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濤
摘要:近年來,我國道路橋梁建設取得了迅速發展,其中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逐漸成為城市現代化的主要標志。但是,由于技術問題,目前我國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在車輛行使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搭板斷裂、橋頭跳車等問題,影響到人們的行車安全。因此,為了避免道路路基路面出現不均勻而造成的沉降問題,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安全性,必須加強對沉降段的施工處理,強化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5?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道路橋梁建設的路基和路面施工難度較高,在施工過程中,還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施工人員需要認真的分析施工現場,將能夠影響施工現場的各種因素注意排除,從而實現全面性的調整優化。尤其在施工技術的選擇和操作中,要基于施工建設的可行性對施工路段的周邊環境進行詳細的勘察,從而提升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質量,促進其應用的效果。
1 道橋過渡段常見的質量問題
1.1 不均勻性沉降
不均勻沉降是路橋道路最常見的過渡段質量問題之一,從施工的角度來講,通常是在處理坡度時不恰當,未對過渡段的細節問題進行認真處理,所確定的實際坡度與設計坡度存在偏差,由此導致不均勻沉降問題是最為常見的。不均勻的沉降導致的路面不平整通常導致過往的車輛產生顛簸,即不安全又不舒適,同時對于路橋的質量方面也加大載荷對路基等方面質量壽命的影響。
1.2 路面變形
由沉降引起的路橋路面變形同樣是比較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如表面裂縫、路表積水、路面不平等。這是受到橋臺或引導錯臺構建下沉因素的影響,所造成沉降段區域內的路面外觀質量損失,同樣會降低道路的安全性,車輛經過時會產生顛簸不穩等情況。
1.3 路面兩邊高中間低
若由于施工技術的應用不夠合理,或路基的施工質量控制不佳,導致的路基質量較差,沉降段基礎作業結構的承載水平無法滿足預期設計水平。這會使得路面對交通工具的承載能力偏弱,交通工具在正常行駛過程當中所產生的荷載壓力長期持續的作用于路面,久而久之引發變形。其主要特點表現為:中間較低,兩側較高。這一問題對于路橋運行功能的發揮極為不利,若長期不采取措施,路橋自身功能將會大打折扣,甚至影響正常的交通行駛安全。
1.4 橋臺臺背路堤壓實度不滿足規范要求
在當前大多數道路工程中,橋臺臺背路堤壓實度不滿足規范要求現象是極為常見的,進而極易導致路橋沉降段發生不均勻沉降現象。另外,在多種自然原因、長時間道路荷載等作用下,路基路面常常會出現土基的塑性變形,導致路橋之間發生不均勻沉降,進而路面的平整性遭受嚴重影響。
2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2.1 路堤填充料控制技術
在道路橋梁施工之前必須要對該段土壤進行性質測定,明確該段土壤的性質,然后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填充材料,保證填充材料與該段路堤相符,提高性能。一般情況下多選用砂石類的材料,因為這種材料含水量低,但是滲水性好,十分適合用于路堤填充,一般在對陸地進行填充時選擇材料有幾點原則,一是不能選用含水高的材料,比如淤泥、沼澤土,這種材料更容易引起道路橋梁的沉降,二是要選擇滲水性好的,保證道路橋梁性能,三是要考慮實際成本,對成本進行嚴格控制等。
2.2 搭板設置技術
在對路橋沉降段施工時必須要把握好搭板的設置與安放,保證搭板設計的合理性。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固定錨栓,在這一過程中施工方往往會制作一個搭板在橋臺上,以保證路橋的安全施工,在安裝搭板結構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施工的需求嚴格控制管理搭板結構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而且對搭板的鋼材質量要嚴格控制,提高結構的穩定性,保證工程建設質量。二是要設置倒角,在路橋施工期間為了能夠提高搭板的質量需要在搭板邊緣設置倒角,提高搭板的正常性能,提高該結構的穩定性。三是要選擇合適的填縫材料,選擇合適材料能夠起到加固增強的作用。
2.3 松軟土路基路面填筑技術
為詳細了解施工現場基本情況,提高松軟地基處理效果,應該按要求布置觀測點,掌握現場施工基本情況。如果松軟地基土層較深,土質差,地質條件復雜,應埋設足夠數量的觀測設備,并布置觀測斷面,動態觀測并掌握現場施工情況,有利于對沉降量有效控制。正式填筑前開展試驗工作,詳細全面掌握現場施工參數指標,并對現場施工動態觀測,了解填土速率、固結程度、沉降變形、穩定情況等。根據施工現場動態變化情況作出適當調整,優化施工參數,改進施工工藝,保證路堤穩定可靠,增強結構的穩固性,讓工后沉降符合技術標準。施工中要做好觀測和記錄工作,重視填土速率控制,保證結構穩定。根據觀察所得數據資料繪制相應曲線,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存在的不足進行加固,促進施工效果提升。
2.4 完善路橋沉降段結構形式
就目前來說,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并沒有針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結構制定了一個搭板設計的統一標準。為此,結構設計人員要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工作經驗,來完善路橋沉降段的結構設計。具體來說,設計人員應以橋頭路堤、橋臺沉降量以及通車作為設計依據,以減小路基填土的位移和土層側向移動問題的影響。這樣一來,就能增強路橋路基路面結構設計的穩定性和降低沉降程度和影響范圍。例如,設計人員可采用強度漸變段設計技術,來將沉降段的沉降差異控制在5cm 以內。
2.5 道路橋梁填筑臺后的施工技術
橋梁路堤沉降問題主要歸于三種情況,分別為固結沉降、次固結沉降和瞬時沉降。其中固結沉降和次固結沉降會引發行駛車輛出現跳車問題,所以,對路基路面沉降變形進行有效控制就需要合理運用填充材料進行臺后填筑。選擇正確的填充材料可以確保臺后填筑壓實效果,能夠有效減小地基沉降系數變化,所以在選擇臺后填筑的材料方面應該注重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壓縮性。
2.6 排水施工技術
在道路橋梁沉降段的處理中需要考慮的一點就是降水量,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降水量,所以不能夠對道路橋梁沉降段進行統一處理,需要因地制宜。降水量高的地區需要加強防水工作,避免道路橋梁沉降段雨水的積累,減小雨水對道路橋梁沉降段的不利影響,而且還能夠對路面損壞和坍塌進行一定的預防。除此之外還需要對該路段地下水位、氣候等進行了解,合理的安排該段路段的排水施工技術。
2.7 維護技術
在對路基路面的沉降段進行處理時需要注意的是前期的預防維護工作,路基修筑打破原有地層平衡,致使路基受到更多外界壓力,倘若不能夠及時的進行維護就會導致接二連三的沉降的出現。目前較為常見的維護技術就是石砌圬土防護法,該種技術能夠用不同的方式對邊坡進行維護,維護成效較為顯著,一般采取的是坡面種草維護坡面。
結束語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建設中,沉降段建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術選擇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內容,所以,為了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在進行施工之前,要充分的調查施工現場的情況,及時的調整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從而實現良好的公路橋梁工程建設。
參考文獻:
[1]?張振.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應用解析[J]. 門窗,2018(3):120.
[2]?劉艷飛,于洪偉.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探討[J]. 住宅與房地產,2017(35):158.
[3]?熊未明. 簡論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 山東工業技術,2017(9):104.
[4]?賈利明.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應用淺談[J]. 中國住宅設施,2017(4):69~70.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1821991120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