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小型水庫大壩特點和運行環境等,提出提高監測信息化水平;規范落實建設和運行管理,動態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保障工程安全運行。現根據小型水庫大壩運行實際情況,圍繞存在的安全問題,做簡單的論述,提出優化安全管理的策略,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型水庫;大壩;安全問題
從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建設水庫能起到積極作用,當發生干旱情況及時放水,保障農業生產和人們用水;當產生洪澇情況則蓄水,防范災害的發生,發揮關鍵作用。目前來說,各地區擁有很多小型水庫,受到建設和運行因素的影響,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其價值的發揮,需提高安全運行水平。
1、課題研究的意義
從實際運行來說,小型水庫大壩或者其他工程的修建時間比較早,經過多年“風吹雨打”,產生各類問題和隱患,威脅著大壩運行效果。基于此,組織開展大壩隱患排查,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維修和運行管理,保障大壩安全運行,進而發揮自身的價值與作用。
2、小型水庫大壩的安全問題
2.1 缺少完善的監測設施系統
目前來說,部分小型水庫大壩缺少有效的監測設施系統,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率不高,加之缺少經費或者其他問題,使得水庫運行維護不到位,使得很多安全隱患無法及時被發現。若安全隱患未被及時處理,引發潰壩事故,則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甚至人員傷亡。從小型水庫大壩信息化監測系統運行實踐,配置壩體滲壓設備以及變形設施等,搭建完善的監控系統,采集大壩運行信息,經過數據分析,為大壩安全運行管理提供依據。
2.2 設施老舊老化
根據小型水庫大壩隱患排查結果分析,多數大壩工程存在設施老舊問題。現有的設備,性能水平不高,未能切實發揮水庫大壩的價值與作用。面臨復雜的運行環境,大壩安全運行達不到標準,受到資金和運行管理能力等的影響,使得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處理,隱患始終存在,威脅著小型水庫大壩運行的安全。
2.3 運行管理水平不高
一般來說,小型水庫的投入較低,加之位置比較分散,增加運行管理難度。當前運行管理水平不高,體現在以下方面:1)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不足。各地區積極開展小型水庫排險工作,組織開展除險加固,使得問題得到處理。若想切實發揮除險加固的價值,還需要注重后期運行管理。從管理實際來說,現有的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不強,缺少專業的管理能力,大壩運行隱患未被及時排查,影響運行效率。2)經費不足。近年來,各地區紛紛面向小型水庫,加大投入力度,進行除險加固,但資金有限使得加固或者運行管理工作難以落實。
3、小型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增強水庫安全管理意識
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要圍繞整體部署,提升安全管理意識,認真履行監督管理職能。注重汛期前的安全檢查,圍繞大壩進行重點檢查,排查存在的安全隱患,獲得安全檢測結果,為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和參考。針對發現的問題,落實水庫大壩安全責任制度。面向安全管理部門內部,組織開展安全管理宣傳,增強人員的責任意識。結合小型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特點和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和辦法,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保障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1]。
3.2 制定安全管理應急預案
從安全運行管理實踐分析,圍繞小型水庫大壩組織勘察與調查,針對現狀和隱患,根據以往的安全運行處理資料,開展安全隱患分析,對可能產生的問題,制定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發揮技術人員和運行管理人員等的力量,進行大壩安全風險進行分析,提出應對策略,做好日常巡視檢查,落實巡視檢查,制定問題整改臺賬,落實問題整改,消除大壩隱患。除此之外,要注重應急演練。通過模擬突發情況,組織聯合演練,提高運行人員、相關力量部門等的處理能力水平,當發生安全問題后,能夠高效處理問題。以某庫區為例,模擬突降暴雨情況,大壩蓄水超警戒水位,且保持持續上漲的狀態。當收到“險情”報告之后,指揮長立即下達演練命令,快速發布預警信號,信息組快速響應,監測降雨和水庫水位等各類信息,啟動應急預案,由應急分隊隊員負責指導周圍的村民以及電站工作人員,根據設定的路線撤離,做到分工有序,高效處理險情。通過應急演練,夯實防汛應急搶險能力,為應對突發情況打下基礎。圖1為大壩現場圖。
3.3 加大人員培訓力度
小型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要結合當前大壩狀態和安全運行管理標準,運用相應的理論和知識,采用相應的技術手段,高質量落實運行維護工作。實踐中對水庫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以及運行觀測人員等,結合崗位特點和業務要求等,組織開展業務培訓,使其業務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確保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面向小型水庫現代化發展,圍繞信息化監測手段和方法等,運行管理人員要積極學習,掌握新技術和新方法等,提高運行監測數據信息的利用率,為后續的防范和應對處理工作提供支持,把控小型水庫大壩安全運行[2]。
3.4 引入信息化技術
若想實現對小型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要注重搭建信息化監測系統,引入物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等,輔助監測數據的采集和資料分析以及預警管理等工作的開展,采取自動化、信息化以及實時化監測模式,能夠轉變安全監測管理模式,切實提高運行管理效率。管理人員利用PC和平板以及手機等終端設備,能夠動態查看大壩運行情況,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與幫助。以某水庫為例,采用安全監測系統,檢測項目如圖2所示。系統運行時,依托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單元等,借助監測計算機力量,對測量控制單元實施控制,同時采集各類MCU數據,存儲到數據庫內[3]。借助運用射頻識別技術與數據通信技術以及水工技術等,搭建小型水庫大壩信息監測網絡系統,通過數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為安全預測和安全管理決策等提供依據和參考,提高運行管理水平。
3.5 加大投入力度
從小型水庫大壩運行管理實踐來說,落實日常巡視檢查或者進行信息化建設等,均需要相應的投入,面臨很大的資金缺口和需求等,使得很多工作的開展,受到資金的限制。實踐中,要積極拓展資金來源渠道,為大壩運行管理投入相應的支持,不斷完善小型水庫大壩運行管理基礎設施,提高運行效率,保障運行管理工作落實到位[4]。
結語:
綜上所述,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要結合當前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和優化措施,保障安全管理落實到位。實踐中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識,制定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引入信息化技術等,采取系列措施,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鄭夢文.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與維護問題及措施[J].區域治理,2019(44):138-140.
[2]袁明道,徐云乾,史永勝,李思平,張旭輝,潘展釗.廣東地區小型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分析與探討[J].大壩與安全,2019(04):20-23.
[3]劉剛,周志維,羅梓茗,彭月平.標準化管理背景下大壩風險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江西水利科技,2019,45(02):148-152.
[4]張雄.小型水庫大壩的安全問題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02):127-128.
作者簡介:
胡世睿(1980-7),男,湖南瀘溪人,本科,漢族,主要從事水庫大壩建設和農村供水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