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雅楠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揭示了文藝事業的本質,文藝創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對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人民是審美創作的主體、美育對文藝創作的價值引導、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批評話語權。
關鍵詞:人民;審美創作;美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批評
中圖分類號:1200;J120. 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O6-0273-01
一、引言
據筆者統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后文簡稱“座談會”)的講話共提及“美”字20次(其中不包括提及專有名詞“美術”中的“美”之外),可見美學思想對于當今社會文藝創作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傳統美學融入錯綜復雜的文藝創作洪流將成為美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人民是審美創作的主體
習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著重闡釋了人民與文藝的關系: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真正的文藝工作者定是緊隨時代潮流發展趨勢,好的文藝作品定是反應人民群眾的呼聲,表現人民的情感訴求。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處理好人民與文藝的關系就是處理好“美的發現”、美的創作”與“人”的關系。美存在于人類的審美活動,審美活動源于人類的意象世界、精神世界?!懊赖陌l現”就是用心靈去發現人類意象世界的精神訴求,“美的創造”就是人類依照美的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用于滿足自身的審美需求。因此,任何與文藝、與美相關的審美活動都離不開“人”。我國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說:“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過程里,在感情、情緒、思維里找到美,而只是通過感覺、情緒、思維找到美?!泵老鄬εc人類的心靈,是客觀的對象和存在。而當前有些文藝創作者為追求思想的志高境地,創作不接地氣,脫離實際。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并不能為大眾所喜聞樂見,這便是“在自己的心里尋找美?!绷暱倳浽谧剷现赋觥瓣P在象牙塔里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這便是在告誡廣大文藝創作者,要走出自己精神世界的象牙塔,要走進生活的深處去發現人民群眾生活中的美。
柳宗元曾說:“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逼渲小罢谩弊衷诰渲芯哂猩?、創作之意,也就是說美不是天生自成的,美的發現需要觀賞者來“喚醒”,而觀賞者往往都具有創造性。文藝創作者作為美的觀賞者、喚醒者,更應當深入到人民群眾當中喚醒不同人對于美的需求。然而,一味的迎合人民群眾的需要、單純的記述現狀,而失去了“創造性”,失去了表達創作的觀點立場,失去了文藝創作所傳達給人類“真善美”的精神內涵也是對創作本身的一種褻瀆。
三、美育對文藝創作的價值引導
伴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人心動蕩,人民價值觀念參差不齊。而對當前的社會情況,文藝工作者應當思考如何在文藝作品中樹立美育教育的價值觀念。習總書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边@句話所闡述的觀點便源于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說》一文中對于美感教育的闡釋,他說:“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之我見,利己損人之私念,以漸消沮者也?!庇纱丝梢?,美育可以感化人的心靈,美育教育可以讓人在利益而前放下執念從而去追求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情趣的人生。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應當“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碧岣咦陨硇摒B,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美育化人。除此之外,應加強對于青少年的美育教育,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數量居高不下,其中行為因素是構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行為因素包括:觀看色情淫穢書籍、影視作品、反復模仿影視作品中的不良行為、長期不良生活習慣養成惡習等等。由此可見,錯誤的價值觀念、低俗的文藝創作對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走入危害社會的歧途。因此,引導廣大青少年發現美、欣賞美的前提是創作以“美”為核心的文藝作品,以社會主義社會美育為審美培養的教育理念。
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批評話語權
我國文藝批評的現代化轉型起源于王國維先生于1904年創作的《評紅樓夢》-文,這篇文章中使用的“理論批評法”以成為中國現代批評的主流。文章中王國維以叔本華的“欲望解脫哲學”和“悲劇美學”作為文藝批評的思辨基點,甚至有學者認為王國維先生的這篇文章是刻意迎合叔本華的“悲劇美學”,喪失了對于《紅樓夢》本身美學、哲學意義的評判。從起源來看,我國的文藝批評本身就是在西方參照、西方文化的不斷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因此,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批評話語權,避免文藝批評進一步“西化”是當今文藝工作發展的重中之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批評就是要堅定不移的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中國傳統文藝批評理論中的優秀遺產,批判借鑒西方文藝理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批評話語權要求廣大文藝創作者既要注重文藝理論的創新,又要關照文藝理論的集大成,在已有理論的基礎上建設文藝理論體系。習總書記還指出:“文藝批評就要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現如今有許多學者為了一己私欲,把追求真理、捍衛真理的文藝批評態度拋之腦后。甚至有學者在核心期刊中大肆贊揚其導師的崇高,動用社會關系獲得博士學位等現象在當今社會屢見不鮮。文藝創作的浮躁社會環境讓文藝創作者們不敢說真話、不能說真話。因此,要想改變當今文化批評的社會現狀,要求廣大文藝創作者要忠貞不渝的堅持真理、捍衛真理,公正客觀的看待文藝作品。
正如魯迅所說:“要改造國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藝。”文藝創作的優劣、好壞決定著一個國家精神意志的薄弱。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不但形式優美,也一定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一個強大的國家不但人民安居樂業,也一定擁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中國傳統美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幾千年的歷史經過時間的檢驗依舊對現世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將美學思想深入到文藝工作者的創作中,將美育教育根植到每一個國人的心中,從而實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參考文獻:
[1]張晶,人民是文藝審美的主體對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對美學的理解[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
[2]喻秋蘭,郭聲健.論馬克思美育思想的現實意義[J].長沙大學學報,2002.
[3]王曉麗.發現生命之美,塑造審美人生讀宗白華《美學散步》[J].美術教育研究,2011.
[4]張云澤,論蔡兀培美育思想與中國音樂教育[D].昆明:云南藝術學院,2014.
[5]楊德忠,陶良格,試論習近平的文藝批評思想[J].美與時代:學術(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