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樹林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技術逐漸應用于影視創作中,輔助影視工作者完成各種炫酷的特技鏡頭,為人們營造一種良好的視覺感受。數字技術能夠幫助影視創作人員更加出色地完成戰爭、神話、科幻等題材的影視作品,滿足現代人們對于影視作品的多樣化需求。文章主要對數字技術在影視空間造型上的完美呈現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數字技術 影視空間造型 完美呈現
影視創作中對數字技術進行應用,能夠帶給觀眾以嶄新體驗,為人們的視覺審美增添藝術價值。實踐過程中,相關創作人員需結合影視作品要求,對影視畫面、色彩、空間、立體結構、場景平面、人物造型、道具等進行系統化設計,處理好景和景之間的節奏、光源、色調、氣氛、聲效及層次關系,從而最大限度凸顯數字技術在影視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價值,使影視作品的空間造型更上一層樓。
數字技術發展概述
數字技術屬于一項綜合性技術類型,是電子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的重要產物,融合了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多種元素,在存儲和運算過程中需借助計算機對信息進行解碼和壓縮,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數碼技術”。19世紀末,該技術主要在工程科學領域進行應用,到了上世紀40年代中期,數字技術在軍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此也促進了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1977年,《星球大戰》影視作品的誕生意味著數字技術已在影視作品創作中進行應用,此后又產生了一系列依靠數字技術制作而成的影視作品,如《侏羅紀公園》,整個影視界都為之震驚,同時也標志著數字技術即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現階段,數字技術在影視作品創作中應用尤為普遍。對于影視藝術來說,數字技術的意義不只能夠對人們的思想進行精準表達,同時還能確保影視作品制作過程的便捷性和流暢性。影視作品制作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對數字技術進行應用,大幅度減輕了影視創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為影視作品增添了藝術價值,使作品的空間畫面更加逼真、清晰,色彩更加絢爛,滿足了現代人們的影視審美需求。
影視作品空間造型的表現手法
透視規律。電視和電影畫面都屬于二維圖像,但通過調整攝像角度并選取不同的景別,往往能夠實現三維效果,從而為人們營造一種具有縱深感的立體化空間。正常情況下,被拍攝物體和攝影機之間的距離越近,畫面的景別就越小。不同景別為觀眾呈現的內容各不相同,通過景別之間的優化組合,能夠對影視作品的畫面節奏變化進行控制,推動劇情發展。在對景別進行選取的過程中,制作師通常需對觀眾的審美需求進行考慮,通過數字技術能夠分別拍攝主體、前景和后景,之后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將上述畫面進行組合,避免了畫面之間的相互干擾,從而讓后期制作師對單獨的畫面進行細致處理,更好地滿足影視作品需求。
影調和色彩。影調和色彩對于影視作品空間造型的塑造很有幫助,結合人們的生活經驗,不同的色彩往往能帶給人們不同的印象,長此以往還會形成對該色彩的特定情感,從而展開與該色彩相關的種種聯想。制作師在對一部影視作品進行創造的過程中,也會形成一種與該作品主題相關的情感傾向,而在對畫面內容進行表現時便可選擇某種色彩來表達,通過對色彩的合理應用,將作品的整體氛圍和主題展現出來,使畫面具有更強的感染力,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鏡頭組合。不同鏡頭之間的有效銜接能夠形成完整的段落和場景,導演可根據不同的電影主題和想法對鏡頭進行拼接,從而更加精準地表達思想主題和畫面含義,但不管鏡頭如何組合和剪輯,都要緊緊圍繞導演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展開。由于時間的變化及現實場景的差異,在對鏡頭進行重拍時,不同鏡頭之間的起幅和落幅難免存在差異,通過數字技術能夠將這種差異縮小,使兩者進行緊密融合,避免使觀眾形成跳躍感,而這也充分凸顯了數字技術的獨特魅力。
對素材的合理安排。在對影視作品空間造型進行塑造的過程中,制作師還可通過對素材的合理安排來實現,實踐過程中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即鏡頭和演員,鏡頭調整主要包括其運動途徑、拍攝角度、機位等;演員調整主要依靠演員的演技對人物內心活動、性格等進行精準刻畫,通過對素材進行合理安排,能夠對環境氛圍進行有效渲染,產生良好的審美效果。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相比于鏡頭調度,制作師對演員的調度難度通常較大,特別是在場景較大、演員眾多的情況下更難以實現上述目標,因此一般都依靠鏡頭調度對空間造型進行打造。
數字技術在影視空間造型上的完美呈現
數字技術創新了影視空間造型的視覺形象。第一,數字技術能夠將不同現實場景進行緊密銜接。數字技術的實際應用使得影視作品的空間造型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視覺形象方面,數字技術能夠使影視作品的畫面造型更加豐富,且可更加靈活地組合現實場景,同時還能形成虛擬場景和形態,進一步拓展了影視空間造型的主體表現力和表現領域。
例如,影片《海王》開頭鯊魚和男主的對話,并為了擁護男主撞向玻璃的鏡頭讓人嘆為觀止。與此同時,在三維技術的輔助下,動態空間表現也變得更加炫麗。例如,亞瑟帶著酒醉的父親開車沿山路行駛的一幕,鏡頭先是給到父子二人,之后隨著亞瑟轉頭鏡頭開始向亞瑟面部推進,接下來就是全景的海嘯撲面而來,遠處海浪也布滿水氣和煙塵,在視覺上給觀眾以虛幻朦朧之感。在后期制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在不同鏡頭之間進行流暢制作,任務艱巨。最后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與數字技術的貢獻密不可分,其在影視作品的后期制作剪輯過程中能夠起到妙筆生花的作用,使作品空間造型、畫面更加豐富,從而會使觀眾產生全新視點,通過不同場景和鏡頭之間的微妙組合,形成全新的視覺變化。除此之外,數字技術還能對拍攝于不同環境的鏡頭進行組接,使之與現實場景進行融合,從而帶給觀眾以特殊的視覺體驗。
總之,數字技術的應用突破了鏡頭的傳統組合原則,鏡頭之間不再是生硬拼接,而是將不同地點、不同時間背景下的鏡頭進行完美銜接,使之形成新的畫面,最終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這些都是非數字環境下無法實現的目標。可見,將數字技術應用于影視作品創造當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二,數字技術能夠為人們展現虛擬場景。虛擬現實主要借助計算機和數字特技共同生成的系統,能夠從聽覺以及視覺等多方面入手,為觀眾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影片制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對不同場景進行創造,吸引觀眾的目光,將其帶入指令地帶,仿佛自己也成為了畫面中的人物,經歷了眼前的一切。例如,電影《阿凡達》借助表情捕捉設備和虛擬攝像機,為觀眾營造了一個夢幻空間,雖然這些都不是新技術,但在經過一系列特殊改造和處理之后,能夠將這些技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在這部影片當中,虛擬場景占據60%以上,為了增強虛擬場景中人物的表現力,通常需從真正的表演者身上獲取經驗,之后再借助數字技術進行細微處理,借助表情捕捉系統對面部表情變化進行捕捉,之后將這些信息輸入電腦軟件,賦予到影片角色身上,這樣才能帶給觀眾一種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其跟隨著影片中人物的表現而產生不同的情感效應。
數字技術使影視空間造型產生了全新的藝術美學。隨著影視行業的不斷發展,影視行業已不再流行對平民化演員進行應用,而是在努力培養一批善于思考表演且具備演員天賦的演員,他們不僅只是依靠動作、表情、姿勢吸引觀眾注意力,而是能夠真正對“表演”二字進行思考。以卓別林為例,他是著名的喜劇大王,其在大熒幕上經常會對小人物的生活常態進行表演,通過自己夸張的表情及獨特的動作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喜劇風格。
電影的敘述語言如燈光、攝影、造型、美術等,為藝術美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對電影的敘述語言進行表現的過程中,無論詩歌還是繪畫,都屬于反現實的美學思想,但數字技術卻能夠對美學發展進行引領,為影視藝術美學提供新的發展方向。
在蒙太奇思想的引領之下,在膠片影像處理的基礎上,數字技術的實踐應用能夠將拍攝對象結合不同的動作、功能等進行單獨拍攝,之后再結合導演的要求將這些畫面進行有機組合,從而形成特定的影視體裁,使長鏡頭和蒙太奇真正實現共存,產生全新的藝術美學。
總之,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使得長鏡頭和蒙太奇之間的理論界限越來越模糊,而這對于兩者的融合很有幫助。正是因為兩者的有效融合,才能推動影視作品的空間影像朝著真實性方向發展。
數字技術賦予影視空間造型以真實感。由于數字技術融合了多種視聽語言,因此也實現了對影視美學的有效拓展。電影自誕生以來,人們就一直積極進行影視語言的探索,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之后,人們對于電影語言已形成了更加系統全面的了解。
在電視和電影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與科學技術密切關聯。特別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影視作品的制作方式和思維與數字技術的結合日益緊密,使得人們對于影視作品的真實性有著更高的要求。對于影視作品,不僅僅只是簡單審美,更是一種高層次的審美體驗。在數字時代背景下,電影的制作不僅只是供人欣賞,更是為了使觀眾在觀看作品之后獲得身心上的愉悅,同時還能使內心情緒得到宣泄。
對于當前的影視作品來說,數字特效是對以往電影特技的拓展和延伸,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一種非凡效果,從而讓人們在短時間內信服,從本質上來看,這也是影片風格的轉變。很多人認為將數字技術應用于電影創造過程中,將會使影像遠離真實,這主要是因為依靠特技而形成的電影動作很難讓人信服。但實際上,數字技術的應用往往能夠提高影像的真實感,同時也能使電影更加完整,加快影視美學的真實性回歸。
例如,電影《瘋狂的外星人》主要借助動作捕捉技術來完成。另外,影片設計當中還出現了很多高難度的特技鏡頭,實現了特技鏡頭和實景鏡頭的有效融合,不僅使畫面語言更具沖擊力,同時也能夠帶給觀眾一種真實感。之前的《霍比特人》《猩球崛起》等都對動作捕捉技術進行了應用,《瘋狂的外星人》這部電影不僅對這一技術進行了應用,且用得不留痕跡,讓觀眾幾乎無法察覺到特效的存在,這便是數字技術的高明之處。例如,影片當中外星人從皮膚到動作,甚至連身上的褶皺都能做到不留痕跡,很多高難度的動作也做得毫無違和感。再如,在李易峰主演的電影《動物世界》中,很多驚險刺激的動作都是依靠特效完成,很多戰斗更是驚險刺激,影片通過快節奏的方式產生了一種別致的特效效果,情節出人意料,又十分乖張。可見,通過數字技術在影視作品創作中的實踐應用,能夠將現實生活中少見的情節在電影畫面中進行生動自然地演繹,從而使觀眾信以為真。這不僅對影片的畫面語言進行了豐富,且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具有重要作用,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覺享受。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影視作品制作中,高科技的引入很有必要,它推動了我國電影行業發展更上一層樓,實現前所未有的變革。現階段,數字技術在影視作品制作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也能產生良好的藝術視覺效果,更加滿足現代人們對于影視作品的多樣化需求,對于我國電影行業的穩定發展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
欄目責編:楊剛
參考文獻:1.李勇:《數字技術與電影空間——由奧斯卡攝影獎入圍影片看數字技術對電影空間的影響》,《當代電影》,2016(6)。
2.艾小群,馮守哲,吳振東:《數字化技術影響下的空間形態構成研究思路與實踐芻議》,《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
3.蘇凱,張亞斌,咸麗楠:《VR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創新、趨勢》,《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
4.黃志斌,張群力,黃 俊,蔣 輝:《數字建筑形態創建中的幾何方法——經典二維不可定向流形在E~3中的浸入》,《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