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梅花端的種梅州”,葉劍英元帥的梅花詩如三春暖陽,讓梅州鄉親胸膛熱流激蕩。純樸的客家人既有“心如鐵石”的堅忍不拔,又有“玉骨姍姍”的和衷共濟。因此,梅州人樂意以梅花自喻,而且喜歡植梅、賞梅、詠梅。
梅州境內,遍地梅花,但花魁當推“潮塘古梅”。2018年暮春,潮塘古梅榮膺“中國最美古樹”,是梅州唯一入選的古樹。潮塘古梅樹齡千年,廣東樹齡最長之古老花梅,填補了我國野生古梅分布之空白,以生長地為命名為“潮塘宮粉”,錄編入《中國梅花》。
每逢梅花盛開時節,城鄉雅士閑客紛紛涌至古梅圣地—梅縣區城東鎮潮塘村。梅香四溢的小山坡,人聲鼎沸,蜜蜂嗡嗡嚶嚶,萬朵粉紅妝梅花如云霞飄色,游人盡情欣賞“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至美境界。
萬蕊皆潔凈,山梅自在開。潮塘觀梅,如赴千年之約。面對虬髯蒼勁、獨木成林的潮塘古梅,為植梅的前輩、銜核生梅的飛鳥心生敬意:不經意間成就了梅州千年韻事。唐宋間梅州遍植梅花,古驛古亭邊曾有野生梅花綻放。南宋詩人楊萬里曾為梅州漫山遍野的梅花點贊:“一行誰栽十里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南宋進士姚勉更直截了當說:“梅州參徹梅花髓”。“花中氣節最高堅”,同樣屬于南宋時期的詩人陸游一生以梅自喻,甚至在“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情況下,仍有“香如故”的高潔。梅州自宋代起,便以“梅”為地名,更突顯梅州人對梅花品質的推崇。潮塘古梅,像一位隱居面壁的禪師,為避風塵甘寂寞,以一縷幽芳守護“梅州”,傳遞客家秘籍:崇尚中原文化的氣韻、國家至上的節操,以及以德化人的品格。
傲霜斗雪,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風刀霜劍,花開花謝,潮塘古梅在千年時光里完成了自我救贖,成為梅州客家歷史的活標本、時代變遷的見證者。
“只留清氣滿乾坤”,冬日暖陽下的潮塘古梅,粉紅的萬千花瓣與藍天相映成趣,仿佛是一幅光照神州大地梅州客家奮斗畫卷。從文天祥毀家紓難、帶領客家子弟兵勤王抗元,到姚雨平將軍追隨孫中山推翻帝制,黃梅興、姚子青、姚中英血灑戰場抗日,以及葉劍英元帥轉戰南北建立革命功勛等,無一不閃耀著“凌寒獨自開”的梅花品格。
一樹梅花潮塘開,千年幽香沁心脾。我想,揣懷一縷梅香,在漫漫人生路中,將芬芳相隨,直至抵達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