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珍 葉章廷


在韶關市仁化縣安崗村,新落成的黨員紅色教育展館以及新修繕好的思詒堂、阮嘯仙舊居等革命遺址,游覽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不遠處的種植基地,繡球花長勢喜人,百合花含苞待放。村口的平坦大道鋪設了瀝青,一盞盞太陽能路燈點亮了鄉村夜晚。
安崗村是革命老區村,曾留下朱德、陳毅、阮嘯仙等老一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安崗村思詒堂是中共仁化縣第一屆縣委、中共安崗鄉支部、安崗鄉蘇維埃政府的誕生地和駐地。該村是仁化溝通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秘密通道之一,是“仁化暴動”的重要發展點,是澌溪山游擊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獨立團的補給地。
2018年以來,安崗村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以省第一批“紅色村”黨建示范點建設、環丹美麗鄉村連片建設以及精準脫貧工作為契機,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力實施紅色堡壘、紅色陣地、紅色服務等紅色黨建引領“八項工程”。
安崗村充分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對思詒堂、華陽寨、阮嘯仙居住舊址、蔡卓文舊居、華陽寨革命舊址等紅色歷史遺跡保護修繕,展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仁化的光輝事跡。基于安崗村是中國共產黨審計工作創始人阮嘯仙的重要革命地,同步了打造省級紅色審計教育基地,出版了《紅色安崗》等書籍,多形式活化村內紅色文化。依托新建的安崗村黨員紅色教育展館及紅色歷史遺跡,該村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定期開辦“紅色講壇”。自“紅色村”黨建示范點建成以來,該村共接待近4000人次的參觀游客。
據了解,為了把安崗村打造成美麗宜居鄉村,依托“一線雙聯”民情夜訪制度,掛點安崗村的縣領導及幫扶單位,推動興建了路燈改造、村道硬底化、健身中心和文化廣場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設,完成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體系及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整治了電力、網絡、有線電視線路,建成全縣第一個村級森林公園。
在安崗村山背村小組旁,上百畝的繡球花基地尤為引人注目,該項目通過土地租賃、入股分紅以及務工等方式參與,帶動貧困戶增收。結合“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建設,該村正在開發百合種植基地項目,進一步壯大安崗村集體經濟收入。
在華陽寨保衛戰遺址周圍,紅色文化體驗區項目已基本完工,配有吊橋、瞭望臺等設施,這里將作為“少兒愛黨、愛國教育培訓基地”。為把“一小時瞻仰”變成“一天紅色文化體驗旅游”,該村將紅色革命遺址、繡球花主題休閑區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古塔—云龍寺塔串聯形成紅色文化游路線,帶動了村莊沿線民宿、農家樂、農事體驗等經營的發展,外出務工人員逐漸返鄉創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紛紛脫貧。據統計,2019年安崗村集體收入達19萬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000多元,全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近日,省級驗收組已對安崗村“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進行驗收,并給予充分肯定。歷時兩年,安崗村以紅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實現了從貧困村到省級紅色村黨建示范點的美麗蝶變。(攝影:龍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