結果顯示,這種類型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和藥物治療之后,再對其進行合理的康復訓練有利于促進他們肢體運動的有效恢復。但是,現在的康復階段主要靠治療師的單個徒手訓練,費用極高且康復質量和效率都比較低。所以,探索低成本高質量的康復治療手段,縮短治療時間,對于幫助患者盡早地康復,提升患者的生活幸福指數等都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將游戲精神運用到下肢康復產品設計的必要性
(一)立足于康復產品的使用者
立足于產品的使用者而言,即那些患有行動障礙的患者,他們與正常人之間的不同使得他們更加害怕社會投來的目光,同時也更加渴望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渴望擁有和正常人一樣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社會參與感,也更渴望能夠有一個溫暖的、互相理解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事實上,以上的種種渴望,實質上可以反映出使用者對于游戲精神的需要,游戲精神的外界表現形式同使用者對于平等權利、社會參與感、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的渴望是具有很強的一致性的。立足患者心理狀態(tài)恢復的角度而言,在康復治療產品的設計中融入游戲精神對于減輕和緩解患者的焦慮、孤單、自卑以及抑郁等內在的消極情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融入游戲精神還有利于極大地激發(fā)患者的滿足情緒和快樂情感,對于有效地轉變患者的心態(tài)、幫助患者重建自信心以及重新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等都能夠發(fā)揮十分有效的影響。
(二)立足于康復產品本身
立足于產品本身而言,雖然現階段市而上基于下肢運動的康復產品在其產品設計過程中已經引進了諸多的現代化科學技術,且也不斷致力于達到更高的運動功能康復結果來研發(fā)產品,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多樣、人機工程取得了較為圓滿的結果、產品的可靠性越來越高。但是,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①,比如:產品的使用方式太過單一、行動障礙者和產品之間的人機關系的發(fā)展趨勢單一、基于使用者的反饋體系不夠完善等。而事實上,下肢運動康復產品是一種患者會使用很長時間的產品,對于人機之間的相互關系遲遲得不到很好的處理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將游戲精神融入下肢運動康復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將會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三、將游戲精神運用到下肢康復產品設計中的方式
(一)將游戲精神運用到下肢康復產品的使用方式的設計中
基于現有的下肢運動康復產品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將游戲精神運用到產品的設計中應該將重要立足于產品使用方式太過單一、產品功能缺乏趣味性以及人機交互缺陷的彌補這幾個方而。
交互主要包括使用者和產品外在上的硬交互和軟交互,這兩個方而共同構成了康復產品的使用方式。交互式康復產品和使用者最直接的雙方互動和交流手段,是當前越來越追求感性的時代下,幾乎所有的產品以及產品設計所而向的趨勢。實現人機之間良好的交互關系有利于極大地拉近產品和用戶之間的距離,提升客戶對于產品的參與感,幫助使用者有效地調節(jié)消極情緒、調整情緒狀態(tài)等。而基于上文提到的患者對于游戲精神的需要,對于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社會參與感,對于溫暖的、互相理解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等的渴望,要求產品的使用方式必然是產品設計環(huán)節(jié)中的重中之重,當然對于產品使用方式的改善也是對目前市而上各種下肢運動康復產品存在缺陷的彌補。
除此之外,基于下肢的運動康復產品本身也在一定程度具有局限性。因為與上肢運動相比,人的下肢不夠靈活,相關的運動方式也比較少,據醫(yī)學原理和實踐結果顯示,下肢蹬踏是與人體運動軌跡最貼近的一種運動,同時也是基于下肢最高效的一種綜合性康復運動方式,所以,下肢運動康復產品的使用方式在動作的設計上的變化性較少,當前基本上所有的下肢運動康復產品的使用方式有且只有蹬踏這一個基本動作?;诖?,設計師在蹬踏這一基本動作之上,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上肢的輔助動作來使得上下肢之間達成很好的相互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動作幅度不宜過大,過大很容易導致使用者身體不穩(wěn)定進而引起對下肢的二次傷害。
與此同時,快樂是每個人的本質追求,當然也包括行動障礙者,所以,本人認為,將游戲精神運用到下肢運動康復產品的設計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便是將康復產品的使用方式中增添互動性和娛樂性,為使用者營造一個寬松快樂的康復過程,而且,增加上肢的輔助性動作來有機配合下肢的運動,同時立足于使用者的剛性需求,在康復訓練的前后都增加“能力測試”和“康復效果評估”環(huán)節(jié),不斷優(yōu)化康復產品的性能。
(二)將游戲精神運用到用戶使用下肢康復產品的互動娛樂活動中
1.互動娛樂活動開展的原則
(1)規(guī)則限定與自主權的發(fā)揮
互動娛樂活動在制訂規(guī)則的基礎上,應該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自主權。首先,康復產品在使用和操作過程中應該遵守嚴格的規(guī)則,只有在此基礎上,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主地選擇使用的方式或者將不同的使用方式相互配合起來,在康復運動過程中自主地操控具體的運動細節(jié)。這樣自主選擇的具有很強的變化性的產品使用過程,對于減輕使用者在漫長的運動過程產生的厭煩感和無聊感,提高使用者的參與感,提升參與者的注意力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2)目標明確,循序漸進
因為每個患者的受傷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設計有針對性的“互動娛樂活動”方式,也就是康復訓練計劃??祻陀柧毜钠鹗茧y度水平應該和使用者的運動行為水平相貼近,保持使用者能力與挑戰(zhàn)難度之間的相互平衡。而根據使用者的接受程度,可以慢慢地增加活動的難度,不斷地提高使用者在康復訓練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度、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縮短康復時間,提升康復效果。
(3)恰當的反饋與獎勵
因為下肢運動康復訓練是一項具有很強的參與性與互動性的活動,所以理應接收到及時準確的反饋,同時也是使用者保持注意力和參與度的動力因素。而且,訓練過程中的交互和反饋必須具有實效性與頻繁性,使用者不同的動作將會直接造成“活動路徑”的不同,這樣反饋機制會幫助使用者跟隨活動的不斷進行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或情感,增加使用者在活動中的參與感與注意力,起到良好的鍛煉效果,不僅增強了精神上的愉悅,還實現了自我的提升。
2.互動娛樂活動的種類
(1)益智類
益智類的活動往往規(guī)則和形式比較簡單且變化性小,更容易使用者理解和掌握,以動腦益智為主。比如:可以在產品中加入不同難度的具有開發(fā)智力的多樣化問題,使用者下肢向前蹬踏代表回答正確,向后代表回答錯誤,或者是上、下肢分別代表ABCD四個選項,使用者通過下肢蹬踏或者加之上肢轉動扶手來選定自己認為的正確答案,若回答正確便會獲得金幣并激活下一難度的問題,回答錯誤沒有獎勵,可選擇重新回答。
(2)競技類
競技類的活動的規(guī)則較為簡單,包括變化性和競賽性兩類形式,以動作和活動項目為主。比如:產品可以設計為使用者可以通過下肢蹬踏來控制向前跑動,而蹬踏的速度決定人物跑動的速度,而上肢的左右手控制任務的左右移動,而人物的上下跳躍動作由使用者通過上下轉動扶手來完成。屏幕中會顯示任務跑動的時間和路程的長短以及剩余的生命數,跑動過程中會獲得金幣、福袋、寶箱、生命數等,如果人物碰到途中的障礙物便會減少一個生命數直到歸零為止,過程中會配置背景音樂,增加游戲的律動感。
(3)休閑類
休閑類活動的規(guī)則比較簡單,形式簡單多變。比如:產品的使用方式可以是使用者跟隨歌曲從屏幕上方落下左右兩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箭頭,通過下肢的蹬踏來控制箭頭的下落速度,箭頭會下落到下方相對應的區(qū)域中,使用者根據箭頭的方向來利用上肢轉動扶手來得到分數,活動過程中會伴隨背景音樂和箭頭下落、轉動扶手、箭頭歸類以及得分的不同聲效。
(4)模擬類
模擬類活動以模擬現實情況為主,具有虛擬性和變化性。比如:可以采用模擬現實地圖的方式,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地區(qū)的地圖,點擊進入。屏幕中的畫而會隨著使用者的下肢蹬踏的方向來隨之改變,而畫而的視角可以通過使用者上肢轉動扶手的方向來改變,當遇到地圖中的特殊情境,會有語音以及界而彈出提示,來向使用者介紹關于該特殊情境的相關信息,當使用者轉動到要求的地點時便會獲得一次點亮機會,并同時解鎖下一難度的地圖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各種下肢運動康復產品存在使用方式太過單一、產品功能缺乏趣味性、人機交互不充分等諸多的問題,而將游戲精神引入到下肢運動康復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可以有效地解決這種問題。而且對于激發(fā)使用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使用者提供豐富立體的康復體驗,幫助使用者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康復訓練過程中,提升康復質量和效果等等,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注釋:
①張靜雯,基于游戲精神的下肢運動康復產品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