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創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率,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是建筑行業內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因此,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和質量,要從施工安全意識教育出發,加強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提高安全技術,完善安全管理,市場和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同時要建立風控體系等。從多方面多角度落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新,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消除安全隱患,才能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使建筑工程可以順利開展。鑒于此,本文就將對新時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新做出研究。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一直火熱開展。在建筑行業中,如何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提問一直是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筑手段逐漸革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也要進行改革創新,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安全管理質量,才能有效防止安全問題的發生。
1、概述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社會地位的提升,都帶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擴大,促進了現代文明城市的發展建設。根據目前統計來看,在我國,建筑行業目前已經發展為我國第四大產業。建筑行業的興起,標志著我國經濟的提升。但是因為建筑行業與其他三大的產業不同,農業、零售業的安全性都比較高,工業的安全性也比建筑業要高。而建筑行業許多都要露天、高空施工,很容易發生安全問題。這些安全問題的產生阻礙了建筑業的發展,同時也不利于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不利于國家長治久安。因此,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做出分析研究,并努力革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是勢在必行。
2、新時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點
2.1工程項目的單一性、固定性特點
建筑行業的工程項目的單一性、固定性特點。建筑與其他事物不同,不可以機械化流水線一般生產。即便采取的建筑設計圖紙一樣,但在實際建筑的過程中,還是會因為各種因素導致最后建筑成品不同,這就使得工程項目具有單一性,唯一性。而且建筑工程項目一旦選擇好地段,后期施工就需要固定在選定的地區內,不能隨意更改,施工人員也不能離開,故而建筑工程項目也具有固定性。同時,建筑工程項目涉及到的人員非常多,涉及到的資金也極為龐大,部門也不少。不同部門人員要產生交互,不同的崗位還相互協作配合,這就嚴重加大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難度。
2.2建筑施工呈現流水作業特點
建筑工程項目的主體結構和地區不會發生改變,但是局部作業的地區卻是會隨著施工進程的推進而改變,具體的施工人員也會根據項目的不同進度而發生改變。比如在建筑工程項目選址的時候,負責人員不同,在打地基的時候,負責人員不同。在架鋼筋建造框架的時候,負責人員不同,在具體建造填充建筑的時候,以及后期對建筑外觀進行美化,對建筑內部進行的精細化的操作的時候,人員都不同。在建筑工程項目不同的進展時期,建筑施工其實呈現流水作業特點。這就導致在進行建筑安全管理的時候,難度大大增加。同時,建筑施工人員的選擇也是隨機的,大多是農民工,沒有與企業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沒有進行系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培訓,這也會大致安全問題的產生。
2.3建筑施工勞動、設備密集性特點
土地一直是稀缺資源,總量固定,無法再生。隨著經濟的發展進步,各種建筑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占用的土地越來越多,導致土地面積越來越少。這就使得后續建筑工程項目樓層越來越高,建筑與建筑之間的空隙也越來越少。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現代設備也逐漸被大量引入到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以至于各種設備的堆疊,施工勞動密集。然而,建筑行業又多是露天高空作業,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安全隱患,在設備和勞動密集的情況下,這些的安全問題就很容易產生,進而嚴重影響建筑安全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2.4多專業、多部門協調作業
建筑工程項目涉及到單位部門非常多,只有讓各個單位部門聯合起來,互相協同合作,才能讓整個項目有序開展實施。如果其中某一個單位部門沒有其他部門協同配合好,就很容易影響建筑工程項目的正常實施,容易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因為建筑工程項目涉及到法律行業,電器行業,通信行業等,每一個不同行業與建筑施工協同配合,這才構成了完整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這些不同部門行業與建筑施工人員進行交互,對建筑安全管理提出了極大的要求。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
3.1強化施工安全意識教育,落實安全技能培訓
在新聞里,我們可以看到,每年建筑行業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這不利于建筑行業的發展進步。因此,要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首先就要強化建筑工程項目的參與人員的施工安全意識教育,要落實安全技能培訓。如果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能夠提高,他們就會在施工過程中有意識的規范自己的操作,盡量規避一些安全問題的發生,或是對即將出現的安全問題預警,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可以大大減少因為安全事故而帶來的損失。但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雖然不能和社會各界協同配合,加大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支持力度。
比如我國的政府部門就應該緊抓建筑和監督管理,要嚴格要求企業采取合格的建筑材料進行施工,要健全建筑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讓企業不斷完善優化建筑施工流程,不斷加強創新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建筑企業也需要落實對員工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的培訓,要嚴格選拔施工人員,要讓建筑施工人員合理安排作息,不能過于疲勞施工。還應該加強對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的宣傳,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認識,要提高建筑人員的準入標準,定期對人員進行安全意識考核。這樣才能從源頭緊抓安全問題,才能有效創新建筑安全管理模式。
3.2安全技術升級,推動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
科學技術的發展有效提升勞動力解放,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生產效率,可同時卻也帶來了其他隱患。所以在采用現代信息化設備進行建筑施工時,要注意升級安全技術,要注重對信息化的應用。比如可以利用現代設備改善施工環境,讓建筑人員進行定期體檢,這樣就可以有效規避職業病的形成。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建模,或是監測建筑中存在的問題,這也能避免由于人工作業而產生的安全問題。
3.3加強現場監督管理,建立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想要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管理效率,創新建筑安全管理新模式,就需要加強現場監督管理,積極建立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在施工現場進行安全風險識別,落實安全監督管理,讓人員設備和物資等都能夠精準到位,并且定期開展安全預防演練模式,提高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操作標準,是可以顯著降低由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想要創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企業和政府都需要全力支持安全管理建設,健全安全管理標準,落實安全知識培訓,這樣才能夠優化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晶.新時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與創新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09):167-169.
[2]張波.新時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新[J].居業,2019(01):163+165.
作者簡介:
王倩(1984-),女,漢族,四川岳池,助教,碩士研究生,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安全技術及工程(建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