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心悅
摘要:都市現實題材電視劇已成為受眾較多、制作較為成熟的電視劇類型,在反映社會現狀、傳遞時代精神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獲得較高收視率的同時收獲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安家》作為2020年的開年之作,收視率一路飆升,但質疑的聲音層出不窮。文章從話題選取、情節設置、人物塑造等角度對這一類電視劇兩極分化評價的原因進行淺析。
關鍵詞:都市現實題材 人物形象 情節設定 價值導向
新時代背景下,一大批立足當下、聚焦社會問題、關注平凡人生存現狀和精神狀態的都市現實題材電視劇在熒屏上呈現。過去的2019年,從關注教育話題的《小歡喜》《小別離》《少年派》到直面原生家庭問題的《都挺好》,都收獲了相對較高的收視率和良好的口碑。與此同時,也有包括《精英律師》《幕后之王》在內的一大批電視劇在收視率不低的情況下被觀眾所詬病。
2020年初,安建執導的“爆款劇”《安家》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首播。該劇由孫儷、羅晉主演,講述了安家天下房產中介總部銷售房似錦空降上海靜安門店,與原店長徐文昌和其他員工一起買賣房產、服務客戶的故事,生動描繪了平凡人的生活百態。《安家》播出后收視率曾一度達到3.5%,CSM59城數據中幾近《人民的名義》創下的單日最高6.7%的收視率;在微博等網絡平臺也頻上熱搜,但豆瓣評分僅有6.1分,甚至被主流媒體“點名批評”。這一現象并非偶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精良制作保證“高收視”
《安家》的熱度之所以居高不下,在話題選擇、人物塑造和細節刻畫等方面都經得起推敲。制作團隊用心觀察,選取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房地產行業,不失為一大突破。相較于關注律師、醫生等高技能職業而言,這一行業更為親民。編劇與演員深入角色原型的生活與內心世界,為觀眾還原出最真實的人物形象。
話題選取匠心獨運。《安家》圍繞一群性格迥異的房產經紀人的故事展開劇情,可劃分到話題劇范疇。話題劇指的是針對社會上的某一熱點事件或現象而制作的電視劇,其本質是對社會熱點話題的消費,同時還承擔著價值引導的社會功能。《安家》全方位展現了房地產銷售人員的工作日常、銷售技巧和行業中的爾虞我詐,對于行業的刻畫可以說是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又一次回歸。
如果只是對單一行業的工作日常展現,不足以使本劇富有如此豐富的討論空間,房子不僅是一方居所,更是一種與安穩生活、血脈親情聯系起來的紐帶。居無定所,何以謂家?鋼筋混凝土筑成的空間是維系家庭關系的橋梁、孩子上學的“剛需”,是在城市里奮斗的人尋找歸屬感的地方。起早貪黑賣包子的老嚴夫妻,用一生積蓄全款給兒子買房步步退讓加兒媳婦的名字,為的是小輩感情和睦;宮蓓蓓夫妻賣舊房換學區房和為兒子學習搬家的蘇媽媽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就連背信棄義的飼料大王林茂根,買老洋房也是打著“為了找回丟失的自尊”的旗號去滿足自己無限膨脹的虛榮心。劇中每個人對于房子的渴望,都包含著普遍而又獨特的個人訴求,這一點是引發觀眾共鳴的關鍵,也是話題劇的獨特魅力所在。
除關于房產的普遍話題外,編劇還別出心裁地加入了買賣老洋房的故事情節。房似錦的上司翟云霄派她空降靜安門店的初衷,是為了搶走徐文昌手中上海老洋房的業務。老洋房建筑精美歷史底蘊深厚,被稱為“萬國博物館”,是中西建筑文化的見證。不論是老洋房本身,還是買賣老洋房過程中的人和事,對觀眾而言都耳目一新。
人物塑造豐滿立體。典型的人物塑造能有效推動情節發展。都市現實題材中的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是真實,避免“主角光環”的出現。真實是電視作品的內在核心要素,貫穿于人物形象的始終。《精英律師》中的女主角戴曦,人物設定是一個沒有文憑的法律專業的肆業生,但誤打誤撞去到男主角羅檳的知名律師實習,對專業律師指手畫腳、歷練多年的資深律師也不及她化解危機的能力。如此脫離實際的人物和情節設定,與現實脫節。
《安家》中的人物真實且立體,每一個人物不只有一個身份,不只持有一個立場。主要人物房似錦的人設較為符合她的成長軌跡:工作中兢兢業業、雷厲風行,時刻踐行著自己的名言——“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她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初來乍到與王子健搶單與同事產生隔閡,面對徐文昌的深情告白無所適從……種種表現都找得到源頭——她不曾被原生家庭所善待,沒有親密關系的體驗,忍饑挨餓長大使她深知自立自足的重要性。
同樣,在對次要人物的描畫上,編劇和導演也十分用心。婁山關憨厚老實、孝順父母,但把徐文昌的車胎扎壞后選擇隱瞞;工作冒失,和王子健一起帶客戶看房時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行為。朱閃閃雖然業務能力差且嬌生慣養,但她有顆善良的心。房似錦生病,閃閃替她發傳單,還細心地改為自己的電話號碼只為房店長安心養病。
創作者力圖使人物行為均放置于具體的生存環境中,使人物塑造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落地生根。劇中每個人物都不完美,但正是這種瑕疵,才是符合這個時代且源于現實生活的立體人物。
細節描寫精益求精。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的確立離不開對細節的真實再現,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生活環境的逼真與否靠的是對生活細節的準確把握,經過編劇和導演的再次加工提煉展現到熒屏上。
《安家》中對于房地產行業的真實再現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對細節的處理。位于安家天下兩側同為房產中介的阿拉丁和小紅帽,每天都會喊著口號跳槽,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于全國各地的中介公司。王子健作為店內的金牌銷售,定期都會對客戶進行問候并與其保持密切聯系,話術十分講究。此外,物業經理強找各種名頭實為向房產中介收取保護費的行為也不失為一種黑色幽默,各種細節的描寫使得安家天下這個門店充滿了“生命力”。
過猶不及導致“低口碑”
作為一部都市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安家》以視覺和感官的精致化去吸引觀眾的心理和情感認同,故事豐富、矛盾沖突過于夸張和密集。相較于同時期開播的《完美關系》,《安家》沒有簡單粗暴地將行業敘事作為男女主角愛情故事的背景,但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家庭倫理劇、情感劇的俗套中。
情節設定落于俗套。《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原劇定位清晰準確,圍繞女主角三軒家萬智賣房子的故事展開,主題側重于通過賣房過程對日本社會各階層人群的生存圖景進行描繪。編劇對劇本進行了本土化的二次創作,在保留賣房劇情的基本架構后,將限購、育兒觀差異、代際關系等我國家庭特有的元素融入故事情節中,成為了集“行業劇+家庭倫理劇”“行業劇+愛情劇”等多種類型為一體的都市劇。男女主角“不可避免”地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房母潘貴雨霸道兇悍,將女兒當作賺錢的工具,無下限地進行壓榨。
這樣的翻拍并不討巧。近年來,觀眾更多關注的是自我成長、家庭關系,因此有關原生家庭問題的探討成為新熱點,《歡樂頌》《都挺好》《我的前半生》等一系列電視劇均涉及這一話題,無一例外地揭示了原生家庭的“惡”,《安家》亦是如此。房似錦從未真正與母親決裂,一次次地被潘貴雨糾纏要錢,如此盤剝女兒的房母本不應被寬恕,但編劇繼續安插“大團圓”式的結局——長輩病重、哭訴懺悔、獲得子女原諒。
在劇情的后半段,爺叔(謝亭豐)的故事也讓觀眾大跌眼鏡。小寶并非爺叔的親生兒子,生父當年為救他而去世。小寶查出白血病急需一筆巨款救命,爺叔有意賣掉親生兒子的婚房遭到拒絕;而后鋌而走險詐騙客戶意向金,為了報恩一家人形同陌路。“落難式”的情節安排強行喚起觀眾同情,觀眾“被迫”認同了劇中主人公的做法,但這與現實題材所追求的真實相去甚遠,充斥著滿滿的俗套。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創作團隊對于原生家庭、中國家庭關系等話題的選取,對于“現實”進行了“狗血的戲劇化”,一味地迎合市場喜好,使得都市現實題材電視劇成為了被收視率裹挾的產物。
矛盾沖突過于龐雜。松弛有度的故事情節在提高觀眾對故事體驗程度的方面非常有效,“余波”的設置使觀眾在一個矛盾沖突爆發過后有“喘息、消化”的機會。《安家》的矛盾沖突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吊足觀眾胃口的同時也使人“審美疲勞”。
導演安建在采訪中講到:“房似錦背后集結了五六個店長的故事,所以她是一個沖突的極致。” 的確,房店長遇到的困難與沖突全部來源于現實,但一個“集沖突之大成”的角色,典型性被削弱了不少。換個角度思考,是否只有歷盡千帆的人才具有所謂的戲劇性?現實生活也有平淡的一面。
除此之外,門店內的所有人都有的獨立故事線:王子健貸款買車卑微求愛成備胎,閃閃恨嫁遇人不淑終與王子健修成正果,老謝為報救命之恩妻離子散,985(魚化龍)屢次成為職場斗爭的“棋子”,小婁替房似錦出頭被開除……加之買賣房屋過程中的大事小情,都集中在一個小小的中介門店內需要解決,即調解夫妻關系和鄰里關系、解決升學問題、下一代的興趣培養等,為了加強矛盾沖突與戲劇性,中介公司承載了太多“莫須有”的功能。與其面面俱到,不如深度挖掘與房產中介相關的行業故事。
價值導向失之偏頗。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藝術形式,電視劇在創作時應有明確的立場與價值導向,有關法律法紀、道德倫理的問題態度要是非分明。《安家》引起爭議的原因之一可歸結于創作者傳遞的主流價值觀模棱兩可。房似錦空降之初,在王子不知情的情況下提前帶他的客戶老嚴夫妻去看房,找來房托促使成交。領導搶走下屬資源,雙方針鋒相對,房似錦美其名曰“打破店內原有的生態平衡”;為了將房產賣給“期貨夫妻”設局促使鄰居搬家。諸如此類的劇情設置,向觀眾傳遞了十分片面的職場文化——不擇手段、本末倒置。
前文提到的老謝為報救命之恩犧牲自己家庭的利益與幸福,編劇刻意將老謝的妻子設定為一個彪悍暴力的女人,企圖將老謝的行為“合理化”,當為敗筆。如今的主流價值觀已不再提倡“舍小為大”“舍我為己”的犧牲奉獻精神,且老謝的故事完全有更合理的解決方式,浮夸的劇情設置不但無法突出人物性格特點,反之還映射出一種極端的價值取向,有些本末倒置。都市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價值觀模糊不但會對觀眾造成錯位、混亂的影響,長遠來看也會影響這一類題材的創新與發展,弱化其中所承載的人文內涵價值。
結語
綜上可見,都市現實題材電視劇越來越能敏銳、準確地捕捉到大眾話題并將其搬上熒屏,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再是單一的臉譜化。若要真正創作出經得起推敲的高水準電視劇,制作人應進一步深入觀察生活,合理設置劇情,由表及里、由內而外地觸動觀眾、引發共鳴,傳遞向上的生活態度及正確的價值觀念。(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欄目責編:楊剛
參考文獻:
1.《分類歸檔: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http://www.tvtv.hk/archives/category/dianshiju,2020/03/27。
2.秦俊香,張蕊:《話題消費與價值引導——話題劇的創作與接受簡論》,《中國電視》,2019(12)。
3.徐書捷:《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情感敘事及其認同建構研究》,《中國電視》,2019(4)。
4.[美]大衛·霍華德·愛德華·馬布利著,鐘大豐、張正譯:《基本劇作法》,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