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發登 王慶
地處貧困山區的古藺縣,精準幫扶的貧困農戶多,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扶貧小額貸款的管理工作量非常大。古藺農商銀行作為古藺縣域信貸規模最大、機構最廣、人員最多的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縣委縣政府,扛起古藺縣脫貧攻堅金融服務的重任。截至2019年末,該行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5136戶,55706萬元,貸款余額25384.95萬元;累計發放產業扶貧貸款51筆,26030萬元,貸款余額12564萬元;累計發放項目扶貧貸款2筆,7200萬元,充分保障了全縣脫貧攻堅的金融服務。
2017年初,縣政府與古藺農商銀行共同設立縣級風險補償基金,政府與農商銀行按70%、30%的比例承擔最終風險損失,扶貧貸款由農商銀行以小額信用貸款方式發放。古藺縣實行的政府、村委、農商銀行“三方管理”的扶貧貸款投放模式受到中央、省政府在古藺檢查扶貧攻堅工作時的充分肯定。
為搶抓投放時間,該行各支行、分理處組織上百名客戶經理,帶上復印機、授信評級資料等,與村委及政府聯系村干部一道,起早摸黑,走村串戶,一邊宣傳扶貧政策,一邊逐戶采集貧困戶基礎信息,對貧困戶進行信用等級評審和授信。在此基礎上,“兩條腿走路”搶抓貸款投放:各網點門市設立扶貧貸款發放專柜,組織客戶經理到貧困村組發放扶貧貸款。同時,在每個鄉鎮配置了2臺以上存取款一體機,在每個行政村(社區)至少設置助農取款服務點1個,簡化貸款手續縮短貸款操作流程,方便農戶辦理金融服務。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小微企業對解決貧困人口離土不離鄉就業,促進農戶增收不可或缺,該行著力創新貸款產品和擔保方式,破解企業融資難。一是該行主動與縣農業局對接,承擔全縣產業融資擔保類貸款的發放工作,著力破解困難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建立新型產業帶動、政企銀擔戶五方聯動的合作方式。截至2019年末,該行發放農業產業融資擔保貸款31筆,金額3655萬元。二是把農村土坯房改造作為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獨家承擔全縣農村土坯房改造貸款的發放工作,以縣級財政出資的“農村土坯房貸款擔保基金”為突破口解決擔保難題,從2018年8月份啟動此項工作以來,該行已發放土坯房改造貸款346筆,金額1008萬元。三是強化產品升級覆蓋精準扶貧。全面升級小額信用貸款、優化“卡貸通”貸款產品,做到扶貧貸款隨到隨辦;創新推出農民買房、自建房貸款產品——惠農居農民住房建設貸款;對有16歲及以下子女的家庭發行“至愛寶貝-成長之星”主題卡產品,通過專屬的銀行卡產品載體,提升貼近扶貧金融服務。四是強化創業就業幫扶。連年發放婦女創業、下崗人員創業、農民工進城創業、青年創業、退伍軍人創業貸款3.12億元,現有貸款余額1.67億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走出生活困境,帶動其他就業人員1010多人。
2015年以來,古藺農商銀行一直選派一名中層干部蹲點石屏鎮茅壩村,代表全市農信對口精準幫扶,該村2018年脫貧達標。與此同時,該行還對口幫扶了德耀鎮集美村,由總行副行長牽頭、德耀支行客戶經理賴義方蹲點,舉全行之力推進幫扶工作,通過扎實工作,集美村201戶貧困戶于2019年實現脫貧目標。
董事長胥進慰問幫扶貧困戶
銀行資助藺陽中學貧困學子儀式現場
干部對接,“四幫”“四送”。總行班子成員每人結對幫扶3戶貧困戶,全行中干(含副職)每人結對幫扶2戶貧困戶,簽約實施對接幫扶脫貧。幫助制定實施脫貧計劃、幫助集美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送溫暖、送政策、送技術、送項目”。對100戶貧困戶授信385萬元,發放扶貧貸款220.5萬元。
愛心捐贈,助學幫扶。捐贈現金162萬元,幫助集美村黨群服務中心的修建及購買配套辦公設備;2015年以來累計為集美村貧困戶捐贈米、油、化肥等價值20余萬元的物資;連續兩年購苗幫助該村貧困戶栽種香桃、脆紅李10余畝;2017年該行制定了《貧困大學生幫扶方案》,幫助貧困戶子女通過教育脫離貧困,對5名貧困大學生就讀期間每學期給予生活補助1000元,特別貧困家庭再給予一次性入學補助2000元。
幫助創業,穩定增收。為了讓本行對口幫扶的德耀鎮集美村如期脫貧,2017年,古藺農商銀行發放信用貸款40萬元,支持回鄉創業青年朱治明在集美村1組開設了“回鄉鞋廠”,連年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常年有在職員工40人,員工平均月工資3000-5000元/人,解決了集美等村的貧困戶就業,保障了村脫貧達標。
支持優質肉牛養殖。優質肉牛扶貧發展是古藺縣產業扶貧的支柱之一。古藺農商行向古藺縣牛郎牧業有限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元,支持該公司采取“集團公司+N個企業+專合社+規模養殖場+貧困戶”的運行模式,帶動貧困戶進入市場,實現養牛重點村500余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發展特色種植項目。馬蹄鎮馬嶺村是一個貧困農戶集中的村, 2017年對該村馬蹄甜橙專業合作社授信1300萬元,支持種植甜橙4020畝,并協助動員780戶農戶3010人(其中貧困戶425戶1657人)通過土地入股分紅、土地租賃與轉讓、人力就業(吸納本村季節性工人450人,常年用工50余人)等形式,與該合作社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該專業合作社產品市場很好,2019年實現產值1200萬元,貧困戶實現戶平增收19640元;2020年預計企業實現產值1750萬元,貧困戶實現戶平增收37500元。帶動447戶1997人(其中貧困戶160戶635人)增收脫貧奔小康。
搭設網購平臺促產品銷售。德耀鎮鳳凰村是典型的貧困村,盛產優質大米“小香稻”,古藺農商行積極幫助鳳凰村集體資產有限公司注冊“蜀信e·惠生活”,建立“天臺貢米”網上平臺,并由農商銀行補貼郵寄費,幫助該公司在平臺上進行線上銷售。平臺運行兩年來,讓集體資產有限公司和貧困戶實現了銷售分紅預期。
古藺農商行通過信用工程創建與出臺貧困村利率優惠等措施,實施讓利優惠,減輕貧困戶負擔。該行在2017年創建了5個信用村的基礎上,2018年又將大寨鄉富民村、永樂鎮麻柳灘村、石屏鎮茅壩村、德耀鎮集美村、馬蹄鎮環路村5個村成功創建信用村。對信用村的信用農戶新申請的貸款享受同期掛牌利率最高下浮20%的利率優惠,讓農戶得到了實惠。同時,專門出臺《茅壩村扶貧攻堅小額貸款管理辦法》《集美村扶貧攻堅小額貸款管理辦法》,對茅壩村、集美村農戶給予貸款利率、期限、授信額度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