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莘
摘要:在此次疫情防控戰中,廣電視聽作為發布權威信息、引導公眾輿論、穩定社會人心、活躍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和載體,主動作為、迅速出擊,出了一系列硬核實招,取得了亮眼實效。文章盤點梳理戰疫行動中新聞節目、新媒體慢直播、應急廣播、網絡短視頻、廣電5G等發揮的獨特作用,深入分析“五個堅持”與“六大工程”與打贏疫情防控宣傳戰的內在聯系,具體闡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主管部門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的生動實踐。
關鍵詞: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 疫情防控宣傳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是一場突擊大考。在這次大考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戰線能夠迅速出擊、主動作為,出亮點見實效,絕非偶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廣播電視媒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圍繞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事業產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有效提升廣電視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本文盤點梳理戰疫行動中新聞節目、新媒體慢直播、應急廣播、網絡短視頻、廣電5G等發揮的獨特作用,深入分析“五個堅持”與“六大工程”與打贏疫情防控宣傳戰的內在聯系,具體闡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主管部門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的生動實踐。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在戰疫大考中交出亮眼答卷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統計,疫情期間,全國有線電視和IPTV收視總時長上漲40%。以新聞報道、新媒體直播為前鋒部隊,公益廣告、網絡短視頻為輕騎兵,紀錄片、動畫片等優質文藝節目協同作戰,應急廣播系統、廣電5G網絡基礎支撐,廣電視聽全時段、全方位、全媒體播出,排播密集、聲勢強大,營造萬眾一心、堅決戰勝疫情的輿論氛圍。
一、新聞報道和特別節目凸顯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全國省級衛視推出戰“疫”新聞專題、新聞直播和特別節目近百檔,相關節目的網絡點擊量增長近17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播放量增加10倍(數據來源:美蘭德)。在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面前,新聞節目作為事實報道的重要節目形態,第一時間提供權威性和專業性信息,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突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品牌新聞欄目《新聞1+1》《焦點訪談》《東方時空》實時跟蹤疫情動態、邀請專家解答大眾關切問題。2020年1月21日播出的《新聞1+1》率先連線鐘南山院士,證實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引發全國高度重視,視頻網絡點擊量近4000萬人次,成為最受關注的新聞評論類節目。全國各省衛視采用新聞直播、特別節目與科普欄目相結合的形式,多角度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湖北衛視《眾志成城抗疫情》、浙江衛視《李蘭娟今天說》、湖南衛視《抗擊疫情特別時間》、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防控疫情特別節目》、北京衛視《養生堂—疫情防控特別節目》等節目受到廣泛關注。作為重災區的主流媒體,湖北衛視率先在1月25日開始《眾志成城抗疫情》特別節目,傳遞黨中央決策部署,報道前線疫情動態,收視率超過6000萬戶次(數據來源:尼爾森)。北京《養生堂》聯合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策劃推出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引十八講》,節目收視多次位列同時段全國第一,相關視頻全網點擊量突破6.7億。
二、新媒體慢直播成戰疫報道最新穎最亮眼的形式。慢直播是指以馬拉松式全程直播的方式記錄某一事件的節目類型。與傳統電視或網絡直播相比,慢直播沒有主持人、解說詞,沒有鏡頭切換、后期制作,采用固定機位拍攝,真實展現新聞現場。與電視慢直播相比,新媒體慢直播還允許觀眾通過彈幕、留言來發表觀感,豐富了直播語言,更具現場感、互動感。
疫情期間,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頻客戶端開設新媒體慢直播,24小時實時直播武漢“此時此刻”,受到網民關注與喜愛,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網紅”。央視新聞《共同戰“疫”》慢直播,開播以來不間斷持續1000余小時,開創了新聞直播的先河。截至本文定稿時,《共同戰“疫”》慢直播累計觀看人次26億,微博話題“共同戰疫”閱讀量達99.4億。央視頻APP《疫情24小時》慢直播,24小時不間斷播出雷神山建設、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等實時畫面。截至本文定稿時,《疫情24小時》慢直播累計觀看人次1.3億,點贊數221萬,億萬網民通過慢直播以“云監工”“云守望”守護和見證武漢抗擊疫情的努力和決心。
三、應急廣播打通疫情防控宣傳“最后一公里”。全國應急廣播體系關鍵時刻發揮獨特作用,全國“廣播村村響”“農村大喇叭”進行形式新穎、貼近群眾的防疫宣傳,覆蓋無死角、百姓零距離,讓防疫知識聽得懂、聽得進、傳得開。
湖北各縣市“村村響”播控平臺集中策劃推出《村村響健康之聲》《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健康講堂》等專題,通過快板、順口溜、打油詩等方式,普及科學防疫知識,推廣基層防治經驗。重慶啟動應急廣播 “村村響”大喇叭疫情信息應急發布程序,31個區縣通過3.48萬組廣播終端、7萬多個喇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將防控政策、防疫常識改編成詼諧幽默的順口溜、數來寶,用 “土味”方言傳“硬核”道理。河南、陜西、湖南等地改編當地豫劇、秦腔、花鼓戲,防疫知識與耳熟能詳的曲調相結合。貴州、內蒙古、四川、廣西等地的“大喇叭”結合少數民族特色,開展“普通話+民族語言”雙語播報,確保防疫宣傳行之有效。
四、網絡短視頻平臺成疫情防控宣傳生力軍。疫情期間,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異軍突起,不僅流量大幅度上升,其內容價值也得到顯著增強。一是在廣電總局統一部署下,各平臺持續推送以“精彩短視頻 禮贊新中國”作為統一標識的新聞節目、公益廣告和UGC等短視頻。二是主動進行議題設置,通過設置話題等方式,匯聚戰“疫”主題短視頻。抖音“疫情全知道”話題視頻播放總量達162億,“最美醫護者”話題視頻播放總量達111億。三是創新性地以直播答題形式科普防疫知識。在廣電總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下,上線三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普知識”專場直播答題活動。3場直播答題活動曝光超過3億次,觀看人數約3200萬,參與直播答題人數660萬,互動性強、傳播范圍廣,網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療防控知識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五、廣電5G網絡首次亮相并成功運用。在國家廣電總局統籌指揮下,中國廣電網絡協同各地廣電網絡,在湖北戰“疫”主戰場的雷神山醫院以及北京、貴州和陜西等地開展廣電5G建設和應用。一是通過廣電5G網絡向全網直播湖北省抗疫新聞發布會。廣電5G直播技術創新了記者遠程提問等無接觸模式,實現了廣電5G環境下的廣播電視臺、有線電視網絡深度融合。二是為雷神山醫院提供5G網絡服務,不僅可以支持2.5萬人的并發使用,也充分滿足遠程指揮、遠程會診、遠程手術和數據傳輸的需求。三是先后在陜西省西安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北京小湯山醫院、貴州將軍山院區等重點區域實現廣電5G信號覆蓋并成功應用。
牢牢把握“五個堅持”是奪取疫情防控宣傳戰勝利堅實的思想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指導、親自推動,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進一步回答了事關宣傳思想工作的一系列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問題。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戰線在工作中牢牢把握的“五個堅持”是奪取疫情防控宣傳戰堅實的思想基礎。
一是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廣播電視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必須把講政治作為第一位的要求,把忠誠可靠作為第一位的標準。”旗幟鮮明講政治,已經成為廣播電視戰線每個人的共識。全行業深刻地認識到,做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宣傳引導工作,做好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宣傳思想工作,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基礎,“急速72小時”推進廣電5G在雷神山醫院全覆蓋;三批次、180部、2000小時的優秀節目無償捐贈湖北省、武漢市廣播電視……“全面部署、全員戰斗、全力出擊”的戰時狀態出現在廣播電視戰線的各個方面、各個過程、各個崗位。
二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要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堅持政治家辦臺、辦網,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此次疫情防控宣傳中,各級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把黨的領導體現落實到各環節、全過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始終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與人民群眾聯系緊密,直接接觸人民,直接服務人民。”從播出節目內容來看,新聞節目實時報道疫情動態、回應群眾關切,公益廣告普及防疫知識,文藝節目疏解焦慮情緒;從提供公共服務來看,應急廣播打通疫情防控宣傳“最后一公里”,有線電視網絡和廣電5G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提供網絡基礎設施。這些都凸顯了廣電視聽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四是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2018年,國家廣電總局提出“圍繞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發展中的全局性、關鍵性任務,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動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和創新性發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廣電網絡升級改造、廣電創新體系建設和現代監管體系建設,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激發,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五是堅持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行業深入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及時把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轉化為制度機制,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
深入實施“六大工程”是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部署
近年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深入實施“輿論引導提升”工程、“新時代精品”工程、“智慧廣電”建設工程、“視聽中國”播映工程、“安全播出”工程和“管理優化”工程,以工程帶項目,抓重點帶整體。廣電視聽戰“疫”宣傳成效突出,與深入實施“六大工程”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一、深入實施“輿論引導提升”工程,增強了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國家廣電總局提出實施“輿論引導提升工程”,總的目標是引導各電臺電視臺全面創新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不斷提高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宣傳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增強廣電視聽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此次疫情發生后,國家廣電總局每天統籌各省級衛視和重點網絡視聽平臺調整節目編排,指導開辦專題專欄,減少娛樂性節目,加強疫情防控報道。
二、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提高了疫情期間精品力作的創作和供給能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廣播電視總局推動開展公益展播活動,先后為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提供180余部優秀電視節目、動畫片、紀錄片、廣播劇的播出版權,社會反響很好,顯示出了近年來持續實施“精品工程”的成效。在疫情防控期間,廣電總局一方面積極推動戰“疫”題材節目創作,短時間內一大批戰“疫”題材的優秀作品廣泛傳播,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過打贏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這場硬仗,健全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生產創作的一系列制度保障措施,全面提高行業視聽精品創作生產能力。
三、深入實施“智慧廣電”建設工程,提升了網絡支撐能力和媒體智慧化水平。國家廣電總局將“智慧廣電”建設作為事關全局的戰略引擎,加快建設智慧廣電媒體、網絡、公共服務、產業生態,加快行業優化升級。經此一“疫”,廣播電視在媒體深度融合上有新突破,在全國有線電視整合和5G建設一體化發展上有新突破,在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水平上有新突破。全國數字應急廣播系統四級聯動成為防控宣傳工作中一大亮點;廣電5G在湖北、北京、貴州、陜西等地快速落地;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網電視平臺、IPTV發揮智慧大屏、家庭場景優勢共同戰“疫”。
四、深入實施“視聽中國”播映工程,增強了走出去實效,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國家廣電總局發揮廣電對外傳播優勢,緊緊圍繞總書記關于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組織部分省級衛視和網絡視聽機構精選優秀抗疫主題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進行多語種譯配后,多渠道在海外推廣播出。在“中國上半場、世界下半場”的全球疫情防控戰中,組織制作“守望相助,共同戰疫”中外聯合抗疫系列短視頻,在意大利、韓國、伊朗等國新媒體平臺陸續推出。
五、深入實施“安全播出”工程,增強了重大突發事件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電總局統籌保障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內容安全、播出安全、設施安全、傳輸安全;在繼續做好傳統廣播電視領域安全播出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網絡視聽、IPTV等的安全播出和監測監管工作,積累了安全播出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經驗。
六、深入實施“管理優化”工程,推動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治理全面提質升級。實施“管理優化”工程,總的目標是完善制度、健全體系、強化執行、提高管理效能。疫情發生以后,廣電總局將實施“管理優化”工程與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項目建設等結合起來,為防疫情保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密切關注、及時對接國家應急管理、公共衛生防疫等法律法規修訂,及時總結在抗疫斗爭和管理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把這些成熟的經驗和做法體現在國家層面立法中。另一方面收集梳理廣電總局相關部門和地方廣電部門的有效舉措和經驗做法,提煉上升為制度性政策,不斷將管理經驗轉化為治理效能。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產生階段性變化。在戰“疫”大考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接下來,還要堅定不移地高舉旗幟、履職盡責、守正創新,推進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和復工復產之后的經濟社會發展宣傳,推進新形勢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作者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
欄目責編:邵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