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勝林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作業質量的監管工作一直是行業最重視的話題,質量監管不僅象征與意味著企業今后的發展能力,同時對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安全建設來說有著決定性意義。面對新時期的發展與對建筑行業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體制,直到今日仍舊頻頻傳出質量監督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利的。建筑工程部門必須加強監督力度,確保每一項環節都能夠做到規范合理、科學嚴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性,切實發揮建筑工程監督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技術管理
引言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持續活躍,在無形中增加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技術管理的難度,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影響了建筑企業的發展。建筑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占據有力的位置,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就要探尋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技術管理的有效策略,提升技術管理水平。完善工程質量技術的監督工作,不僅可以細化監管工作,促進建筑企業的協調發展,而且還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使企業可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1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問題
1.1 材料試件檢測不嚴格
對建筑工程來說,工程所用的試件以及材料都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施工單位實際上并沒有按照有關規定設置入場檢查制度。這一問題的出現源自于許多施工單位沒有予以工程質量監督、材料管理足夠的重視。此外檢驗不及時與漏檢問題也頻繁發生。比如石子、砂、水泥、砌體材料等并沒有根據規定檢測方式進行檢測。混凝土保護層、外窗三性、結構植筋也沒有通過檢驗步驟便應用于施工。當然取樣人員本身的能力素質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檢測有效性。如很多施工單位取樣工作人員都不熟悉委托單如何填寫,沒有按照規范流程進行取樣。這讓試件、送檢材料的真實性成為了無法控制的問題。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與施工單位本身不重視人員培訓有很大聯系。管理人員不了解標準流程,沒有做好材料、施工環節的貯備工作,沒有指定詳細的檢驗計劃。工作人員缺少質量控制意識。施工單位的成本非正??刂品绞絿乐赜绊懥斯こ藤|量。
1.2 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強建設工程生產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但是根據我國建筑工程目前的情況來看,領導沒有認識到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性,造成其監督管理的人員如同擺設,起不到絲毫的監督作用,使監督管理系統也不夠完善,弱化了質量監督的保障力度。不僅無法對施工的行為進行全面性的控制與監督,而且還不利于形成一種完成監督管理體系,無法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無法杜絕偷工減料、違法操作的行為。除此之外,由于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導致打擊違法行為的力度也在逐漸減小,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1.3 實體質量控制問題突出
一些施工單位經常出現違規操作行為,比如偷工減料,這一問題必然會讓工程水平、工程質量直線降低,甚至威脅到工程結構安全。首先沒有嚴格控制硂強度是非常常見的問題,沒有做好水灰比控制、塌落度檢測、沒有結合環境調配配合比、無計量抽測、配合比的測量不準確、沒有做好后續的養護工作都是工程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次施工縫清理、留置不規范。最后鋼筋作業不規范,有時候出現混凝土保護層偏差大的問題。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是因為施工企業缺少質量意識、質量管理體系不合理。
2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的技術管理的有效對策
2.1 樹立執法的權威性,加強人員培訓
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過程中監督工作人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注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首先,通過多種培訓的方式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加以有效的指導,使工作人員可以全面掌握能夠掌握新規范、標準和操作的規程,并且認真地履行。其次,由于監督管理工作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工作人員要擁有足夠的實踐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職業品質,所以建筑企業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渠道,提高工作人員入職的門檻,在招聘的過程中要遵循擇優錄取原則,選擇高學歷,技能強,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作人員,使監督管理工作可以有一個質的飛躍;最后,利用新規范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不僅可以使執法工作順利的開展,還可以樹立起一定的權威,使工作人員可以按照規范和標準對施工流程進行操作,極大的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質量。
2.2 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監督職責
工程質量監督需要從多方向、多層面進行,把握好施工所有細節、所有活動監督需要。結合管理學內容與工程需求,將工程質量控制劃分為多個階段,如事前、事中、事后。其中事前階段的控制重心在于質量監督準備工作,做好項目內容調研與設計方案審核工作,完成質量監督落實與審核,保障工程設計合理性、嚴謹性。事前監督階段中必須重視招投標活動,加強質量監督與市場監督,確保市場競爭能夠體現出公平、公正,保障施工監督能夠獲得最好的狀態。事中階段要注重質量監督方面控制,包括工程驗收、材料選購、施工方案、施工工序,做好詳細檢查,加強設備、條件研究,尤其是人員和材料的調查。確保施工人員和監督部門能夠嚴格履行責任,控制施工標準。事后階段則重點強調驗收質量控制,包括質量評定、初步驗收等內容。
2.3 完善工程質量監督法律法規
隨著社會的進步,各領域的法制也越來越完善,然而法制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永遠沒有終點,總是隨著各行業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地在完善,工程建設領域也同樣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建設領域頒布了《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也在制定頒布、修改補充工程建設強制性技術標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從實際情況看,現行的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法律還存在著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問題。首先,要在法規的可操作性、與現行建筑市場的適應性等方面下工夫,逐步改變目前我國質量法規中存在的籠統、實施依據模糊和跟不上時代發展等狀況,真正使工程質量行為責任制等納入法制軌道。其次,對現行建設工程技術標準體制進行改革,不斷創新,改變技術標準制定中存在編制周期長、審查周期長、出版周期長、修訂周期長的弊端。再次,要使法律修訂過程中質量技術環節與法律專業相適應。
2.4 強化監理的權利和責任
監理制度的實行是工程建設領域的一大進步,監理可以從客觀的第三方角度來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管,對提高工程質量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此,監理在我國的地位應該提高,并加強與監理制相配套的法規政策建設。規范監理市場,避免監理行業步入低價惡性競爭的誤區,引導監理市場進入良性運行軌道,以使監理人員待遇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素質較高的人才進入監理行業。國家可以通過制定政策對監理行業進行規范和約束,加大對違規違紀人員的處罰,使監理人員盡職盡責。加強監理工作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減少建設單位對監理工作的干預,使其職能得以充分發揮。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發展過程中,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監督起著極為重要,不可忽視的作用。要想讓建筑行業更加穩固前進,保證建筑企業具有足夠的生存發展空間,就要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監督,從存在的問題進行著手,不僅可以提高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技術管理水平,創精品工程,還可以保證施工的整體質量,使建筑企業可以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余剛均. 淺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1):3292.
[2]?周婷.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技經濟市場,2018,(10):123-124.
(作者身份證號碼:3426251990032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