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敏
摘? ? 要: 針對高校藝術生黨員這一較為特殊的黨員隊伍,廣東培正學院藝術設計系學生黨支部通過具體的服務型實踐活動,探索藝術生黨員的黨性教育新形式。把黨性思想與藝術生黨員熟悉的語言符號結合起來,通過繪畫、制圖、影視工藝制作等圖像化的藝術語言符號,表達黨性的思想政治內涵;在具體實踐活動中,實現學生黨員對黨性的理解、接受和表達,創新藝術生黨員黨性教育。
關鍵詞: 高校藝術生黨員? ? 黨性教育? ? 語言符號
一、問題的提出
高校藝術生是一個有著鮮明個性特征的群體,對他們的教育和管理需要根據特點采用不一樣的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何有效進行高校藝術生黨員的黨性教育,需要我們針對藝術生的個性特征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以便找到與黨性教育更契合的策略和方式。從所學專業看,我們系以藝術類、設計類專業為主,這樣的專業具有顯著的藝術實踐性、實操性特點。學生動手設計能力比較突出,理論相對較為薄弱,偏于實踐操作而不擅于抽象化的理論,藝術實踐塑造了他們的思想性格。一般說來,藝術系學生本身,是一個個性奔放、追求自由、張揚自我的群體,從外在的衣著裝扮、言行舉止,到內在的思想品格,都彰顯著自由灑脫的藝術氣質。他們自然地表現出個性、自由和自我的真性情,暢游在藝術的世界里,不僅有屬于詩的情感,還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然有著自己的表達和交流方式——圖形化的語言符號,通過這樣的語言才能更圓滿更有效地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情感。這種語言是由線條、色彩、圖形等構成的圖像語言或藝術語言,由于專業和個性特點的原因,藝術生自然地選擇了圖像語言進行思維、表達情感和交流思想,這樣藝術形象化的語言正是藝術生最有效思維、傳情、表意的語言符號。因此,為了更有效地對高校藝術生黨員進行黨性教育,開展藝術實踐性的黨建活動是要重點考慮的內容;還要考慮藝術生黨員的專業特點和個性特征,結合他們的思維方式,以他們的語言進行黨性教育,才能融入他們的情感世界中,達到黨性教育的最佳效果,促進高校藝術生黨支部的建設。
二、在藝術專業實踐活動中踐行黨性教育
“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動地、現實地使自己二重化,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1](58)。這意味著人在改造對象世界的同時,改變著自身,而且自身的發展才是人進行實踐創造的最終目的。進一步而言,我們對學生黨員進行黨性教育的時候,也是自身不斷發展成為一名思想素質過硬、政治立場堅定、樂于服務奉獻的黨員。廣東培正學院藝術設計系學生的專業方向有繪畫、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設計和工藝美術五個,這些專業主要涉及繪畫、制圖、影視制作、工藝制作等方面,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興趣明顯強于理論知識。鑒于我們系學生的專業性質、能力專長,系學生黨支部通過結合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性強的黨建活動進行學生黨員黨性教育,把黨的思想政治理論融入具體的專業實踐活動或項目中,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專業特點和優勢,有效激發他們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讓學生黨員在興趣的牽引下,自動自覺地接受黨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讓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論自然而然地在他們內心深處扎根生長,轉化為他們的血肉肌體,內化為他們的精神氣質。
為此,我們藝術設計系學生黨支部在2014學年—2015學年探索了符合自身特點的黨建活動,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開展了“學習創新,服務奉獻,增強社會責任感”的實踐性黨建活動,增強黨員的服務意識,建設有自身特色的服務實踐型黨支部。實踐服務活動組織了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校園的主要干道設置攤位,開展愛心奉獻服務活動,為校內師生免費縫補修改衣服、繪制畫像和設計各種logo圖標。此活動不但激發了服裝設計專業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與的興趣,還吸引了其他團員群眾積極參與,為路過的學生設計和修改出各種富有個性又體現大學生青春氣息的服飾,為我校學生修改衣服、補釘紐扣等?;顒拥膌ogo設計、速寫頭像等項目內容還激發了視覺傳達、繪畫等專業學生黨員和學生群眾參加熱情,設計出各種具有藝術個性的logo,為其他學生繪出生動形象、活潑可愛的頭像,展現了在校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這樣與藝術結合的實踐性服務活動,不僅發揮了藝術生黨員的專業特長,還激發了他們的濃厚興趣和服務精神,他們在美的藝術實踐中服務身邊的同學,從中真切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名大學藝術生黨員的價值和意義,踐行著黨服務群眾的宗旨,從外而內地增強服務意識和提升精神境界。
“感覺在自己的實踐中直接成為理論家。感覺為了物而同物發生關系,但物本身是對自身和對人的一種對象性的、人的關系”[1](186)。這就是說,人通過實踐使自身的感覺得以產生和豐富并上升為理論。因此,對于藝術生黨員而言,這樣與專業相結合的服務型實踐活動是最好的塑造人、教育人的方式,既發揮了藝術生黨員的專長和興趣,又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使藝術生黨員在展現自我能力和價值的過程中培養服務精神,自動升華為學生黨員的內在精神品質。這樣的實踐性服務活動加強了我系學生黨員與基層群眾之間的聯系,不僅弘揚了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還促進了我們系學生黨支部在實踐活動中逐步成為服務型的黨組織,檢驗了我們對學生黨員黨性教育新形式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推進藝術設計系學生黨支部建設,加強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我們系學生黨支部在2015學年—2016學年不斷創新黨建的服務實踐活動,把黨建活動推向校外基層,充分揮發藝術生黨員的優勢,這一學年我們學生黨支部開展了“農村小學美育實踐教學活動”,到廣東培正學院附近鄉村的烏石小學和劍嶺小學進行義教,指導小學生們學習畫畫和制作簡易的工藝品。學生黨員教小學生們簡筆畫、手指畫、吹畫等中國畫,這些繪畫方法技巧簡單易學,小學生們接觸后不僅大開眼界,而且很快就能完成一幅幅極具中國風的畫作,不僅體驗到繪畫中國畫的樂趣,還受到中國藝術文化的熏陶。學生黨員發揮和展現了自己的專長才華,使小學生們學有所獲并受到中國藝術文化的感染,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正是在這樣實踐性服務活動中,學生黨員以自己的專業特長服務于他人,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服務群眾的奉獻精神和黨性不自覺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此外,學生黨員還把一些小學生的畫作帶回學校,在校園里展覽宣傳,讓更多師生了解我們系學生黨支部服務奉獻的事跡?;顒硬粌H僅限于校園,還走向校外,深入鄉村最基層,用自己的專業專長服務于鄉村小學生們,用美的藝術和優秀的中國文化熏陶小學生純潔美好的心靈。在這樣的支教服務實踐活動中,學生黨員和受教育者在付出與收獲中都得到了成長。學生黨支部通過“農村小學美育實踐教學活動”多次愛心義教,喚醒黨員心中深埋的服務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在服務社會的活動中體會到奉獻的快樂精神并讓愛傳遞下去,展現學生黨員的人文精神和慈善精神。
實踐性服務活動本身具有極強的人格品質塑造性,通過具體的活動把抽象的思想意義具體化,讓人通過真實的體驗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和意義,領悟到抽象思想的具體內涵。藝術生黨員開展藝術方面的支教這一實踐性服務活動,就是在真實具體的實踐中感動和感染受教者和教育者,在具體的活動中教育和塑造具有特定思想品質內涵的人。這是一種美的教育實踐,不僅教育了小學生,讓藝術和美的精神在他們心中開花,同時在傳播和播種美的種子的過程中,讓服務基層的黨性意識在學生黨員心中開花結果。
三、以具象化語言開展藝術生黨員黨性教育
美國語言學家約翰·迪利在《符號學基礎》中指出:“人類命運的符號學特點便是運用符號改善人類生活涉及的一切方面,因而這種改善開始于人類自己。”[2](214)這說明了一點,即人在使用符號時也在改變著人自身,進一步分析,語言作為一種符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感染人和塑造人的作用,尤其是形象化藝術性的語言對此作用就更加突出了。那么,藝術生這一充滿個性和特立獨行的群體需要屬于他們的語言解讀和傳授黨的思想精神,才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共鳴和認同感。藝術形象化的語言具有鮮明的特征,極大地發揮藝術生的專長和優勢,能夠最直接最完滿地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情感。這種藝術語言由手繪創作的線條、色彩、圖形、圖像構成,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原創性,是一種視覺化的藝術語言,與藝術生的思維習慣、表達方式高度一致,與他們深層內在氣質無縫對接,達到了圓滿的耦合。把相對抽象枯燥理論和思想轉化為形象化趣味化的藝術形式,即藝術語言符號,使之成為藝術生黨員進行黨性教育的語言方式,進行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這也是廣東培正學院藝術系學生黨支部在黨建中一直探索和思考的問題——針對藝術生黨員以怎樣的表達方式教育和鍛煉他們的黨性。因此,我們在進一步深入開展黨建服務實踐的活動中,更充分考慮藝術生黨員的獨特性,以他們熟知慣用的思維和語言進行黨性教育,以更有效地提高藝術生黨員的素質。
鑒于語言符號對人的思想品質所具有的塑造功能,我們在進行黨支部建設和黨性教育時,更多地考量藝術生黨員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在實踐活動中,讓他們用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視覺化藝術語言”展現黨的思想,即讓黨性以圖像化、直觀化和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出來。2016學年—2017學年我們系學生黨支部開展了“‘制作工藝品,傳遞溫暖情——探索大學藝術生黨員在專業實踐中開展黨性教育的新形式”黨建立項活動,讓學生在折疊扇、宮廷扇上進行毛筆書法和國畫創作,展示才藝并宣傳黨的圖像符號和優秀傳統文化,表達愛黨愛國愛校的情懷。不管是黨的圖像符號還是書法或國畫,都把對黨的熱愛之情融入我國傳統優秀文化之中,在繼承和宣傳優秀文化之時,表達愛黨愛國愛校的真摯深厚情感。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書法和繪畫等傳統文化與手工藝制作結合起來,在實踐創作中以最擅長的方式,即藝術生的形象語言表達獨特的情感,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語言符號是我們交流思想和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對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藝術生作為一個感情豐富的群體,更側重以藝術形象的語言交流和表達情感。對藝術生黨員進行思想政治等黨性教育時,充分發揮藝術語言的特質和魅力,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效果。這次我們系學生黨支部的黨建實踐活動主要是進行與書法和繪畫創作相關的工藝制作,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創作,都表現黨的文化符號和思想內涵,完全是以他們的語言方式進行黨性教育,很貼近他們的專業和思維習慣,更容易喚起對我黨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這樣一種藝術性的圖像語言符號,既激起藝術生黨員的共鳴,又完滿地表達了藝術生黨員的情感,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了對我黨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而且將親手繪制的這些工藝品用于義賣,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檢驗學生們藝術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義賣的收入用以資助我校困難學生,展現學生黨員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自然地把黨性植入情感之中。
這次黨建活動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藝術生的專業特點、個性習慣和思維方式,讓他們使用獨特的視覺化藝術語言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不僅激發他們的情感和想法,還激勵他們深入各班號召團員和群眾學生參與繪制工藝品,得到大眾的積極響應,黨員牽頭與團員和群眾學生一起通過工藝制作的實踐活動為黨建做一份貢獻,為困難的學生盡一份責任,不少班級學生都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到活動中,使活動產生良好的效應和效果,很好地體現學生黨員行動的感召力和奉獻精神的感染力。這種專業實踐能力與服務于人的黨性教育方式相互促進,逐漸形成廣東培正學院藝術設計系學生黨員的黨性教育和黨支部建設的文化場域和創新模式。
總之,我們系學生黨支部結合藝術生專業特點和性格特點,通過具體的服務型實踐活動探索開展學生黨員的黨性教育,把藝術與黨性融合起來,在服務實踐活動中鍛煉和教育黨員,把抽象的思想理論與具體的實踐結合起來,挖掘和催動藝術生黨員內心深埋的動力,借助藝術性興趣化的服務實踐這一沃土讓藝術生黨員培植出黨性品質和情感。有效發揮實踐塑造人的作用,讓黨性思想內化為人的精神氣質,實現藝術生黨員的黨性教育目標。此外,學生黨支部不斷創新黨建內容,以藝術生獨特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進行實踐活動,開展繪制和義賣折疊扇、宮廷扇等手工藝品愛心義賣的活動,響應國家政府精準扶貧的政策,所得善款用以資助身邊和西部困難學生。這樣的服務奉獻型實踐活動不僅發揮藝術生黨員的專業特長,而且以一種他們習以為常的語言符號表達傳統優秀文化,在展示才華的同時,又幫助困難學生,不僅極大地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而且潤物細無聲地把黨性思想融入藝術生黨員熟悉的語言符號里,從而加強黨性教育,鍛煉他們的黨性,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藝術生黨員思想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美]約翰·迪利.符號學基礎[M].張祖建,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