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順
【摘要】近年來,景觀環境成為居民在選擇房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因此,應充分注意小區景觀建設;不僅能為景觀建設投入足夠的資金,還要不斷調整景觀建設概念,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充分展現小區的景觀。文章依據我國小區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小區園林綠化設計中應遵循的植物配置原則,分析了小區園林綠化設計與植物配置注意事項,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區;綠化施工;植物合理配置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開始追求更高精神層次的精神需求,因此,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針對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進行討論,希望為城市居民在小區的生活舒適度加分,改善城市環境。
1、小區園林綠化設計中應遵循的植物配置原則
1.1生態優先原則
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應縮減草坪設計比重,將自然物種植居于主要地位。對喬木、灌木、地被與草木植物應科學搭配,創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景觀多樣性。為增強植物成活率,對不同規格與生長速度的樹種,應確保其比例與種植密度的合理性。
1.2適地適樹原則
選擇樹種時應考慮氣候特征和土壤情況,要了解小區地質條件和植物的特征特性等,了解植物的高度和適應性、開花期花色等,要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生長的樹種,如鄉土樹種。已引種多年且在當地一直表現良好的外來造型樹種也可選用,如泓森槐、柏樹、松樹等。
1.3景觀多樣性原則
為了營造植物色彩季節,可將地形與豐富的植物景觀聯系起來,將季節特色突顯出來,利用植物塑造視覺開放與節奏變化。形式方面應將簡約大氣的風格表現出來,功能方面應將人性化的設計表現出來,提升小區歸屬感,通過綠地內部空間的持續轉變,增強景觀的多樣化特征。
2、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方法
2.1景觀層次鮮明
只有保證園林層次鮮明,才能從園林的每個部分找到合適的設計角度進行設計。將園林的整體設計當作畫一張畫,畫上的每個位置都要用單獨的事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如果園林設計沒有層次感,整張畫會給人一種全部內容都沖突到一起的感覺,會造成居民審美上的不適,嚴重影響園林效果、通過合理的搭配藝術手法,將園林的設計根據不同位置分層。通過不同的層次給人以不同的享受,整體上也要和諧,才能構成一幅讓居民提高幸福感的園林景觀。
2.2園林主題優化
園林景觀的設計,首先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其次根據設計出題進行園林景觀內容上的優化,才能保證園林景觀整體上的一致。例如,在為一座小區設計園林時,選擇的主題為四季,那么園林整體的規劃都需要圍繞四季展開,把園林大致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準備選擇一個季節作為園林的主題,做到春季有花、夏季有景、秋季有色、冬季有型;春季主要以花為主,享受到大自然的花香;夏季可以修建一個長有荷花的小池塘;秋季可以種上彩色樹種如楓樹、銀杏;冬季可以適當地種下造型松等樹種,享受勞動人民的智慧。通過四季鮮明的設計,讓居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設計者的園林主題,享受來自園林景觀的舒適。
2.3保證設計可持續性
城市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要保證園林景觀的可持續性,即設計成型的園林能在非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完好。居民在樓房內的居住時間周期很長,要保證園林景觀可以在小區內長久發揮作用,才能提高居民的舒適感。在園林設計時要考慮園林的情況,選擇易活的植物作為園林的主要景觀配置,并且保證園林景觀池塘的水流通穩定,池塘內的魚類,水生植物能正常生長,在冬天最好園林景觀的防凍保護工作,保證植物能活過冬天。園林只有保證設計的可持續性,才能為居民提供舒適感,提高小區宜居度,如果園林因為設計不合理導致損壞,還可能帶來負面效果。
3、城市小區景觀植物配置的設計理念
3.1突出地域特色
我國地大物博,南北地區不僅在氣候環境方面存在差異,在人文風俗以及地域文化方面也各不相同,設計人員在景觀環境設計中,要突破以往的思維定勢,在注重中國園林精神與文化傳承的同時,突出當地地域文化特色,彰顯小區的文化品位。首先,設計人員要秉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結合建筑特點對景觀進行綜合設計,結合當地居民的品位追求和心理訴求,突出景觀環境的綠化特點和人文特點;其次,在植物配置方面,要盡量選擇本地物種,不僅可以突出當地地域文化特色,還可以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在植物與景觀設計中,避免抄襲和克隆,融合個人創意,體現小區的與眾不同;最后,結合小區的功能定位和地理位置,保證建筑語匯和視覺的連貫性與一致性,對建筑交界和開放空間的邊緣線進行精心設計,促使其富有多層次的變化,為居民創設生動、富有趣味的空間環境。
3.2光影變化與季節變化配搭植物
光影變化可以加強園林景觀的層次,保證植物能夠和陽光、燈光與月光有效融合在一起,在小區內部產生光影美,如湖中倒影、花下碎影等都是極富詩意的畫面。在景觀設計過程中實現植物色彩的有效搭配極為重要。植物在不同的季節,其葉片、花朵以及果實顏色都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具有極高的藝術與觀賞價值,因此在植物搭配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植物色彩的季節變化。比如,可按照春花、夏綠、秋果和冬枝的植物觀賞部位進行植物搭配,春季可以搭配櫻花、迎春、牡丹、海棠、榆葉梅、碧桃、丁香、連翹等植物;夏季可以配搭睡蓮、荷花以及紫薇等植物;秋季可以配搭銀杏、五角楓、火炬、黃櫨等色葉樹種;冬季則可以配搭紅瑞木、金枝槐等樹種。利用光影與季節變化進行植物搭配,能夠保證植物配置的有效性,體現出特定的藝術效果。
3.3合理利用園林建筑與山水搭配植物
假如小區中存在水景,植物配置時可以使用水岸線的輪廓以及山石造景,保證建筑、植物、水體有效統一。根據實踐經驗,如果建筑處于山坡上,植物配植的時候可以采用單植、群植、叢植以及密林等形式,以此襯托小區景致。設計師在充分考慮植物種類差異的前提下,通過建筑與植物的搭配,可以將立體構圖以及平面圖充分結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植物配植的層次性與合理性。此外,在植物搭配過程中還要注意季節、色彩與園林等因素。具體配植過程中,樹種并非越名貴越好,只要植物能夠與園林山水、建筑、道路產生共鳴,就可以提升園林景觀的實用性以及觀賞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景觀設計的宗旨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景觀設計、空間布局來達到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而居住小區作為城市園林景觀的一部分,在其規劃設計中只有從綠色環保的角度出發,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才能使居住小區整體規劃滿足居民身心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能起到維護生態平衡、美化小區環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力.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0(8):152-154.
[2]袁磊.城市景觀設計中園林植物造景的配置[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6(4):42-45.
[3]鄧金.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