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望劭
4月1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全國優秀廣播電視新聞作品名單。總局組織業內專家及廣播電視采編一線代表在全國選送的190件新聞作品中,遴選出21件優秀廣播電視新聞作品。至此,2019年共有84件廣播電視新聞作品獲得總局表彰。
這些獲得表彰的優秀作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準確聚焦主題主線,生動反映新時代偉大成就,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國家精準扶貧重大戰略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現。解析借鑒這些優秀作品的好經驗、好做法,有助于提高廣播電視媒體的內容生產和制作水平。
堅持輿論導向,謳歌新中國偉大成就。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為做好這一主題宣傳,有一大批廣播電視作品熱情謳歌新中國建設偉大成就。這些作品充滿激勵奮進的正能量,積極引導人們堅定“四個自信”,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吉林衛視的系列報道《見證70年·尋找市中心》,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吉林省在城市發展、環境營建、民生改善等諸多方面的變遷和發展。該系列報道以群眾視角去觀察城市建設帶給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實惠,真正體現了發展為人民的初衷,同時也探索了成就報道的新途徑。央視國防軍事頻道的《我愛祖國的藍天·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特別報道》訪談節目,熱情謳歌孕育于革命戰爭年代與共和國同齡的人民空軍。為了捍衛共和國天空的和平與尊嚴,一代代空軍官兵用青春、熱血和生命書寫強軍戰歌,把忠誠和使命鐫刻在祖國藍天的豪情。該節目以正確的輿論導向致敬人民空軍。
聚焦主題主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廣播電視理應擔負起媒體職責,這次有的優秀作品聚焦了脫貧攻堅主題。如央視新聞頻道的《貧困縣如何摘帽》深刻分析了影響貧困縣摘帽的原因以及如何保障脫貧的質量,貧困縣將按照什么樣的程序來摘帽。該專題節目來到貧困縣數量全國第一的云南省調查采訪,用事實回答了這些問題。系列報道《西藏 新墨脫日記》聚焦西藏在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生動闡釋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的深刻意義。
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播電視工作者在新聞實踐中認真落實總書記的要求,用鏡頭和話筒去發現平凡人物的閃光點,去發掘新時代之美。北京新聞廣播專題節目《開往未來的列車》發揮廣播媒體特點,用京張高鐵首發列車指導司機劉春雨,父子兩代用68載光陰守護列車安全運行的青龍橋站站長楊存信和詹天佑的重孫女兒詹欣等人物故事講述京張高鐵的歷史和未來;北京衛視《愛,讓心跳不止》節目報道了一歲八個月小男孩捐贈器官救治6個生命的故事,闡釋了生命的真諦和奉獻的意義。這些作品是傳統主流媒體彰顯主流價值的生動詮釋。
任何優秀的作品必有自身的獨特之處。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作為一種實踐性強的內容生產活動,借鑒吸收是推動其創新創優的重要途徑。廣播電視媒體要以總局表彰的優秀作品為學習對象,積極汲取其成功經驗并將之用自身的新聞實踐,聚焦主題主線,用精品力作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引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