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志
摘要:對于建筑主體來講,現澆鋼筋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不僅會影響建筑主體外觀,影響建筑主體的功能運用,還會對它的質量方面構成影響。故而,我們有必要對其予以充分地控制。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今建筑施工項目中較為常見的建筑主體現澆混凝土裂縫問題進行探討,進而為它探尋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供各位參考。
關鍵詞:建筑主體;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探討
前言
建筑主體方面的現澆混凝土裂縫問題,作為當前建筑工程行業中一向較為常見的質量,為了更好的對其進行到位的管控,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分析此類問題的成因來更具針對性的提出幾點控制措施。
一、形成建筑主體中現澆混凝土裂縫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材料
材料所致使的裂縫問題通常是由于水泥粗細骨料過期、種選取不合適、配合比例不達標等所致使的。此外,如若骨料跟水泥材料之中存有一定的有害物質,比如外加劑選取的不恰當,其中的酸堿物質通過相互反應會致使鋼筋結構所具有的性能受到限制,進而誘發混凝土裂縫問題出現[1]。
(二)施工技術
就施工技術層面來講,主要是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拌和不均勻。運用了摻合料的混凝土尤其需要注意;其二,攪拌時間不到位,過久或不足。比如拌和完成至澆筑作業之間的時間間隔過長,容易致使裂縫問題產生;其三,連續澆筑作業的時間過長,且接茬處理不到位;其四,高空混凝土澆注時風速過大、暴曬致使混凝土收縮值較大;其五,對大體積混凝土實施澆注時,水化計算不準確,現場對于混凝土在降溫、保溫方面的工作落實不到位,容易致使混凝土內外部溫差過大,從而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
(三)養護工作不到位
如若過早的對混凝土實施養護,將會對其所具有的膠結能力構成影響,從而致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現跑砂以及泛黃等現象。如若對其養護工作落實得較為延遲,則會致使混凝土遭受著風吹日曬的外部環境侵蝕,混凝土板其表層的游離水分快速蒸發,致使水泥缺少足夠的水化水。這會導致混凝土體積出現快速收縮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會致使混凝土早期的強度過底,不能很好地抵抗開裂力量。尤其是晝夜溫差較大的夏、冬兩季,更是應當對混凝土予以到位的養護。
二、控制建筑主體發生現澆混凝土裂縫問題的幾項措施
(一)加大材料方面的控制力度
其一,通過添加高成效的減水劑以及泵送劑來盡可能的降低用水量;
其二,于材料上為其摻加促凝劑。此種方式適合運用早期高強度以及具有高保水性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的即可;
其三,在預防干縮裂縫方面,可以通過適當的對其養護時間進行延長的方式來進行處理。養護材料方面的選取,可以運用粉煤灰水泥或是中低熱水泥等這些具有較小干縮率的種類。對于縮減水泥用量,提升粗骨料含量方面來講,適合選擇石灰巖來作粗骨料。這主要是由于它在收縮以及抗裂性方面的表現皆優越于安山巖跟砂巖等材料;
其四,需要對骨料含泥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這主要是因為,若想令骨料獲得良好的級配,在砂率方面不宜過大。
其五,若想有效降低自身的收縮裂縫的問題跟現象,可以通過運用C3A含量較低的水泥。這是主要是因為,在硅酸鹽水泥熟料當中其C3A具有最大的化學減縮量,通常未C2S的3倍,是C4AF的5倍左右[2]。
(二)注重控制施工工藝
在對較高構件進行澆筑作業時,應當實施分層澆筑。同時,每一次澆筑作業的高度應當將混凝土不離析作為標準。當對建筑主體中的樓板、梁、墻以及柱一并進行澆筑時,應當優先對墻、柱進行澆筑,等混凝土沉實之后,再對梁、樓板進行筑澆。若是樓板跟筑梁一并澆筑時,應當先筑梁再樓板。同時,澆筑進程中需要避免鋼筋、定位筋以及模板等方面出現移動跟變形等狀況。對于澆筑混凝土方面應當填充至鋼筋、埋設物周遭乃至模板之中的內各角落,一定要予以振搗密實。分層澆筑混凝土,應當使其上下層中的混凝土實現一體化。澆筑混凝土進程中,如遭遇高溫、曝曬以及大風的不良天氣,實施澆筑后應當馬上用塑料膜予以覆蓋,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現硬結現象。在大體積混凝土方面,應對澆筑后的混凝土內外溫度進行有效管控。比如內部的最高溫應在70℃以內,內外不之間的溫差不可超出25℃等[3]。
二次抹壓工藝應當依據下述要求實施3遍抹壓:
一,振搗作業后,由于結構及其構件的表面基本平整,僅需要運用木刮桿把留存在混凝土表面的腳印或是振搗作業后依舊不平整的地方進行刮平。同時還應當保障混凝土在虛鋪方面的高度超出實際高度,并且刮平抹平作業的力度應當均勻一致。
二,混凝土收水初凝。此時需要用木抹子對其實施二遍抹壓,工作力度應當家大,將面層之中的小凹坑、小氣泡跟砂眼等予以壓平,保障面層的密實性可以跟底部充分結合。這有助于消除此階段中混凝土收水硬化所致使的表面裂縫問題。
三,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應當對其實施第三遍抹壓。此次抹壓應當比第二遍抹壓的力量再大些,可以將感受覺到混凝土所具有的干塑性作為標準,這有助于混凝土面層進一步達成密實性,可以跟其底部更為嚴密的結合在一起。有助于消除混凝土從初凝至終凝進程中的水硬化裂縫問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整體抹壓的完成時間應當盡可能的控制于混凝土的終凝之前。
(三)養護控制
早期養護有助于避免由于表面脫水所致使的收縮裂縫問題出現,此項問題通常出現在混凝土初期。施工中必須堅持草包或麻袋進行一周左右的養護。應特別注意避免產生貫穿裂縫,出現后要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施工中應以預防貫穿性裂縫的發生為主[4]。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因此說寒冷地區的混凝土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為重要。對于其早期的養護工作來講,主要目的是為混凝土保持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以便實現兩方面的成果,其一就是令混凝土不在遭受不利溫度、濕度以及變形侵蝕等方面的影響,避免冷縮、干縮現象的出現。其二就是促使水泥的水化作用可以順利進行,從而達到設計強度以及抗裂能力的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品質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建筑主體中的現澆混凝土裂縫問題作為建筑工程建設中較為常見的一類質量問題,有必要獲得我們充分的重視,通過剖析此類問題的成因,本文也為其探究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望可以推動建筑工程行業可以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湯浩.混凝土現澆箱梁受力裂縫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4):114-115.
[2]?張坤.現澆混凝土梁裂縫成因檢測與分析[J].山西建筑,2020,46(10):52-53.
[3]?趙琪.建筑工程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防治技術實踐[J].四川水泥,2020,(3):13.
[4]?張文基.建筑工程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防治技術實踐[J].價值工程,2020,39(1):170-172.
(作者單位:宿遷永成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