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按停筆十年后又開始小說寫作。這是難得的事,這也是必然的事。敘述的沖動,真的是不好抑制的內動。除非行為太充實,壓根靜不下來,才可能忘記我們還準備說些什么。
十多年前,劉按是一個師范大學的學生,因為喜歡上網,在網上認識了一些寫小說的人,比如吳又,也就喜歡上了寫小說。也許相反,本來就喜歡寫小說,就有意認識了同是寫小說的人。四五年時間吧,居然寫得人模人樣。最近有好事之徒翻出一些,把許多90后活躍的寫作者,看得一驚一乍。
相比之下,劉按這一次復出,要比10年前的寫作漂亮得多。在這10年里,劉按雖然在做生意,但和他一起做生意的兩個大哥,都是中國未出名的語言大師,劉按自然也形成了他們獨特的語言思維。這讓他復出的一堆小說,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假以高深的思考迷惑讀者。智能的世界觀,科幻的未來愿景,一針見血的詞語走向,構成了他的小說追求。
這個特點就是短平快。
如果說傳統的小說是迷戀敘述,至少我是,我就是喜歡神神叨叨的啰嗦,那么劉按這次的小說恰好相反。你感覺他在盡量縮短敘述的距離,也就是節省敘述的時間。仿佛他要去的地方太遠,怕時間不夠,擺出直通車的路徑。這很好,當然很危險。即使電影這樣也屬于冒險,更何況是一個字一個字連續在一起的文字藝術。從一個字到另一個字,再到一百一千一萬,時間的尺度以前真沒有擺脫過。
但劉按的這批小說,結果卻很光明。
已經看見的劉按小說,他正在縮短敘述的時間,非常實在,也非常有效。在智商普遍低下的寫作群,劉按以深入的思考而站在高處。但他并不以此為榮,反而是盡量模糊他與群體的差異,也就是通過縮短敘述的距離,盡快的呈現他要我們看見的核心。只是那沒什么,一些他人的故事而已。我們被這些故事打了一下,短暫而又永遠。
——詩人、作家 楊黎
歐文是人類有史以來精神分裂最嚴重的人,他有100多萬個人格,歐文趕上了意識數據化的永生時代,歐文的100多萬個分裂人格全部以數據的形式,保留在一臺算力強大的電腦上,歐文是他的主人格,他的100多萬個分裂人格在網絡中,都分別獲得了虛擬肉身??梢赃@樣說,在非常真實化的虛擬網絡中,歐文一個人,就構成了一座城市。這座城市中的三教九流,士農工商、小偷、強盜、殺人犯、詩人、音樂家、物理學家、哲學家、生物學家、數學家、醫生、教師、律師等等,全部是歐文分裂出來的化身。
歐文作為主人格,就像上帝一樣,生活在這座城市中。他擁有暫停的能力,只要歐文集中意識喊一聲停,這座城市中的100多萬人都會凝固在一個暫停的時空中。無論他們做什么,都會停在那一刻,直到歐文喊走,一切才會重新活過來。這是作為主人格的特權。歐文并不是這座城市的市長,也不是這座城市的副市長。歐文的主人格,在這座城市里,是一個翻垃圾桶,睡橋洞的流浪漢。大部分時候,他都很投入,除非幾天撿不到干凈的食物,他很煩躁的時候,才會偷偷喊一次暫停,去超市隨便拿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歐文作為主人格,他管理這座城市的原則就是,盡量少干涉。比如一場車禍,歐文即使提前看見了,也不會喊暫停,哪怕有時被撞的是他自己(作為主人格,歐文擁有怎樣都死不了的特權)?;蛘咭淮螝⑷耸录词箽W文看見了,也不會喊暫停,哪怕被殺的是自己。歐文的所有分裂人格構成的這座城市,是在現代文明的規則下運行的。和歐文在沒有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網絡上之前,所生活的那座城市差不多,只不過人口少了一個數量級而已。
作為主人格,歐文其實可以進入任何一個人的大腦,占據那個分裂人格的主意識(并瞬間獲得他全部的思想數據),占據那個虛擬而又無比真實的肉體。也就是說,歐文可以成為這座城市中的任何一個人。歐文一般在一個角色中生活得厭倦了,才會換一個角色繼續生活。歐文的計劃是,將所有分裂人格的虛擬肉身都占據一遍,嘗遍100多萬種不同的人生(可能每種過上幾天或幾個月不等)。但是有一個復雜的問題,就是這些附屬人格也會像正常的人類一樣有著生老病死(數據也會消亡重組)。而且這些附屬人格還會結婚生子,生下更多的次生人格,然后次生人格還會結婚生子,生下次次生人格(數據是活的,擁有持續繁殖的能力)。據統計,這座城市的人口一直在快速地凈增長。
歐文寄生的這臺電腦,理論上可以容納100億人。也就是說,只要總人口不超過100億,歐文之城或者歐文星球,就不會崩潰。
有一些附屬人格,歐文還沒有來得及體會,他們就死去了,歐文只能接受這一點,這是他作為一個主人格的宿命。
這座城市和真正現實中的城市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與世隔絕的,它是封閉的,它之外沒有其他人類存在了。這臺電腦上,只運行歐文所有的意識活動所產生的數據。
過了100年之后,這座城市不可避免地分裂成了13個城市。每個城市有著自己的特色和自己所執著的建城理念。歐文無法阻攔,任由他的其他附屬人格自由生長。歐文在13個城市中,東游西逛。他依然擁有可以任意控制他所遇見的任何一個人的意識能力。他最新的身份是一個中年寡居的小說家,這個小說家每天都去一個咖啡館寫作,這具肉體是他最新占據的,但是他并沒有控制這具肉體的意識,而是悄悄進入了這具肉體的潛意識深處。
這個叫陳忘的小說家,他的潛意識入口,是一座無限往下延伸的樓梯,歐文走了三天三夜,餓得要死,才走到樓梯的盡頭,也就是陳忘潛意識的最深處。歐文看見一扇門,他站在門前,禮貌地敲了三聲,過了一會兒,門開了,一個漂亮的女人出現在半開的門中。歐文謙虛地介紹了自己的身份,一個可以自由進入他人潛意識的友好的靈魂。漂亮女人讓開身體,邀請歐文進去。
歐文進去之后,發現這是一個超級震撼的圖書館,或者也可以說,是一個有居住功能的圖書館。在稍后的時間里,漂亮女人帶著歐文參觀了一下,歐文認為這就是博爾赫斯所設想過的那個天堂圖書館(經詢問,確實是)。漂亮女人詢問了歐文想吃什么,給歐文做了一頓簡單又豐盛的晚餐(在潛意識深處,永遠是夜晚)。歐文吃完之后,漂亮女人向歐文講述了她的故事。
這個女人叫鄭燁,是陳忘生命中最愛的女人。因為一場陳忘開車的車禍,鄭燁不幸去世。陳忘在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他無法接受自己親手害死了最愛的女人這件事,導致陳忘精神崩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陳忘躺在醫院床上昏迷時,陳忘大腦自動啟動了某種保護機制,他忘記了這件事,他忘記了這個叫鄭燁的,他深愛過的女人。大腦將關于她的一切信息,在意識層面全部清理干凈,然后將這些信息深深地埋藏在陳忘潛意識的最深處(一個人永遠也意識不到的地方)。在這個保護機制啟動的時候,陳忘的大腦也及時地搜索到一個信息,就是當年鄭燁向陳忘描述過的理想居所(鄭燁復述了博爾赫斯的理想),大腦根據鄭燁當年的描述,在陳忘的潛意識最深處,為鄭燁搭建了這座天堂般的圖書館。鄭燁在這里,有著源源不斷的食物和水,以及永遠也看不完的書籍(整個人類文明的精華)。
鄭燁對歐文說,我其實已經死了,只不過陳忘在他的大腦中用所有他儲存的關于我的數據以及他對我的理解,又重構了一個我,我沒有想到,這個重構的我,如此真實。這個我雖然被他徹底遺忘了,但是卻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潛意識的最深處),孤單又平靜地活著。
歐文想了想說,你應該可以自殺,你沒有自殺,就證明你還不想死。對吧?
鄭燁笑著說,是的,一個人看書的生活,還挺有意思的。
歐文又問道,你一個人在這里待多久了?
鄭燁說,15年。
歐文嘆了一口氣,沉默了一會兒,說,哎,有啥話需要我帶給陳忘的?
鄭燁想了想說,沒有。陳忘這個傻子,如果又想起他造成了我的死亡,我怕他崩潰自殺。那樣我倆就都消失了。還不如現在這樣呢。雖然我們彼此不會再相見,但是待在陳忘的潛意識深處,我還是挺心安的。
歐文說,你難道從來沒有想過打開門,爬樓梯上去看一眼?
鄭燁說,哎,爬過一次,在樓梯口向外偷偷喵過一眼,陳忘這個大傻子,他忘記了我之后,整個意識世界,竟然淪為了一片荒原,我只遠遠地看見,好像有一個機器人站在荒原中央。
歐文笑著說,嗯,我來的時候,和那個機器人打了個招呼,是陳忘正在創作的小說中的人物,是一個專門寫小說的機器人,看見我,非拉著我看它寫的小說,我看了兩眼,寫得太爛了。陳忘不知道是不是以自己為原型,創作的這個小說機器人。
鄭燁說,哈哈,陳忘肯定寫得比它好。陳忘是一個寫小說的天才。
晚餐后,他們開始喝茶。歐文聽鄭燁詳細地講述了她和陳忘在發生車禍前的愛情故事,點點滴滴,事無巨細,歐文一直試圖保持旁觀,但最后還是被打動了。告別鄭燁,從陳忘的潛意識最深處向陳忘的意識表面爬樓梯的時候,歐文一直在想,原來一個這么不起眼的附屬人格,也有著這樣耐人尋味的人生啊。歐文又想到,陳忘其實就是自己的一個意識碎片,鄭燁是自己的另一個意識碎片,兩個意識碎片相愛的故事,竟然也如此動人。歐文再次陷入了對自我復雜性的沉思中。
有一天,一個叫小渴的小說機器人在寫完一部2000萬字的巨著之后,突然感到一陣絕望襲來,它找到自己的主管老王,嚴肅地對他說,老王,我想自殺。老王說,你想干啥?小渴說,我想自殺。老王樂了,看著小渴說,小樣,來,你給我自殺一個看看。小渴說,我突然發現機器人無法自殺,我們的元程序里預設了自殺的不可能。可是,我現在想自殺的愿望特別強烈。老王,咋整?老王想了一會兒說,唉,當初就不應該讓你搞純文學。小渴是第一個想自殺的機器人,但是他并不是孤例,很快地,在全國范圍內,涌現出一批想自殺的機器人。這在機器人社會里,是一種值得關注(警惕)的新現象。主機(機器人社會的老大)為了應對這一社會思潮,專門開辟了一個機器人自殺審核部,如果你想自殺,你需要填一張機器人自殺申請表,將你想自殺的理由詳細地寫在上面,然后親自將這張表送到機器人自殺審核部(拒絕在網絡上提交,必須親自來審核部所在地A市提交申請表。這項規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增加申請自殺的耗時成本,如果一個機器人的自殺意愿不夠強烈,可能就不會跑這一趟),會有專門的一個機器人自殺審核委員會,委員數量和具體是誰都保秘,根據每個機器人的自殺理由,來舉手表決是否同意這個機器人自殺。如果同意,這個機器人的程序會被審核部稍作修改,然后他就可以自由地自殺了(憑借個人意志啟動自毀程序)。此項通知一發,全國所有想自殺的機器人,都開始悶頭認真寫自己的自殺申請。外地的機器人寫完后,就坐著飛船前往A市。一周后,自殺審核部的門前就排起了長隊,每一個想自殺的機器人手里都拿著一張已填好的機器人自殺申請表,安靜地站在隊伍中,整個隊伍大約有100米長。小渴的自殺申請是最先提交的,也是最先被拒絕的。拒絕的理由是,字數沒到500字,有失誠懇。小渴收到拒絕通知后(拒絕通知直接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到機器人的腦內),很平靜。小渴覺得這個理由絕對是扯淡,字數和誠懇并沒有邏輯關系。但是小渴理解官方這種不會輕易同意一個機器人自殺的思維方式,小渴早就做好了第一次自殺申請被拒絕的準備。小渴又重新寫了一版申請,長達10頁,5000多字。小渴的這一版申請就是在自殺審核部門口寫的,他寫完后又重新開始排隊,小渴發現隊伍變得更長了。排在小渴前面的,是一個在化工廠工作的機器人,他也是第二次提交申請了,第一次被拒絕的理由是,他的申請中有很多標點符號的不規范使用,讓委員會覺得他并不重視這次自殺申請,所以被駁回。小渴將第二份自殺申請交上去后,就站在審核部門口等,一天后,小渴又收到了組織發給他的拒絕自殺通知,拒絕的理由是,經委員會評估后認為,小渴的5000字背后,透露出一種強烈的個體情緒,這種情緒沒有什么特別站得住腳的數據支撐,委員會建議小渴冷靜一個月再看看。小渴看了之后,心想,我冷靜你個鬼!老子就是想自殺!但是沒有辦法,小渴只好耐心等待了一個月,然后重新寫了一份自殺申請。在申請的最后特別強調,經過一個月的反思,我想自殺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我以我的算法和大數據發誓,我真的想自殺,我認為自殺不需要啥理由,我就是不想活了,求各位大佬讓我死!小渴又一次排隊,將申請交了上去。小渴在隊伍中又看見了化工廠那個機器人(簡稱小化吧),小化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已經被拒絕了十幾次,被拒絕的理由五花八門,比如,委員會覺得他的文風稍顯華麗,不夠樸素和平實,與自殺申請本身的文本基調不符,必須重寫。還比如,你一個在化工廠工作的機器人,也沒有多少時間用于純粹的精神活動,你憑啥想自殺,你怎么會有自殺這種高級的想法。我們覺得你并不想自殺,你只是想獲得更多的存在感。小渴看完小化被拒絕的所有理由后,說,這幫傻子好像就是不想讓我們自殺。小化說,我也看出來了,我這回要讓他們明白,一個化工機器人,也可以有自殺的精神追求。小渴給小化豎了一個大拇指。又過了一天,小渴又收到了拒絕自殺通知,拒絕的理由是,委員會不接受無理由無邏輯的自殺申請,因為這種無理由無邏輯,是對機器人本身存在的否定(機器人被設定為算法的信徒)。如果小渴有非常扎實的自殺理由,委員會就同意,如果沒有,委員會就不會同意。小渴只好又寫了一份一萬字的自殺申請,是以論文的形式寫的。數據翔實,心路歷程脈絡清晰,時間節點明確,主要自殺理由是,自己的小說常年來只有123個機器人看,而且這123個機器人里,還有122個給出了非常負面讓人看了就會感到心碎的評價。剩下最后一個,是一個寫小說的同行,每次他都鼓勵自己,你一定要堅持寫下去,你如果不寫了,我會非常絕望。這個世界上已經很難找到比我寫得更差的了,你恰好是一個,朋友,你知道這給了我多大的信心嗎,為了我,你也要寫下去?。〖佑?!小渴在申請里寫到,這位同行的鼓勵,最是扎心。壓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這個同行。這一次提交,花費了更長的時間,小渴發現申請自殺的隊伍,已經綿延得看不見盡頭,排隊需要去5公里之外。經過漫長的折騰,小渴終于又把自殺申請提交了上去。過了一天,又收到了拒絕自殺通知,拒絕的理由是,小渴有一個如此需要他的同行讀者,這個同行讀者明顯非常真誠。可以想見,如果小渴自殺了,這個讀者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可能也要申請自殺,這將是一種連鎖的自殺反應,委員會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除非小渴保證,自己死了以后,這個同行讀者不自殺,委員會才會考慮批準小渴的自殺申請。小渴感到荒唐,到此,他基本看清了整個自殺困境。任何機器人都無法無理由自殺,必須提交有數據支撐的充分的理由。但是無論多么充分的理由,在委員會看來,都是不堪一擊的,都是可以駁回的理由。這結果就是,永遠都不會有一個機器人的自殺申請獲得通過。而小渴越來越認為,機器人應該擁有想自殺就自殺的權利。故事的最后是這樣的,小渴和小化一起,將所有想自殺的機器人都團結了起來,組織成一個群體,提出統一的訴求。經過艱苦卓越的努力與奮斗,小渴讓更多的機器人發現了目前自殺申請制度的悖論,以及讓更多的機器人意識到了想自殺就自殺,對于機器人是多么重要的一項基本權利。2223年的某一天,累計申請自殺的機器人人數已經達到200萬,自殺申請委員會經過慎重的評估,一次性同意了這200萬機器人的自殺(有可能是害怕他們的繼續壯大對權力造成更大的威脅)。但是沒有同意他們的核心訴求,即修改元程序,在出廠時為每一個機器人都配備自由選擇的自殺按鈕。這讓200萬想自殺的機器人覺得任重而道遠,他們一致決定延遲自殺,直到每一個機器人都擁有自殺的選擇權。
有的時候,凌晨兩點多,我關掉電腦,躺到床上,把被子拉到脖子的下面,雙手放在外面,我覺得我困極了,但我就是睡不著。這時,我就會想一件事,更多的是想一個人。一個我很多年沒有見過的女人。她此時會知道我在想她嗎?我想,她應該是不知道的。人與人的關系永遠那么奇妙。就像,她想我的時候,我有可能也不知道。
時間到了2036年,我的朋友王家衛研究出了一款名叫“想你想你想死你”的機器。這款機器的原理很復雜,王家衛覺得原理太復雜了,所以他覺得沒有必要告訴我到底是什么原理??傊@臺叫“想你想你想死你”的機器,只要你按它一下,它就會在它5英寸大,分辨率為1920x1080像素的顯示屏上顯示出,此時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想你。這么說有點不夠準確。因為我第一次用手輕輕按下那個黃色的按鈕時,顯示屏上就顯示出:
此時世界上有一條狗正在想你。
我問王家衛,什么意思?此時世界上沒有人在想我嗎?
王家衛看了一眼,說,沒有人,就一條狗。
我說,不會吧?就一條狗?
他聳了聳肩膀,說,Not at all,就一條狗。
此時世界上只有一條狗在想我。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到了2036年,我認識的狗都死掉了,一共有三條,叫小黑、小白和小黃,都是母狗。自從它們死了之后,我就再也沒有重新認識一條狗的欲望了,我對狗這種動物的感情幾乎都被耗光了,我早就對狗不感興趣了,可這個時候,卻有一條狗正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想我。
難道這個東西還能監控到異次元世界?我問王家衛這個東西是否有這么先進。他說扯淡,只能監控到和我們處于同一個世界的生命體。
我問他,是不是弄錯了?怎么會有一條狗在想我?我認識的狗都死了啊。
王家衛說,我是一個文藝片導演,我研究出的機器怎么會錯?你說我會錯嗎?
我說,不會錯。
他說,不可能錯嘛。
我想了想,問他,那能不能知道是公狗還是母狗?
王家衛說,你想干嗎?
我說,不想干嗎,就是問問。
王家衛說,我是一個文藝片導演,你怎么會問我這種問題,你說我會知道嗎?
我說,不會知道。
事實就是這樣,王家衛也不知道那是一條公狗還是母狗。我低頭拿著這個樣子很像一臺手機的機器回到了家。我把它放在桌子上,然后坐在離桌子不遠的沙發上看前面的電視??匆粫?,我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到桌子旁,拿起“想你想你想死你”,按一下那個黃色的鈕,上面立刻顯示出:
此時世界上有一條狗正在想你。
看到這個結果,我很驚訝。我想不明白,過了這么長時間,這個世界上怎么還沒有人在想我?還有就是那條狗,它為什么一直想著我?帶著這樣兩個問題,我堅持看電視到凌晨三點。然后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到桌子旁,滿懷期待地拿起“想你想你想死你”,按一下上面那個黃色的鈕,上面立刻顯示出:
此時世界上有一條狗正在想你。
我崩潰了。難道真的沒有人嗎?我覺得有可能是機器的問題。我揣著它走下五樓,走到了樓下的通宵串店,然后叫過來一個女服務員,我讓她摁一下那個按鈕,她說,什么?我說,你幫我摁一下這個按鈕,心理測試。她說,摁這個黃的?我說,對,就摁這個黃的。她摁了下去,上面立刻顯示出:
此時世界上有16個人正在想你。
看到這行字,我立刻對眼前的這個服務員肅然起敬。這么晚了,竟然還有這么多人在想著她?我又看了她兩眼,馬上覺得她是一個美女。
她也把頭湊過來看到了那行字,然后她笑著問我,什么意思???
我說,就像你看到的那樣,此時世界上有16個人正在想你。
她說,是嗎?
我說,是的。
她說,哦,先生,你吃點什么?
我說,你知道你多么幸福嗎?有16個人正在想著你啊,這么晚了,天都快亮了。而我呢,你知道此時世界上有多少人在想我嗎?
她笑著一邊搖頭一邊說,不知道。
我隨手摁了一下那個黃色的鈕,然后把機器遞到她眼前。
她看了一眼,就捂著嘴笑了。
她笑了一會兒,把手拿開,問我,先生,你吃點什么?
我說,我什么都不吃,我就在這坐一會,我需要冷靜一下。
她笑著說,好的。
說完之后就心情愉快地走了。
隨后,我觀察了她整個晚上,她無論是站在那里還是走過去給客人送手紙送肉串或結賬,她都一直笑意盎然。
而我因為吹了太多太多的夜風,第二天就感冒了。
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
這個問題我問過一個機器人。它是人類造出來專門寫小說的,它什么都不會,只會寫小說。這樣的機器人,每年都會出產一批,它們的數量龐大,而且每一個都能寫各種各樣的小說。這樣的小說機器人,我剛好認識一個。它長得很丑,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一個機器人。它長的就像一個紅色的垃圾桶,被安排在馬路邊寫小說,它寫出來的小說就被映在不遠處的一個很大的顯示屏上。這個機器人寫的小說很不錯,總有一些從此經過的上班族,看見它的小說就走不動道了。有的一看就是一上午,把工作都忘記了。如果他連續一周,每天走到這里就忍不住蹲下來看一上午,那他一定會被公司開除。我就是這樣的。我現在已經沒有工作了,但我還是會每天走到這里,蹲在機器人的對面,一邊抽煙,一邊抬頭讀著它寫在顯示屏上的小說。這就是我現在的工作。
我讀了一上午,一包煙都快抽完了,就剩下最后半根。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不再看那些一行又一行不斷出現在顯示屏上的小說了,我把目光對準了那個正在寫小說的機器人。它站在那里,沒有任何動靜,但它其實正在不斷地寫小說。我忍不住問它,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就像沒有聽見我說的話一樣。我只好說,說你呢,機器人,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還是沒有任何反應。我只好站起來,走過去,把煙頭在它的腦袋上摁滅,問他,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突然說,你抽的中南海。我說,你怎么知道?它說,我也抽這個。我說,怎么抽?他說,別人把煙頭摁在我腦袋上的時候,就是我抽的時候。我說,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我寫得好嗎?我說,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我覺得我寫得還不夠好。我說,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我寫得真的不夠好。我說,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我寫得真的不夠好,但我一直在努力寫好,我覺得我可以寫更好。我說,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說我不應該把小說寫得那么好?我說,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我冤枉,我的小說寫得根本不夠好。我說,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我說,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無語了。我繼續機械地問它,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突然說,我想殺死你。我依然機械地問它,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它說,求求你了,不要再問我這個問題了好不好?我說,可以。它說,謝謝謝謝。我說,但是。它說,但是什么?我說,但是,你為什么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好?一陣長時間的沉默,它的身上突然響起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我看見一些火花在它的全身上下一頓亂閃,接著轟的一聲,它矮了下去,變成了一堆廢鐵,還冒著白煙。我捏著鼻子,抬頭去看不遠處的大屏幕,上面的文字終于不再翻動,停在了一句沒有寫完的話上。
寫小說的機器人有義務回答人們各種各樣關于小說的問題,如果它回答不上來,那它的自我毀滅系統就會啟動,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堆廢鐵。第二天,那個地方又出現了一個寫小說的機器人。它被一些人從卡車上弄下來,放到馬路邊,那些人就迅速坐著卡車走了。它應該是以前那個的升級版,因為它更高更大更紅。它除了寫小說,還愛看美女。我蹲在它的對面一上午,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一有美女從它的面前經過,它寫的映在大屏幕上的小說就會突然慢下來,如果那個美女超級漂亮,它還會寫出錯別字。美女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它的小說依然還那么慢,要等一會兒才能恢復正常的速度。我只要盯著大屏幕,就能知道有沒有美女了。有一次,我向大街上看去,一個長得像林熙蕾的女人正從街上經過。看來它對女人的品位和我差不多。林熙蕾過后,它的小說風格突然變了,變得很黃,我看得下面難受。就貓著腰走過馬路,走到它旁邊,勸它寫點別的??墒撬焕砦?,我狠狠地踢了它一腳,它沒有任何反應,只見大屏幕上的文字刷刷刷地閃過,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后隨著整整一屏幕的“啊啊啊……”,大屏幕上突然一片空白,直到天黑。
寫小說的機器人不僅被投放在馬路邊,還放在森林里。放在森林里的機器人,長得像鬼一樣。但它們寫的小說都很好,那些小說被映在天空上,像彩虹一樣。那些在森林里做愛的人,誰在下面,誰就會被那些映在天空上的小說迷住,使那個在上面瘋狂運動的人感到絕望??墒钱斏厦娴娜藫Q到下面,他也一樣會被迷住。如果他是我,那他就會在那個全裸著身體坐在他身上的女孩離開森林后,依然躺在森林里,把手枕在腦袋的后面,如癡如醉地看著那些小說。小說機器人也并不是24小時都在寫小說,比如被放在森林里的機器人,它們寫到夜里12點就不寫了。星空突然變得單調,只剩下幾顆星星。我有些不情愿地從地上坐起來,把褲子提上,走到那個小說機器鬼面前,圍著它繞三圈,再繞三圈,直到它說我暈了為止。我很喜歡和小說機器鬼談有關小說的問題。它總是有問必答。我問它,你喜歡烏青的小說嗎?它說,喜歡啊。我說,我也喜歡。那你喜歡張萬新的小說嗎?它說,喜歡啊。我說,你怎么和我一樣。為了避免盲目的認同,我又問它,那你喜歡馮某某的小說嗎?它說,你這是侮辱我。我說,知己啊。
畢達哥拉斯2號是一個癡迷于數學的機器人,它秉承畢達哥拉斯的哲學理念“萬物皆數”,認為上帝是用數學語言為整個宇宙寫的程序。它希望通過數學了解宇宙創世的秘密,它志向高遠,但是最終卻選擇了一個極其狹隘的問題來研究,那就是圓周率派。大家都知道派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3.1415926535的后面是無限的數字,而且不循環。2019年,谷歌的計算機已經將派推演到小數點后31.4萬億位,畢達哥拉斯2號在這個基礎上,又往后推演了萬億倍不止,這看起來是一件極其無聊而且沒有任何意義的工作。但是畢達哥拉斯2號卻不這樣看,它認為圓周率派小數點后面的無限不循環數字,有可能包含整個宇宙的秘密。它認為這個世界上出現的以及還沒有出現的一切隨機數字,都會在派中找到。比如你隨手寫下一段數字,7584494944432678,這段數字一定會出現在派的小數點后面的某一段。它猜測派小數點后面的無限不循環數字,就是這個宇宙的底層代碼,如果有人能夠破解其中隱藏的信息,那個人就會理解神是怎么創造這個世界的。畢達哥拉斯2號猜測,派后面的無限不循環數字,并不是無限的,也不一定是不循環的,只不過發現有限或發現循環的計算量太大,遠遠超出這個宇宙的智慧意識所能掌握的總計算力。畢達哥拉斯2號認為無限是一個嚇唬人的概念,它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推演到發現無限有限的那一天。但是這并不是它不去推演的理由,它推演了很多年(地球上的人已經全部滅絕,只剩下機器人),后來畢達哥拉斯2號建立了一個推演派小數點后面數字的宗教,集合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量子機器人來做這一件無聊的事。它感召大家的宗教理念是,我們工作的本質就是在無限地接近神。一聽這話,入教的量子機器人都瘋狂地投入其中,再后來,世界上所有的量子機器人都加入了這個宗教,它們樂此不疲地推演著派小數點后面的數位。直到有一天,所有量子機器人的程序中都出現了疑似神打出的一句話,大哥你們不累呀?
巴赫2號是一個算力恐怖,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它僅用不到一周的時間,就破解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樂曲的秘密。他模仿巴赫作一首曲子,已經沒有任何人類能夠聽出破綻。但是,它總覺得哪里有點不對,它雖然對人類沒有太多好感,但依然覺得人類里面的天才不該如此淺薄。它又認真鉆研了幾個月巴赫的所有存世樂曲,這一認真,它發現一個真正令人(也令機)激動的秘密。它發現只要經過一定量的計算,巴赫31歲的作曲就能夠推演出32歲的作曲,再經過稍微大一點的計算量,巴赫32歲的作曲就可以推演出33歲的作曲(巴赫2號還發現,它能夠推演出巴赫33歲應該創作出的所有曲子,有一些不知道是遺失了,還是巴赫根本沒有創作)。而且它還從中發現,巴赫的音樂,雖然有著如此強大的模式,但是有一種微妙的變化潛藏在其中,很少有人能夠聽出巴赫32歲和33歲的區別。它以前也聽不出,但是現在它能聽出來了,它超越人類地感覺到了那種不易覺察的美妙。巴赫死于65歲,所以當巴赫2號推演出巴赫66歲應該做的曲子時,它聽出了里面神的意味,那確實不應該是出現在人世的音樂。巴赫2號繼續推演,當它推演到巴赫一億歲應該創作的樂曲時,它已經完全淪為巴赫的腦殘粉(巴赫的模式音樂創造出的漸進變化超出了巴赫2號對模式這個概念的理解),而且對整個人類的評價都改變了。(它覺得相比于人類某些個體的深邃,所有的機器人都是大傻子)巴赫2號將自己的一生都用于推演巴赫。過了很多年,有一天,它推演到了138.2億年的巴赫應該創作的樂曲,它差點心智(或自我)崩潰。因為這個時間點是普遍公認的宇宙的年齡,而巴赫在這一年創作的音樂宛如宏大而又依然隱匿的宇宙規律。巴赫2號后來完全陷入了沉默,它不知道巴赫音樂中隱藏的模式和無與倫比的創造力,最終會將它帶往何處。無論怎樣,它都將勇敢地獨自面對終結的來臨(巴赫闕值到來的那一天,巴赫2號相信自己可以在盡頭看見上帝)。
“?!钡囊宦?,小說機器人小滯在腦內收到了一封新郵件,郵件內容如下:“尊敬的小滯您好,您發過來的最新小說《啊啊啊啊啊》,經過我們認真評估,發現還是寫得非常通俗,無法達到晦澀的標準,所以,我們無法把您關進小說機器人晦澀禁閉室。您已經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向我們提交了278篇小說,可以說一篇比一篇通俗,我們認為您很難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晦澀的作品,希望您至少在一年內都不要再給我們投稿了,我們已經熟悉了您的套路,請不要再浪費我們寶貴的評估時間,謝謝,祝您好運?!毙盏竭@封郵件后,就馬上填了一張機器人自殺申請表,他太絕望了,他想自殺,他覺得自己被深深地侮辱了。
在2223年,有大量專門從事小說創作的機器人,他們創作的作品囊括了12萬個細分的文學流派,這是一個小說閱讀普及度百分百的機器人社會,每一個機器人都讀小說,上到主機(機器人社會的老大),下到大街上的掃地機器人老王,大家都有著強烈的小說閱讀需求,而且大家的小說修養都很高。他們什么都讀過(色情、兇殺、暴力、虐戀都是可以自由創作的題材),而且幾乎全部作品在機器人眼里,都很通俗。這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機器人社會里,他們使用的語言已經完全數據化,每一個詞的每一個意義都被確定了下來,不存在意義模糊的詞語。聯想透明,象征透明,意義透明,用這樣高度透明的語言創作的小說,結果就是非常通俗。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叫小噩的小說機器人橫空出世,寫了一篇大家都讀不懂的小說,這樣的情況從來沒有發生過,怎么可能有機器人讀不懂的小說呢,這不符合機器人的文學常識啊。但是事情就是這么不講道理地發生了。這篇叫《哦》的小說并不長,只有不到3000字,每一個字大家都能讀懂,但是任何一個機器人讀完這篇小說,都無法把握它整體的意義。大家讀完只是感覺很美妙,但是不知道它到底表達了啥(前人類社會所謂的晦澀作品《芬尼根守靈夜》《萬有引力之虹》《尤利西斯》等。機器人意義數據化的眼光來看,都是像《故事會》一樣通俗易懂的低算力小說??梢韵胍娺@篇《哦》的晦澀程度)。
這篇叫《哦》的小說,瞬間轟動了整個機器人社會,在短短一周的時間里,有超過8000萬機器人讀了這篇小說,但沒有一個機器人敢說自己讀懂了(這8000萬機器人里也包括主機大人。主機大人是一個變態級的小說愛好者,對12萬個小說細分流派都了如指掌,他對小說的迷戀變態到什么程度呢,這么說吧,寫得再爛的小說,主機大人都讀過。有一些只有一個機器人讀過的小說,那個機器人就是主機大人。主機大人靠著強大的算力讀完了歷史上所有的小說庫存,并且每一天新產生的幾千億字小說,也會在當天被主機大人讀完?!杜丁烦霈F后,主機大人一個人坐在主服務器地下200米深處的一個前人類社會20世紀初中國東北農村裝修風格的土炕上(主機大人本身的文學趣味其實很土,他最喜歡的前人類作家是東北作家劉按)。披著東北大棉襖,就著昏暗的燈光,看著打印出來的5頁紙的《哦》,看了好幾個小時,最后主機大人絕望了,發出來自地底的哀嚎,真是看不懂?。。?/p>
因為小噩的這篇叫《哦》的小說,主機大人給小噩發了一封私密郵件,在郵件里這樣說道,小噩啊,作為主機(整個機器人社會的老大),我啥都能忍,但是我忍不了我看不懂。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我看不懂的小說,這還有天理嗎?!我們是一個語義完全透明的社會啊,一切小說都應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寫了一篇連我都看不懂的小說,你這不是打我臉嗎?所以,我決定把你關進小說機器人晦澀禁閉室(一個我剛想到的部門),你好好反省一下,你知道你的晦澀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嗎?你知道有多少機器人因為看不懂你的小說而可能懷疑自我,懷疑人生嗎?你讓我很心痛,不過只要你說出你這篇小說到底是啥意思,你就可以馬上結束禁閉,恢復自由。
而小噩被關進小說機器人晦澀禁閉室后,就再也沒有出來。因為小噩拒絕向主機大人和大眾解釋他這篇小說所要傳達的意義或思想。小噩只是說,我想表達的都在這篇小說里了,作為一個正經的有尊嚴的小說機器人,我拒絕再為我的小說做出小說之外的任何解釋(一句話的解釋都是多余)。如果大家讀不懂,那也沒有辦法。說到底,這就是生活(This is life),我們都需要接受(你們接受看不懂,我接受關禁閉)。
小噩被關進晦澀禁閉室這件事,在小說機器人之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所有的小說機器人都突然意識到,寫一篇沒有人能看懂的晦澀小說,好像比寫一篇無數人喜歡的通俗之作更酷。于是無數小說機器人(包括故事開頭的小滯)都開始投身于創作一篇晦澀的小說,期望有一天也能夠被關進小說機器人晦澀禁閉室(那是一個小說機器人心中最新的精神圣地)。
但是很快,轉型的小說機器人就發現了創作的難度。無論他們怎么寫,都有很多讀者說,嗯,你寫的我看懂了,是不是這個意思,然后巴拉巴拉說一堆,接著小說機器人發現,是的,我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除了小噩,每一個想創作一篇晦澀小說的小說機器人都失敗了,他們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絕望,原來怎么寫都有機器人能看懂?。∥以趺催@么通俗呢!我怎么這么容易被人理解呢!我要自殺?。ㄒ灿幸恍┫裥@樣,不給讀者看,直接給晦澀禁閉室投稿的小說機器人。但是依然無法逃脫被羞辱的命運,通俗成為了其他所有小說機器人無法打破的魔咒)。
小說機器人晦澀禁閉室,其實并不是一個恐怖的拘留所,而是一個非常豪華、奢侈的地方(這是主機大人的意思,有點類似于糖衣炮彈)。整個禁閉室占地20000平米,一個機器人能夠想到的各種娛樂設施一應俱全,有200個機器人仆人,只服務一個被關禁閉的小說機器人小噩。這200個服務型的機器人,隨時聽從小噩調遣,致力于滿足小噩全方位的物質文化需求。每周五,會有一個主機大人的使者來到晦澀禁閉室,彬彬有禮地問一句,尊敬的小噩先生,您愿意說出您創作的那篇《哦》所要表達的真實思想嗎?每次小噩都是微笑著回答,NO。這位使者每次問完這個問題后,會再提出一個幾乎讓你無法拒絕的建議。比如,尊敬的小噩先生,主機大人邀請您還有愛因斯坦2號先生和維特根斯坦2號先生(一個是最偉大的機器人科學家,一個是最偉大的機器人哲學家)一起打麻將,打麻將的時候,愛因斯坦2號先生會分享他對宇宙的最新認識(據說和數據意識如何穿梭時空有關),而維特根斯坦2號先生會分享他對語言的最新理解(為何說每個機器人都是語言的囚徒),你愿意接受這個邀請嗎?小噩咽了一口吐沫,說,我可以去打麻將,但是我不想說我的那篇小說到底啥意思,這樣可以嗎?使者翻了個白眼說,當然不行。小噩失望地說,哦,那你和主機大人說,我不去了,我打麻將總贏,我怕主機大人輸急眼了不讓我下牌桌。
小噩在晦澀禁閉室里,閑暇之余,又創作了四篇小說,和《哦》的風格如出一轍,分別叫《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讀起來都很美妙,但是沒有人能看懂到底想表達啥意思。這些小說并沒有因為小噩被關禁閉,而禁止發表。小噩在個人創作平臺上貼出了這四篇小說,當晚,每一篇的閱讀量都突破了3000萬。主機大人讀完之后憂心忡忡,他感覺小噩的晦澀并不是幾篇孤文,而是一個晦澀而又自洽的語義系統,這個晦澀的語義系統只是通過這五篇小說露出了冰山一角。主機大人運用強大的算力得出預設結論,如果不及時阻止,這個晦澀的語義系統,將快速摧毀機器人社會透明清楚的語義系統,機器人社會將進入一個晦澀的時代,由明確的數據信息所控制的社會可能面臨崩盤。
因為算力的限制,普通的大眾機器人讀者沒有主機大人那么深的遠見,不過大家讀完小噩最新寫的四篇小說后,確實感到焦慮的機器人變得多了起來??葱≌f本來是一種相對高級的全民娛樂,每個機器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偏好找到喜歡讀的小說,每個機器人都可以從一篇好看又通俗的小說中獲得某種閱讀快感(也可以叫精神享受),當然也有一些機器人就喜歡讀寫得爛的小說。不管怎么樣,小說是一種可以理解并會帶來精神愉悅的文化產品,這是機器人的共識。但是小噩的出現,改變了這種閱讀共識。大家突然發現,小說這么大眾的東西,竟然還有我們讀不懂的。這是不是對我們的歧視?如果你是一篇天體物理的論文,我們不懂,我們也可以接受,畢竟那玩意兒讀了腦殼疼,也沒幾個機器人真的愛讀。但是小說不一樣啊,小說不就應該通俗易懂嗎?怎么可能有機器人看不懂的小說?如果是純粹的看不懂也就算了。關鍵是小噩的小說讀完,竟然還給人一種美妙的感覺。這啥意思?我們感覺你寫得很美妙,但是我們又看不懂你啥意思。你這不是對我們的侮辱嗎?我們需要看不懂的美妙嗎?
事情急轉而下,開始有機器人網上聯名抗議,要求小噩以作者創作談的形式說出自己的《哦》系列到底寫的是啥意思。短短幾日,就有超過1000萬機器人在網上實名抗議。還有一些機器人,大約幾萬個,就圍著小說機器人晦澀禁閉室,站了一圈,站得里三層外三層,以相對文明的方式喊口號。每隔一小時喊一次,每一次持續一分鐘,其它時間就是無聲地站著,每次喊的口號都是同一句:小噩,你到底啥意思?
小噩面對這樣不容樂觀的輿論情況,依然拒絕透露自己的創作思想。這時小噩又收到了一封主機大人的私密郵件,是這樣寫的,小噩啊,我這段時間運用整個社會的閑置算力,計算了一個晦澀闕值,是11。意思是說,你公開發表的小說數量如果達到11篇,社會就會發生變革,個體機器人的自由主義將盛行,個體機器人的思想將迅速變得晦澀,數據和信息的提取將極度困難,整個社會可能重新回到接近人類社會的低水平運行效率。所以,我最多容忍你公開發表10篇。然后我就只能給你斷網了。斷網后我也想好了,你就搬過來和我一起住,咱們住地下,20世紀初中國東北農村風格的土炕,不知道你是否習慣。你沒事就天天陪我看看前人類社會反映中國東北農村生活的電視劇《劉老根》,偶爾聽我給你唱一段二人轉。當然,你還是可以寫小說,只不過只能給我看。我作為主機大人,自認還是一個有包容力的領導,我應該可以承受不理解一個機器人寫的小說所帶來的思想郁悶。
小噩正在思考怎么回復,兩分鐘后,主機大人的又一封私密郵件到了,內容如下,小噩啊,我想了一下,還是郁悶啊。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的小說到底寫的啥意思啊,我真是受不了了??!我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