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花
“我買的是第二期,搖號太不容易,搖了好多次,把我們全家人都動員起來了。”說起自己兩年前買到手的房子,鄭先生依然感慨萬千,他買到的是當時杭州西湖區的網紅樓盤。
對于大多數中國老百姓而言,買房不是小事,大半生的積蓄投在里面,必須慎之又慎。去年底,當期盼已久的新房交付時,鄭先生就請了專業的驗房師來幫助自己驗收,而驗房的結果卻讓他接房的喜悅一掃而空。
“發現房子不少地方都有空鼓,門廳、客廳、次臥、廚房都有,最大的面積達到了3平米。”
在驗房師的協助下,鄭先生手持專業的驗房報告向西湖區質安監站進行了投訴,幾經周旋,開發商及時對房屋進行了整改,事情算是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為鄭先生提供驗房服務的周冬坤(化名)在淘寶上經營著一家中小型的房屋監理公司,專門提供商品房、二手房和房屋裝修的第三方質量監管服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給房子找“茬”的人。
凌晨5點,當晨曦的薄霧在都市的高樓間縈繞,整座城市還徘徊在將醒未醒之間時,周冬坤已經提著自己的工具箱出門了。
他的目的地是蕭山區一個新交付的樓盤,業主是一個外地來杭州工作的年輕人,奮斗8年的積蓄剛夠交首付,而對于即將到手的新房不找個懂行的人來驗一驗,心里始終覺得不踏實。

一進門,周冬坤就環顧四周,80多平方米的房子,表面上看毫無異樣。然而,對于專業的驗房師而言,每一扇門、每一扇窗、每一面墻、每一處犄角旮旯,都蘊藏有各自的“旋律”。
入戶進門,在房門一啟一合的瞬間,于門和框的摩擦聲中,他就能診斷出結果,“門和門框距離太近,影響門的使用壽命。”
從客廳到陽臺、從衛生間到廚房,每檢查一處,周冬坤都會敲敲打打,看看聽聽,每發現一處問題,他就會詳細地記錄在驗房報告上,并用紅色的膠帶貼在有問題的地方作為記號。密密麻麻的紅色膠帶貼滿屋想必是開發商和業主最不想看到的景象。
一個多小時后,他檢查出了“大門存在質量問題”“衛生間有漏水的隱患”“衛生間排風扇不排風”“陽臺的墻面有脫落的風險”幾處問題。
“摸、聞、聽、看、量、試”,幾乎每一個驗房師都會有一套自己的驗房秘籍,摸墻壁的凹凸點和地磚拼縫是否平整,聞室內是否有異味,看陽臺或者窗戶是否預留了走水的小孔,量室內面積、甲醛濃度,試屋內的水電……
而為了完成這一套流程,周冬坤總是隨身帶著一個沉重的工具箱,水平尺、濕度計、驗電器、空鼓錘、激光測距儀、伸縮檢測鏡等排列其中,這些神兵利器都是他從十幾年的從業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十幾年以前,周冬坤還是一個樓盤的銷售人員。
“買把小菜你都還要看一下質量呢,但是房子你完全不懂,根本不知道它的質量好壞。”
那時,他發現有些業主:驗水,找來水工;驗電,找來電工;驗裝修,找裝修工……沒有人可以一次性做完全套的驗收工作。周冬坤看到了這方面的市場需求,動了心思。他辭掉了之前的工作,開始做起了獨立的第三方裝修監理及收樓驗房工作。
驗房師,在美國、加拿大作為一個職業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美國驗房師行業管理非常成熟,美國認證協會(ACI)長期與相關行業協會聯合,面向全球推出的驗房師專業認證考試,代表了當今職業資格認證的國際水平,得到了WTO成員國的政府、教育部門及各大公司的廣泛認可,具有很高的國際權威性。并且在美國,超過90%的業主在買房時都會聘請一位專業的驗房師作為自己的參謀,驗房師甚至會參與房屋的定價。
但是,驗房師作為一個新職業概念,在2006年之后才開始出現在中國,且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
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創業初期,外行人周冬坤其實并不懂得如何看房。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中國,驗房師這個職業的入行門檻很低,幾乎可以說是沒有門檻。但真正做下來才發現,要在這行活下來并不容易。
周冬坤接到的第一單生意是朋友介紹的,一位朋友的朋友裝修后屋內水管不通水,想找人查驗水管問題,于是找到了周冬坤。
生意有了,但驗水應該怎么驗,周冬坤心里并沒有數,他事先請教了搞裝修的朋友,還借了一臺驗水的水壓機。
驗房當天,周冬坤向業主介紹自己是驗房師,業主卻只當他是驗水管的師傅。當周冬坤像模像樣的將水壓機架好,接在水管上。不到十平方米的衛生間內,業主一家三口圍著他看,本來就緊張的周冬坤,額頭上滲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
他按下開關,沒反應,再試了一次,還是沒反應,反反復復足足折騰了一個小時。他實在想不出什么說辭來搪塞,當場就退了錢并不斷地和業主道歉,“當時恨不能有個地縫可以鉆進去。”
技術不過關,自然接不到生意。開始的那幾年,周冬坤的驗房生意一直沒有什么起色,家人也開始漸漸不理解起來:“網上那么多驗房攻略,別人為什么一定要請驗房師啊?”
“所有人都會擦皮鞋,但專門的擦鞋匠還是會有生意!”周冬坤始終堅信,驗房師是以消費需求驅動的行業,一定可以大有所為。他開始充實自己,水電工程學、室內裝修、土木工程學都一一撿起,還利用業余時間到建筑工地去實地學習。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4年后。
那段時間,周冬坤在貼吧、論壇上發布了大量的廣告帖,有一批從香港到杭州買房的業主主動找到了他,一連驗了十幾套500平米以上“豪宅”的毛坯房。周冬坤服務細致到位,這批香港業主又繼續聘請他為房屋的裝修做監理。
在那之后,他在淘寶注冊了自己的店鋪,生意開始慢慢步入正軌。
開發商建好一套房子,驗房師來指指點點,最終貼滿一屋問題,這兩者似乎天然地站到了對立面。
2019年12月20日,武漢漢陽區新城錦堂小區,驗房師王鵬剛行至小區門口,3名身穿制服的男子手持甩棍將他打倒在地,血流不止。而王鵬所在的公司,僅這一個月就有4名驗房師被打,這件事被迅速拱上了當天的微博熱搜。
周冬坤倒是沒遇到過這樣極端的現象,但剛入行時,也遇到過小區的保安攔著不讓他進小區的情況,還被小區的保安拿著警棍驅趕過,經常是在小區門口放下工具箱,給業主一通電話的功夫,工具箱就被小區物業收走了。后來也遇到過一些開發商暗中賄賂的情況,“可是,我沒有放棄說實話。”
而這兩年,會有一些開發商找到周冬坤,不是暴力阻止也不是暗中賄賂,而是請他和他的團隊到建筑工地進行質量監理。
一般進行這樣的項目監理,驗房師在建筑工地一蹲就是半年,甚至幾年,從建筑材料到建筑工藝都在驗房師的眼皮子底下進行,驗房師在監督工程時和監理又有所不同,他會從業主的角度去關注類似于要不要預留排水孔、插座的位置是否方便生活等等居住細節問題。
《商界》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開發商業務在驗房公司的業務占比呈上升趨勢,已經逐步超過個人業務。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高端監理公司,其業務比例甚至可以達到9(開發商):1(個人業主)。
驗房師行業的頭部企業幾乎都是憑著為個人業主驗房起家的,并在此基礎上尋求變化與突破,一方面,布局面向開發商的過程監管服務,完成了從2C到2B的轉換;另一方面,不斷地拓展新的業務,加入了個人裝修監管、甲醛治理等新項目,并且加入大數據,使用黑科技提升用戶的體驗感。
這一天,周冬坤一共驗了5套房子,中午飯也只是在車上急匆匆啃了個面包。
晚上8點,城市早已霓虹遍地。周冬坤來到他今天的最后一個客戶處,這已經是他第N次來到這里了。周冬坤幫助這戶業主進行裝修全程監理,他需要跟進每一個裝修步驟,直至完工。
近幾年,周冬坤經營的監理公司業務幾乎都處于飽和狀態,有很多客戶都是老客戶介紹來的,因為他驗房細致,后續服務也很到位,“驗房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找出房屋的質量問題,很大程度上還要協助業主解決問題,這才是驗房師這個行業競爭力的所在。”
雖然,驗房師在中國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但在周冬坤看來,這個行業的存在感依然很低,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找驗房師,而是根本不知道有驗房師的存在,整個行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但只要還有買賣雙方對于房屋質量存在嚴重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那么鑒定機構就有存在的價值,驗房師這個行業未來成長的空間還很大。
現實中,人們對于驗房師的認知度到底有多少?
《商界》記者在重慶的核心商圈隨機采訪了10位路人,回答竟然是清一色的不知道、 不清楚……
2011年,國內首批有資質的“房屋查驗咨詢師”誕生,由人社部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頒發職業培訓證。
2015年,教育部高職專業目錄中出現了一個新專業—房地產檢測與估價。但2016年以后,驗房師資質又被取消,如今有據可查的資質頒發機構是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而中國驗房師行業協會的官網則在2013年已經停更。直至今日,驗房師仍然沒有列入國家職業目錄。
正是由于職業標準不明確,造成真正專業化的驗房師存在大量的缺口,《商界》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至少要20萬以上合規專業的驗房師才能夠滿足基本市場需求,但現在全國這樣的驗房師還不足1萬人。
一方面,專業的驗房師奇缺,另一方面,這個行業卻魚龍混雜。
有些人只是在建筑工地上上了幾天班就堂而皇之地打出驗房師的旗號開始招攬業務,更有裝修公司將驗房作為招攬客源的手段,免費送業主驗房業務,以獲得客人的個人信息。
總之,驗房師這個行業的競爭才剛剛啟幕。
開店6年,周冬坤已經為數千名業主驗過房子,檢驗出的房子質量問題大大小小。他樂于看到問題解決后業主們的笑容,也不畏懼部分開發商的威脅。但他更希望有關部門可以盡早制定出行業規則,讓驗房師這個職業越來越合法合規,越來越多的被社會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