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何處買軍妻?

2020-07-14 05:25:59張志軍
古代文明 2020年3期
關鍵詞:制度

張志軍

提要:僉妻制度發韌于明代軍制,旨在抑制軍士逃亡,對清勾、解軍等軍政影響深遠。早期僉妻主要用來輔助完成清勾軍政,弘治以后僉妻制度逐漸脫離清勾軍政獨立存在。起初,軍士無妻者只解本身,隨著僉妻條例強制效力的加強,無妻者改由軍戶或地方為之娶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僉解的軍士、軍妻數量,但也加深了軍妻覓雇的弊端。解軍及僉妻以其廣闊的影響力籠罩著明代社會。有司將僉妻等徭役平均分攤到各里圖的決策,減輕了軍政負擔,避免了僉妻政策難以維系的局面,但也不斷消耗著地方社會的自治效能和民間財富。僉妻條例的種種弊病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政令堆疊的積重難返。僉妻及其實踐也提供了一個從制度層面持續觀察明代人口性別結構變化的視角。

關鍵詞:明代軍政;僉妻;解軍;地方社會

DOI:10.16758/j.cnki.1004-9371.2020.03.011

天啟年問,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梅之煥卷入黨爭,坐追贓遣戍。在投衛的路上,他仍不忘感懷君恩:“杖亦圣主恩,殺亦圣主恩。不殺復不杖,遣戍何足論?”只是看著病妻,他卻有些為難:

舊馬紫燕老,安能馱且騎?

荊婦病十年,何處買軍妻?

二者一莫備,必有棒殺威。

養士三百年,一旦賤土泥。

覆盆日不照,長夜黑凄凄。

病妻孱弱,不堪遠行,一旦不能攜妻同往,衛所必要勒措留難,有必要提前考慮用采買軍妻的方式來配合完成僉妻任務。

按僉妻條例:起解軍士時要將其妻一同僉解;起初,軍士無妻者只解本身,正德前后僉妻制度的強制效力逐步加強,充伍軍士必要有妻,無妻者由軍戶或地方里甲為之娶買。因此,當攜帶妻子從戎成為一項制度任務,而妻子又不適合旅途奔波時,梅中丞也就不得不憂心如何才能在起解前采買到軍妻。

僉妻,相關文獻中又稱“連妻小同解”、“拘妻僉解”、“追妻起解”等。大略而言,天順以前“連妻小同解”較為多見,成化前后常用“拘妻僉解”,萬歷以后簡稱“僉妻”。需注意的是,僉妻制度僅面向軍士正妻,解軍條例中的“連妻小同解”,其中的“妻小”并非“妻子兒女”,而僅指其妻,娶買軍妻,即為娶買軍人妻小,如有“或替取貧婦以為軍人之妻小”;《問刑條例》有凡問充軍者“就拘當房家小起發隨住”,而明律以“連坐父母者稱家口,連坐妻子者稱家小”;軍中優撫時“各處軍士止以有妻為有家小”,是以僉妻充軍中的當房家小也僅指正妻一人。明代的僉妻條例與流囚家屬律最顯著的區別即在于此。

僉妻制度發軔于軍制,并對明代的軍政和地方社會影響深遠。吳晗早在1937年就發現了衛軍必須有妻,不許獨身不婚的要求;王毓銓最早關注到明代為無妻軍丁娶買軍妻一事;于志嘉從軍戶入手梳理了正統以后補役戶丁僉妻和嘉靖以前家族出資買妻等史實;張金奎審視了地方里甲為軍犯買妻的規定,并察覺到僉妻制度在崇禎末年已有所松動。但總的來看,明代僉妻制度的源流、變動和影響等問題尚有待厘清,本文不揣谫陋,且以愚見拋磚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軍士應起解者,皆僉妻

攜妻隨軍一事早已有之,但僉妻制度的出現卻與明代軍制有關。明代實行軍屯,鼓勵家小隨營,《諸司執掌》“給聚”條規定:“凡文武官員并軍士人等,搬取家小完聚,行移所在官司,起取審實,送發完聚。”明初又有“凡外衛軍官調京衛者,皆給道里費,俾挈其妻子家于京師”等詔令。在衛、在營軍妻月有妻糧,“有室家者給八斗,無者六斗”,為軍士攜帶家人提供便利。但總的來看,明初遣送軍戶家屬隨行的政策執行得并不徹底。

隨著軍屯被破壞,“屯田之法久廢,徒存虛名,良田為官豪所占,子粒所收百不及一,貧窮軍士無寸地可耕,妻子凍餒,人不聊生,”坫軍伍中“又有在外娶妻生子不回者”,逃軍問題日益嚴峻。宣德以后,“屯軍逃亡人數漸多,地區漸廣,情勢更加嚴重。”與此同時,明代官僚逐漸發現,僉妻隨軍可抑止軍士逃亡。“撫臣余子俊每墩置墩院,令墩軍隨帶妻小,不但守邊兼亦自防其家,杜脫逃曠離之弊,”城堡官軍若是無妻相隨,只身在營,極易逃竄,“宜敕兵部移文總兵鎮守等官計議,將官軍家屬盡令隨住,庶人心有系,邊備充實。”為了扭轉軍士大規模逃亡的局面,“庶使親屬有賴軍不逃亡,”也為了更好地追捕逃軍,“十軍九妻,其逃易于追趕,”進一步區分懲戒,明廷開始推行強制軍妻隨行的僉妻制度。

于志嘉已經發現正統以后的新解軍丁需要攜帶妻子同赴衛所。但分時段來看,僉妻制度設立之初只針對逃軍正身、補役戶丁和私自輪替者,其實是為了輔助清勾軍政。正統元年(1436年)有關清勾的條例規定:“凡解軍丁、逃軍,須連妻小同解,違者問罪;無妻小者,解本身”,“凡抽丁垛集軍,先前私自輪替者,選壯丁連妻小解衛”;二年(1437年)又議準:“各處逃軍、并補役戶丁,俱連妻小給批。”強制僉妻的目的在于整頓軍伍,震懾逃亡。

僉妻條例在此后的各朝被不斷重申,其實施對象還是以逃軍為主,僉妻制度仍未脫離清勾軍政。成化十二年(1476年)題準:先年收發附近衛所寄操軍士并紀錄幼丁“若有逃走者,不問正身、戶丁,發冊至日,照例連妻仍解原舊衛所補伍”;十三年(1477年):“有冊清勾逃故等項軍士,即于本戶選取壯丁,拘連妻小差人解補。”此時僉妻制度仍是一項輔助清解的政策,尚未能超脫清勾軍政而存在。

及至弘治十年(1497年),僉妻的對象才開始面向不行清勾之軍戶:《明會典》軍裝盤纏條規定,除清勾軍士外,正軍“有妻在籍者,就于結領內備開妻室氏名年歲,著令原籍親屬送去完聚”,在衛正軍僉妻自此始。雖然此后的條例仍多側重于清勾逃故等項軍士,但既然逃軍、清勾軍丁、補役正軍都要僉妻同解,僉妻條例區別、懲戒逃故軍士的意味已經在慢慢淡化。僉妻制度逐步由一項針對逃軍等人的“非常規”政策轉變為適用度更廣的“常態制度”,這也標志著僉妻制度開始脫離清勾軍政,走向了制度獨立的轉變。

軍戶之外,另一個要僉妻的群體便是軍犯。盡管宣德以后的軍政條例越發嚴密,清勾軍事也越來越頻繁,但軍伍缺額的窘況仍未因此得到有效緩解。隨著明代充軍條例的不斷修訂,充軍范圍不斷擴張,軍犯逐漸成為主要兵源之一,僉妻充軍也越來越常見。正統時倉儲漸廢,“墨吏封殖自利則養官,胥吏上下其手則養蠹”,浙江臺州府知府李性坐杖死府吏、侵盜贓銀諸罪,“上以性貪暴,特命謫戍邊衛”,始有“正統時,重侵盜之罪,至僉妻充軍”。

弘治十七年(1504年):“今后凡遇充軍人犯,務要抄招備開妻子年貌徑解都司發衛收伍,”始有軍犯僉妻的正式規定。東莞木魚書里曾用夸張的語言描述了軍犯僉妻的過程:先發軍門文書到縣官,尋捕“軍妻要攞急如旋”,定要“鎖她解往軍門處,得但夫妻同行往狄邊”。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題準:“凡系問擬終身永遠充軍人犯,招案明白者,不候追贓,先行發遣,務要酌量道里遠近,拘僉真正妻小,”此后有問發充軍者,必僉解軍妻同行。至是,正軍、軍犯僉妻隨同已成定例,《明史》所謂的“軍士應起解者,皆僉妻”實源自此。

僉妻制度有著與之相匹配的文冊規范。印記文簿登記軍妻姓名的規定標志著僉妻開始走向規范化。正統二年議準,除附近兩京衛所外,其余府、州、每衛所需置印記文簿一扇,“但有解到軍士,就時填寫年月日期、本軍并妻的確姓名。”正德元年(1506年)題準:今后有司各將清解過軍人、并妻小、及解人姓名、起程日期,造小冊一本,送清軍御史處交割。正德六年(1511年)又有“凡批內開有妻,而無解到者,即于收管內開‘妻無解到。銷繳批文之日,原籍官司驗有中途事故明文,長解免究;若無,即將長解問罪,仍追妻給批,責令親屬伴送,給軍完聚”,對有妻、無妻、解人的要求不斷細化,彰顯了僉妻制度日益嚴密化和規范化的趨勢。

為了預防雇倩頂包,清軍黃冊不僅要備注軍妻姓名,還會將軍妻的年齡、面貌、疤記等個人信息記錄在簿。弘治十七年就已開始記錄軍犯妻子年貌;嘉靖二年(1523年)又題準:“凡遇冊到,將所清軍黃冊籍磨對相同,行拘原逃正身或應繼人丁,備開妻解年貌,并充調來歷”;萬歷三年(1575年)兵部題準:“今后勾解軍士,審真正軍妻,批內填注年貌疤記,一同起解,不許別娶及雇倩。”然而嚴密的信息登記并不能根除軍妻覓雇的弊端。

二、不可以無妻之軍充伍

如果說雇人“代役”是明代軍戶應對勾補的一項家族策略,那么覓雇軍妻便是軍士應對僉妻的一項家庭策略。

盡管僉妻條例強調起解軍士要攜妻隨行,“但原籍既是親戚墳墓之所在,可以想見即使到正統年間軍政條例訂定以后,隨軍赴衛之人亦不會盡如條例所要求,應是有相當的彈性存在的。”在清勾起解的時候,“有將正軍妻小隱留在家,到彼雇倩頂替”,“到部之日,雇倩軍妻以偽為真,既乃脫身獨亡,無復系累”,如此便可隨到隨逃。正軍有時也會為替役者娶買軍妻,正所謂“千百之中幸得清出一二,起解之際又非親丁得解,親丁亦不得其正妻同解,而去所解去者乃其義男女婿,其臨期略買之妾婢耳”。

按僉妻條例,軍士無妻者只解本身。但由于明代軍士待遇不高,軍役繁重且累及子孫,部分地區軍人無妻的現象越來越常見。這些變化直接影響了兵源的穩定更替和軍心的維系,降低了僉妻制度以妻小為贅遏制逃亡的功效。因此正德六年修訂的僉妻條例以增加長解批驗流程的方式,逐漸控制了只解軍士的現象,此后更以“令甲開載不可以無妻之軍充伍”為金科玉律,進一步強調清勾起解的軍士必須有妻。

這項政策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僉解的軍士、軍妻數量,刺激了軍戶家族固定為無妻軍丁買妻慣例的產生,同時也加深了買雇軍妻的弊端。應解軍丁例“既許于本戶照丁糧多寡、道里遠近為資遣矣,即戶貧丁少者,亦勒抑里甲僉令押解,為之造冊,為具赍資,為置買妻小”,貧困軍丁也會趁機勒抑里甲為之買妻,甚至會導致“托以無妻措勒長解者”的發生。

原本多由軍戶家族擔負的解軍、買妻等盤費,在此后可能也被攤派給了地方。而此前軍戶家族面臨的正軍有妻故賣、反復求索等難題也同樣擺在了地方有司面前。“近來無妻之軍,或有妻故賣,移累里遞,情狀難悉,”部分有妻軍士會在起解前主動賣妻,重新成為無妻軍士,勒使里甲再為婚配,地方上對此卻無可奈何。久而久之,劣幣驅除良幣,真正軍妻更難僉解,其見解者“皆顧倩丐婦,搪塞一時”。

而不論是軍士自行雇覓,還是里甲人等為之買娶,“其所買為軍妻者,恩既不屬,視如唾核。”而買雇為妻者多為丐婦娼女,“時軍營陋習,常有娼女濫冒軍妻,竊容于行伍之中,”此類軍妻在營不惟不能系贅軍士,反會影響軍伍風氣。

明代官僚也因此竭力反對軍妻覓雇,建議清軍官“清理各衛軍戶應斷軍伍,俱令選解精壯軍人,真正軍妻”,“不許買妻隨行及不領妻小沿途買捏妻故執照。”充軍人犯起解時“宜令原籍官司務要審解其真正妻小”,“其假充軍妻者皆察治之。”并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獲準:各里軍籍系甘肅等衛應該補伍之人“務拘真正妻小,責差應解人役嚴限解赴彼處衛所交收取獲真正收管。如有不將正妻隨行,沿途買捏妻故及假捏印信收管者,各衙門查照律例,從重問擬”。三十八年又題準:軍犯起解時要“拘僉真正妻小”,希圖根絕起解軍士有妻更買妻的現象。萬歷二年(1574年)又加重了對雇覓假妻者的懲罰,“解到新軍內有雇覓假妻者,審出將妻變價入官,或配與別衛無妻軍人,”力求將真正軍妻解衛。

嘉靖十年(1531年),有感于圖甲為僉妻所累,無辜之人往往因輪僉而破家,鄭濂題請解軍時“如系在營缺伍,僉解戶丁,娶配妻室,點充長解,照常施行。如已解到衛所逃回者,就令本家充解,先盡兄弟族人、次及親戚鄰友,如無妻者,亦就于其家親族給娶”,希冀將解軍及娶妻的負擔部分地轉回軍戶。但鄭濂的解決思路卻與正統二年開具的軍政條例:“今后清查逃軍正身并軍丁,查勘,果系先曾起解恃頑又逃、不行赴衛著伍者,不須再差長解,止連妻小牢固鎖項,著令有司遞解原衛所補伍”相悖,因此并未得到兵部首肯。僉妻制度仍然深深地騷擾著地方社會。

三、一軍起解,概里騷然

僉妻是清解軍政的重要環節,不能脫離解軍單獨討論僉妻的影響。許賢瑤、曹國慶等學者已證實清勾軍政對明代社會的安定產生了較大的消極作用,于志嘉、張金奎等學者討論了解軍盤纏對軍戶家族的影響,獨解軍及僉妻對明代地方社會的騷擾尚未及展開論述。

早在宣德初年,明廷已經開始將有司解軍等負擔部分地轉嫁給了地方,逃軍限內不首被人擒獲者“就點親屬鄰里等管解”。而充軍人犯起解時,解人也是“先僉宗族,宗族無人,則僉里甲”。可以想見,在制度設立之初,軍解等項,名義上仍由軍戶等優先擔負,但在軍戶無力的情況下,可以由里甲托底。

而正德十年(1515年)以后,隨著巡按陜西御史王佩奏請的將里甲有丁力之家,編作三等:遇有清出軍士,酌量遠近僉點里戶充任解人,“上戶解遠處,中戶解稍遠處,中中戶解近處,十分遠處兩家朋解,每戶各差一處,周而復始,”獲準,“有司僉解分定三等”成為定例,僉妻及隨之而來的為無妻軍士娶買軍妻等負擔逐漸被轉嫁到了地方身上。

嘉靖四年(1525年)以后,解軍及買妻等負擔多歸里甲。“令各處里遞編上中下則定為解戶,輪流管解,周而復始,止令管解繼補戶丁并新充軍犯”;管解之役既歸各里,則解軍路費、買軍妻的娶資便也隨之而來;這些額外的徭役又按照解運錢糧的分配方式劃分給地方,各圖里不拘有軍、無軍“每一圖解一次,依都編僉,每百里貼銀五錢”,中間隨糧之多寡定僉解之等差,因道途之遠近以為征派之份額。明末遼鎮甚至在清勾原籍軍戶壯丁并妻時,“每軍擇選戶里殷實為解戶,追驗軍裝、長解路費,解發本鎮,”徹底拋棄了軍戶供應軍裝盤纏的慣例,軍裝、軍解盤費盡出里甲。

百里貼銀五錢只計算了路費,實則“近年軍戶貧窶者,利于勾取坐得軍妻、路費”,或有妻故賣,或“且原有妻者索直另買”,而“縣官唯其所欲,不啻如娶子婦”,娶買軍妻早已成為解軍制下的潛規則。這樣一來,再加上買妻的花銷,每千里解軍往返共須費銀約二十兩,每解軍千里便要定僉兩圖,每甲便要出銀一兩,解軍費用每多十兩則要再加僉一圖。

有僉妻等費達二百余兩者,每一里排約費二三金,“而此二三金者,里胥又以分厘而培斂于佃戶不知其千百家也。”其解軍三千里以外者,用銀六七十兩,而近衛者也不下三五十兩,這些銀兩“俱是該管里老鬻田賣子以求一時之生”,民已疲極。而同樣的故事或許還發生在明王朝的每一寸土地上:

通省遍邑何里無軍籍之戶?何戶無該解之丁?況近衛僉解一人,遠衛二人,道路不下千里之遙、費用不下十兩之費者,力尚支用人家典田賣產,貧之人家市兒鬻女。諺曰:一軍起解,概里騷然。

民諺非常清楚地展現了地方民眾對軍解的煩擾和厭惡情緒。然而事情并沒有因此而改變,解軍給百姓帶來的仍舊是“一軍出則一家敝,一伍出則一里敝”。解軍及僉妻之事就是以如此廣闊的影響力籠罩著明代社會中的普通人,不斷地消耗著地方社會的自治效能和民間財富。

隨著明代統治的崩壞,因解軍及僉妻所帶來的“必責地方備衣甲、軍妻,騷擾不可言”的困弊也就越來越嚴重,地方開始削減軍解費用,盡量減輕小民負擔。陳于王治句容縣時,就曾發現本地長解輪排“四十年未得一周”;僉解費用多寡只因路之遠近,并不因有無雜用而不同,解軍之役弊病叢生。最后決定以本里之人管解本里之軍,遇有長解,便于兩圖中各僉伶俐一人,一為正一為副;使費不拘遠近均給銀六兩,每百里則另給路費三錢;通縣排年挨次,每解軍一名出銀五錢,以為雇貼,親征親給。算下來一軍、一解每千里費銀約十二兩。

而千里十二兩的費用在為地方財政減輕壓力的同時,卻也加重了解人的負擔。軍政條例向來都嚴格把控解軍赴衛的時限,某些軍士往往故意延磨時日,趁勢牟利,必先向解人等索取資財,方才肯上路,其數常逾數百金;而對解人敲骨吸髓者卻又不僅僅有軍士,解軍路上少不得“差役道路防閑之苦,經過衙門使費之累”,而軍解批文往來繁縟,動經數月,無辜之解人往往賠累益甚。“故管解而至于千里之外則下產半廢,二千里之外則下產盡廢,三千里之外則中產亦廢矣。”而今解軍之銀每百里又減去八錢,真有賣屋賣妻猶不能償債者。

解人既非身犯罪譴應流徙之徒,卻要廢廬產、鬻子女、觸冒寒暑、凌歷瘴險,與軍士共一旦之命;軍赴衛者,又多勇悍險賊之人,里排人等確屬平民,以里排之人充軍解,“無異羊將狼、豕教猱矣”。即便力有可博,然解人既懷歸鄉之情,心念梁園之好,亦必惴惴然,自窺生死由軍主;幸及到衛,軍門官吏或以“軍士解到”為利,悅納其軍糧,延軍士為上賓,反訶詰盤剝解人,甚以牢獄威逼,直至榨凈解人囊中最后一文錢;解到后萬幸無事,軍士可以賄上歸家安坐,解人卻尚要延守批文,挨磨歲月,“是作奸犯科者,軍也;流離蕩柝者,解軍者也。”倘或軍士到衛復又逃脫,勢必又要告發清勾,依然要再解一番,是兇犯不死而解夫往往累死。

軍士入伍后,如遇軍妻逃回,或自將軍妻典賣,便又要回鄉再次娶討,原籍人丁家道貧窘無從措辦,“將田地房屋典賣者有之,將男女頭畜貨鬻者有之,”加給地方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長此以往,里排小民產業盡廢,不得不以里長充長解。如此一來,小吏、書手便要終日索錢里老,里長之家自此雞犬不寧、產業俱廢,“其踐更得此遣者,舉家震怖哀號,至有因而抵罪破家者,”他甚至有為長解而死于途者。更重要的是,在小民的認識中,以里長解軍,便“是里長之罪與本犯同”,里長的社會威望遭到嚴重沖擊,社會身份下移,深刻地影響了地方社會的基層管理結構。

從地方的角度看,國家待軍士不可謂不厚,既為之買妻,又為之幫貼盤纏,全然不顧里甲之騷然,而軍士逃亡之心亦未曾停止,春來秋去,隨解隨逃。但對軍士來講,清勾解軍既要僉解本身,又要拘妻,煩擾實多,及其拋棄室家、荒蕪田地,攜妻挈子徒步數千里來到衛所,軍屯已廢,軍糧又不得見,饑飽不時,水土不習,又如何能不疲且病,怨苦而思逃?軍逃又必要清勾,是“一軍之收管未來,一軍之清勾復至。小民之負累已極,而隊伍之缺失如初”,于公于私皆受損。是有陳建直言“今天下有衛猶無衛,有兵猶無兵矣。港民膏血以養兵,而又令代之死矣”,解軍每年既破里甲數十戶,更使數千名軍妻流離失所。

軍士既存逃心,一經到衛即將本妻貨賣,以為盤費之用,其妻必要輾轉流離,難以存活。為此類買妻,“是有罪之人未即正法,而先以無辜之婦置之死地也,”為了避免本鄉無辜婦女流離失所,時人建議購買犯奸之婦、官賣之妻、他鄉土婦來補配,尤其倡導軍士在衛所婚娶,新軍無妻者,可在每千里貼銀二十兩之外,每百里再加銀一兩,半充路費,半作娶資,如此則彼此兩處土婦皆可免受奔波之苦,而軍士既有室家留戀,亦可為之羈縻。而遇到軍士再三逃捕,里甲反復為之娶妻時,萬歷年間喬拱璧也曾建議:初次問軍,無妻者為之買妻起解;逃回被捕,再次起解者,例不買妻,“如是則軍亦不利于逃,離賣之弊可絕。”但軍政條例既已載明,逃軍復解要連妻小牢固鎖項,著令有司遞解,喬拱璧的建議恐怕不太容易推行。

余論

風雨飄搖的晚明,僉妻也不能有效解決眼前的兵源短缺問題。為了盡快解決戰事,僉妻之例也曾暫行停止,優先發往薊昌二鎮的清出軍士,“不必拘妻,不必僉解,”但這只是為了保障軍事機動性的暫時調整,并不意味著僉妻制度到此終結。

有感于買妻給地方帶來的騷擾,萬歷年間兵部曾題準,“其貧軍不能娶妻,不必攤累里甲代娶,就將只身起解,明注批申收伍,”逐漸放松了對無妻軍士必要娶妻的要求。但直到崇禎十一年(1638年),為無妻軍士娶妻的慣例才被打破,解軍時“止拘本妻,無妻則已,不許擅勾親鄰”,娶買軍妻的鬧劇到此才正式落下帷幕。但此時的明王朝,卻也到了要謝幕的時刻。

僉妻制度“使其來即可以為侶,而至即可以為家,有親屬相依之勢,有生理相安之心,庶幾久長利便,不致隨到隨逃矣”,有助于在衛軍戶的形成,能為兵源提供相對充足的保障,同時也能促進邊地開發,加速各民族融合。但僉妻制度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缺伍問題,軍士們“一人之身既以當軍又以應役,一石之米既以養家又以奉將”,如何不貧?兵貧勢不得不借重息之貸,“兵安得不愈貧?既貧而逃。”內外都司衛所官惟務貪賄,不能體恤軍士,或占軍為仆,或使納月錢,或侵蝕月糧,或減冬布,軍士窘于衣食,只能“不顧妻子脫身逃竄”,甚至“各攜妻孥逃回原籍”。

有司將僉妻交付給圖甲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明代中后期沉重的軍費負擔,緩解了軍戶家庭面臨的種種壓力,相對完整地保護了明代賴以生存的軍戶世襲制度,避免了因軍戶貧窮而造成僉妻政策難以維系的局面。而里甲對買妻等項開支的科派方式,既反映了州縣有司與里老村民的有序互動,也體現了明代里甲賦役體系的相對成熟。明末某些州縣有關僉妻銀兩數額的調整,也部分地說明了晚明社會經濟的波動。

時人對僉妻條例的種種不滿及建議,如對反復清勾及娶妻的厭惡等,也折射出明代中后期政令堆疊的積重難返。各年所新增的條例,“因革同異相抵牾者甚多,難以枚舉。而有司之奉行者,或引用而不詳,或泥法而不通其意,反滋疑貳以生弊端,無感乎今日議者之紛紛也”,其問的軍政條例既不能統一籌劃,又不能參酌審議,更不能盡釋前人立法本源,執行過程中又不能對各項例文“細玩其義而無泥其辭”,自然是百變法而弊日滋,犯者益眾,于政無益也。

明代盛行溺女嬰,生女多不舉,必然波及傳統的婚姻市場。根據官為資給贖買、娶買軍妻推測,明代軍士無妻應當是較為普遍、為官方所接納的現象。而為了保護本地土婦,鼓勵起解軍士到彼再娶的倡導,或許也暗含了地方有識之士對本地婚姻市場的保護。而這一切都在提醒著我們重新關注明代婚姻市場失衡下的人口性別結構。

(責任編輯:李媛)

猜你喜歡
制度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重大誤解制度“重大”之認定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50
刑事申訴制度的三重檢討與完善進路
法大研究生(2018年2期)2018-09-23 02:20:40
完善我國人大制度的幾點思考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翻譯人員參與刑事訴訟制度的構建
應訴管轄制度適用之探討
時代法學(2015年6期)2015-02-06 01:39: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www.91中文字幕|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午夜不卡视频| 久久黄色视频影|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日韩av无码DVD| 日本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欧美高清|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日韩av资源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精品三级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欧美午夜精品|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久久一级电影|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国产精选自拍| 91九色国产porny|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午夜小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女主播|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国产黄色|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午夜视频www|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国产99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AV网站中文| 无码人妻免费|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久久女人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全部毛片免费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91无码网站|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毛片卡一卡二|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午夜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